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智能車情境創意競賽」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智能車情境創意競賽」

報名時間: 即日起 ~ 2017-05-01

競賽緣起

一、教育部為使車輛產業人才培育導入前瞻創意活水,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與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合作將於2017年4月~2017年7月舉辦「智能車情境創意競賽(The Innovation Contest for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Intelligent Vehicle)」。其目的在於放眼未來,將校園能量導入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 IOV)產業,吸引優秀學子投入創新產業研發設計工作。

二、智能車情境創意競賽,根據車聯網產業發展脈動訂定競賽主題,為產業發掘結合硬體、軟體、服務的跨界人才與創意,培育未來車聯網相關產業的優秀人才,並期待從中選出優良團隊,參加2017年亞太經合會(APEC)之國際性智能車輛創意競賽。

競賽目的

一、為激發大專院校相關領域學生在智能車之應用創意,本競賽提供學生一個智能車輛創意與訓練平台,藉由情境的發想及相關課程的導入,創造出解決現有交通問題之方案。

二、根據現有情境市場需求/偏好及限制,研析台灣微型電動車產品定位(規格、功能、價格、目標使用者等),並加入台灣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優勢之IOV等關鍵模組與供應鏈,以滿足或創造未來需求,藉此亦可參與APEC國際智能車創意競賽,來了解東南亞都會區之應用情境與市場潛力。

競賽期程

一、報名日期:

  1. 資料報名截止日:2017年05月01日(完成網路登記)
  2. 作品收件截止日:2017年05月31日(完成作品網路上傳)

二、決審結果公佈:2017年06月15日前

三、頒獎典禮:2017年06月24日

備註:

一、此競賽透過網路進行,網站預定5月前正式成立,如預先了解競賽辦法,請洽E-mail,郭先生:solsince2016@gmail.com

二、頒獎典禮於臺北科技大學綜合科館地下一樓車輛教學研究中心舉行。

三、報名截止(5/1)後才開放讓參賽者上傳資料。

主題說明

主題:智能車情境創意競賽 驅動價值創造(The Innovation Contest for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Intelligent Vehicle to Drive Value Creation)

一、作品範圍(Scope of Work):以綠能微型電動車(三輪或四輪)為基礎,可透過即插即用(Plug&Play)功能模式之科技創新,或加值ICT&IOV科技,創造產品之新穎性、便利性與獨特性。

二、使用情境描述(Application Scenario):研析現有都會區交通問題與原因,並導入ICT&IOV科技創新,預測改善後之情境,並能提升都會運輸之效率、安全與智慧等指標,或提供更多元領域之服務與大數據應用。

三、科技創新特色(Niche Feature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s):藉由科技創新之軟體/韌體/硬體技術(如環境辨識、資料庫、感測原件、多技術整合、路徑閃避策略、資訊融合與控制等),呈現利績創新特色與價值。

參賽資格

一、國內各大專院校之在校學生(大專生/碩士生/博士生),持有學生身分證明者。

二、隊長(第一作者)必須為學生,指導教授或其他非學生人士(如業者)可為共同作者。

三、作品可以個人或團隊報名。團隊報名人數最多6名,團隊中可包含指導教授或其他非學生人士,但不得擔任第一作者,團隊至少1/2(含)為學生。

四、鼓勵跨系所合作。

報名方式與費用

一、參賽者一律採網路報名手續(需附學生證或其他在學證明文件)

二、報名網址:http://ve.ntut.edu.tw/files/87-1038-1635.php?Lang=zh-tw

三、報名聯絡人:郭先生E-mail: solsince2016@gmail.com

四、請詳填所有欄位及上傳相關文件以完成報名手續。若為團隊報名(以6人為限),請選定隊長(第一作者)並指定聯絡人。

五、報名後即可參加競賽,請在規定期限內繳交比賽作品。

六、完成報名後將由承辦單位以E-mail方式告知您的報名編號,即表示報名成功,如無收到通知,請聯繫報名聯絡人。

七、報名費用:免費。

繳交文件與作品提交

一、報名基本資料:
團隊名稱/團隊成員_聯絡電話/學校名稱_科系/E-Mail/通訊地址/身份證名文件掃描。

二、設計圖:
作品設計圖檔2-4張(呈現外型設計圖及情境圖電子檔內至少各1張)【jpg 檔,解析度300dpi】。

三、作品文字說明:
作品說明文稿.以中英文說明,摘要字數不得超過500字,全文說明則不限字數,內容包括:

  1. 作品名稱(Name of works)
  2. 作品範圍(Scope of works)
  3. 使用情境描述(Application scenario)
  4. 科技創新特色(Niche feature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s)

四、作品額外之影片或動畫說明:
作品可以以影片或動畫輔助呈現作品創新特色、情境應用等,但非必要之文件.影片或動畫時間以90秒以內(含)為限,格式需為mp4、avi、MPEG等影片格式或動畫。

