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嘉義市「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多元共創輔導計畫
這次,換你來揪團 🙌
別讓好點子只是停留在腦海裡,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候‼️
📢 𝟭𝟭𝟰 年 #有事揪團 招募開跑 ᐟ.ᐟ
這次,總獎金 1️⃣5️⃣0️⃣ 萬元,我們將招募 𝟱 組團隊 與 𝟭𝟬 位共創移居者,一起參與地方創生計畫!

114年嘉義市「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多元共創輔導計畫
🚀 地方✘設計✘創新,讓你的行動更有能量!
這不只是機會,而是一場真正能讓你的創意改變嘉義的行動計畫——更重要的是,我們提供資源、共創平台,讓你的想法不再只是空想!
💡想更了解計畫內容?歡迎參加 𝟰/𝟭𝟮㊅ 說明會 ᐟ.ᐟ
壹、計畫緣起
自行政院宣布 108 年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起,地方創生成為重要的國家政策,地方政府也將其視為施政重點。
嘉義市的地方創生行動於 109 年正式啟動,為了將設計導入城市治理,嘉義市政府開始投注許多資源,與民間展開合作,讓城市的各個街區角落充滿創新的設計與活力,也漸漸發展出以「揪團」為核心的地方文化,希望由一個成熟的團隊帶著地方響應,將設計力融入地方需求找出解決方案,逐漸形成嘉義市獨有的創生模式。
為吸引更多團隊與人才加入地方創生行列,本計畫於 113 年展開,並以「設計駐村」為核心概念,媒合全台設計師短居嘉義市,與地方創生團隊搭建共創平台。透過設計思維深入地方需求,成功串聯民間團隊與公部門資源,推動城市品牌形象與地方創生提案的整合。
本年度計畫將延續設計力與數位文化,並將共創模式擴展至數位遊牧族群(Digital Nomad),期待藉由他們的靈活性與創新能力進行嶄新實驗,促進地方團隊的永續發展,為城市空間注入多元化的活力,提升城市價值。
貳、本案目標
一、打造地方創生環境與共創平台,促進地方團隊與關係人口的深度連結,推動地方創生工作。
二、吸引多元移居人口,導入外部刺激,激發創意發想與創生行動。
三、培力地方團隊,協助其成長並推動地方產業創新、轉型與升級。
四、創造友善的移居環境,結合地方資源吸引多元人口融入地方發展。
五、探索數位遊牧城市潛力,促進本市做為數位創新與未來城市的試驗場域。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二、承辦單位: 城東大院子文化有限公司
肆、招募對象
一、申請者須為 3 人以上且有意投入嘉義市地方創生領域之團隊(含公司行號、工作室、協會等),並檢附相關登記或法人證明文件。
二、工作地點設於嘉義市者為優先。
三、每一團隊僅限單一提案為原則。
四、曾於 112-114 年獲得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相關補助(青年培力工作站、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計畫)者,不得提出申請。
五、申請者須提出全新、未曾執行過的計畫內容,不得就其他單位曾核定過的提案進行修改或擴充。
伍、計畫說明
本計畫招募 5 組團隊,針對地方創生相關議題(詳見下表),提出具實驗性或透過共創發展創新內容之提案。入選團隊將獲得獎金支持與一對一隨隊業師輔導,並依提案內容媒合 2 位共創移居者,於 7 月或 8 月進行共創,助力提案發展與落實。
本計畫議題總表
議題 | 說明 | |
1 | 空間活化 | 以街區整合、共享空間、老屋新力等為主題。 |
2 | 永續產業 | 以運動產業、碳權交易、森林教育、食農教育等為主題。 |
3 | 旅遊創新 | 以深度旅遊、品牌再造等為主題。 |
4 | 數位創新 | 以數位體驗、遊戲化體驗等為主題。 |
5 | 文化產業 | 以文化小旅行、文化體驗等為主題。 |
6 | 其他 | 不在上述議題但符合地方創生精神之其他議題。 |
陸、申請時間與方法
一、申請時間:
自本計畫公告日起至 4 月 25 日 23:59 止,逾期不受理。
二、申請方式:
採線上申請,請於申請時間內將下列應備文件依格式上傳至指定表單( https://forms.gle/774zh3rDBGq8dtqz5)。
三、應備文件及補件規則:
(一)應備文件
1. 團隊申請計畫書電子檔(附件一)。
2. 團隊申請計畫書簡報電子檔。
3. 公司登記/商業登記或經法院登記之社團法人證明文件。
4. 計畫主持人個人資料證明文件(附件二)。
5. 切結書(附件三)。
(二)加分項目:嘉義市工作空間使用契約及照片之證明文件。