評審方式

一、評審日期:預計6月15日前

二、評審標準:

  1. 作品範圍(10%)
  2. 使用情境描述(35%)
  3. 科技創新特色(35%)
  4. 產品可行性實用性(20%)

智慧財產權說明

一、本競賽作品之智慧財產權屬創作人所有,未經創作人授權者不得擅自抄襲、仿冒、複製。

二、本次參賽作品皆已承諾無抄襲、仿冒之情事,如造成第三者之損失,由創作者負完全之法律責任。

三、主辦單位如接獲檢舉參賽作品為抄襲仿冒,並經查明屬實者,將追回已頒發之獎金與獎狀並公告之。

注意事項

一、承辦單位有調整本辦法的權利,最新之辦法以網站公佈之內容為主。

二、所有參賽者作品須保證無抄襲仿冒之事情,承辦單位若發現參賽作品有違反本比賽規則所列之規定者,則取消期參賽資格,若為得獎作品,則追回已頒發之獎項及補助之旅費並公告之。如造成第三者權益損失,該參賽者應負完全法律責任,不得異議。

三、報名文件及作品設計圖與影片必須於規定期限前完成上傳。

四、報名或繳件於2個工作日內將收到確認電子郵件,若無收到,請來信或來電查詢。

五、參賽作品製作費用由參賽者自行負擔。

六、為考量評審公正性,所有繳交作品(包括作品文字說明、圖面、模型、影片)除標示作品名稱外,切勿標示任何記號或作者姓名、學校名稱、指導老師姓名等,不合乎此規定者承辦單位有權取消參賽資格。

七、繳交文件如不齊全或不符合規定者,主辦單位將通知作者補件或更正,作者應于時間內補齊,如未補齊,承辦單位將有權宣告作品不符資格不予收件。

八、競賽優勝結果將個別通知優勝者。

九、參賽者應尊重評審團決定,對評審結果不得異議。

十、基於宣傳需要,各原作者應無條件授權承辦單位對所有入選作品進行攝影、出版、著作、公開展示及發行於各類型態媒體宣傳之權利,各入選者不得提出異議,並應配合參與相關活動及提供相關圖片與資料。

十一、獎金需由隊長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填寫領據領取獎金,並依財政部相關規定繳扣所得稅。

十二、凡報名參加此比賽者,即視為已充分瞭解此比賽規則中各條款,且願意完全遵守本規則所述之各項規定。

十三、承辦單位將視參賽作品之水準保留調整獎項數量之權利。

十四、承辦單位有調整本辦法的權利,最新之辦法以智能車情境創意競賽網站公佈之內容為主。

十五、作品須為2017年1月1日後的創作,切勿抄襲。

資料填寫報名

◎參賽資格

一、國內各大專院校之在校學生(大專生/碩士生/博士生),持有學生身分證明者。

二、隊長(第一作者)必須為學生,指導教授或其他社會人士(如業者)可為共同作者。

三、作品可以個人報名或團隊報名。團隊報名人數最多6名,團隊中可包含指導教授或其他非學生人士,但不得擔任隊長,團隊至少1/2(含)為學生。

四、上傳身分證明掃描檔,團隊報名的隊伍,請先將每位成員的身份證明掃描,再依報名順序排列並存為pdf. 檔,完成後上傳繳交。(學生:學生證。老師:教師證。社會人士:個人名片。)

五、鼓勵跨系所合作。

開始報名參加

作品繳件

一、完成報名後將由承辦單位以E-mail方式告知您的報名編號,即表示報名成功,若無收到通知,請聯繫報名聯絡人。

二、確定報名完成後,請繳交作品全文,作品設計圖檔2-4張(呈現外型設計圖及情境圖電子檔至少各1張)【jpg 檔,解析度300dpi】。

三、作品文字內容說明:作品說明文稿,必須以中英文說明,摘要字數不得超過500字,全文說明則不限字數,請參考範例,完成後請存為pdf.檔,避免格式有誤。

四、海報設計圖格式為A1大小,請參考範例,內容涵蓋作品名稱、作品範圍、使用情境描述、科技創新特色等內容。且必須在5月31日前,上傳電子檔以及寄件至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一號 綜合科館六樓 607室。

五、若有作品額外之影片,請自行將影片燒錄成光碟,影片或動畫內容請參考繳交文件與作品提交頁面內容。且必須在5月31日前寄件至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一號綜合科館六樓 607室。

六、若檔案太大,請自行壓縮為zip. 檔或rar. 檔。

七、作品須為2017年後的創作,切勿抄襲。

八、報名截止(5/1)後才開放參賽者上傳資料。

開始作品繳件

相關連結: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