(三)補件規則:文件如有缺漏,請於辦理單位通知後 2 個工作日內完成補件,逾期未補者,即喪失申請資格。
四、計畫重要期程(下列期程視實際辦理情況調整)
日期 | 重要期程 |
4/12 | 公開說明會 |
4/25 | 團隊招募截止 |
4/28 | 通知進入簡報決審之申請團隊 |
4/30 | 團隊簡報決審 |
5/1 | 入選團隊名單公告並公開提案內容 |
5/28 | 共創移居者線上面試審查 |
6 月 | 跨域學習參訪活動 |
6/10 | 提交修正計畫書 |
11/30 | 團隊結案 |
11 月底至 12 月中旬 | 成果展示 |
12/5 | 提交結案成果報告 |
柒、獎金項目
每組支持獎金新臺幣 200,000 元整。

114年嘉義市「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多元共創輔導計畫
捌、撥款方式
一、分兩期撥付:第一期款(40%)於簽約完成後,撥付新臺幣 80,000 元(含稅);第二期款(60%)於計畫執行、結案報告及成果發表完成後,撥付新臺幣 120,000 元(含稅)。
二、團隊請檢附收據或發票請款,相關稅金需自行吸收。
玖、權利與義務
一、入選團隊須至少 1 人配合參與本計畫安排的共創活動(如:跨域學習參訪、工作坊、交流會等)。
二、本計畫將媒合對應的陪伴業師,入選團隊須與業師進行至少 2 次的諮詢會議,並於諮詢會議後製作諮詢紀錄,於結案成果報告呈現。
三、本計畫執行期程為 5/1 至 11/30 ,入選團隊須於 6/10 前完成修正計畫書,並於 12/5 前提交結案成果報告,其產出應為能回應申請主題之具體成果。
四、入選團隊須配合提供本計畫行銷所需素材及文件,並參與成果發表相關宣傳活動,如分享會、交流小聚、體驗活動等。
五、入選團隊須配合的基本事項:
項目 | 數量 |
參與共創議題聚焦會議 | 1 場 |
參與跨域學習參訪活動 | 1 場 |
參與共創月活動 | 1 個月 |
參與共創工作坊 | 1 場 |
參與共創交流小聚活動 | 3 場 |
參與業師輔導諮詢 | 2 次 |
提交輔導諮詢紀錄 | 2 篇 |
產出具體成果 (需經辦理單位同意後執行) |
式 |
提交成果報告 | 式 |
參與成果發表活動 | 式 |
拾、審查程序
一、書面審查:由辦理單位就書面資料進行審查,並於 4/28 通知進入簡報決審之申請團隊。
二、簡報決審:召集評審委員於 4/30 辦理簡報決審會議,並於 5/1 公告錄取名單。團隊參與簡報決審時,須由計畫主持人進行簡報,如計畫主持人無親自到場簡報,將取消其申請資格。如有不可抗力之特殊原因,辦理單位得調整決審形式。
評分標準
評分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提案構想 | 35% | 提案內容的創新與執行規劃等內容。 |
團隊實績 | 25% | 申請團隊過去經歷。 |
在地連結 | 25% | 與嘉義市的空間、文化、產業之關聯 性,以及提案內容是否能夠與在地關 係人口共榮共好。 |
永續性 | 15% | 本案預期成果未來的發展性,以及對 於地方能夠帶來之效益。 |
拾壹、計畫變更及終止作業
計畫執行過程中,參與本計畫之團隊或共創移居者,如因不可抗力因素或自願放棄而需辦理計畫終止,應敘明事由,報請承辦單位,經過主辦單位同意,簽立切結書並繳回全部之獎金。因計畫終止而受影響之團隊或共創移居者,應配合辦理單位採取相關因應措施。
拾貳、違規處理
辦理單位得監督及查核入選者之計畫執行情形。入選者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撤銷參與本計畫之資格,且須依指定期限內繳回全部獎金:
一、偽造文書,或以不實資料申請本計畫。
二、有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抄襲、以同一計畫內容申請不同補助。
三、未依規定如期完成簽約作業或未完成需配合的基本事項者。
四、違反性別平等及善良風俗等相關法令規定
五、未依據本計畫於所定期限前提交相關文件,經通知限期改善,仍有逾時繳交、缺件、補件等情形。
六、未依核定計畫執行,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或無法改善者。
拾參、其他注意事項
一、為推廣本計畫,入選團隊須同意計畫期間產生的資料(如簡報、計畫書、影片等)之智慧財產權歸原參賽者及其指定者所有,但需無償授權辦理單位或其指定者使用。辦理單位可依需求公開播送、傳播、重製、出版或發表,且所有使用方式及次數不受限制,使用範圍僅限於計畫推廣,不得用於營利目的。
二、入選者於線上、實體之行銷露出與報名國內外獎項,皆須註明由嘉義市政府補助。
三、入選者如有辦理各項活動時,應依規定辦理公共意外責任險,以保障參與民眾之安全。
四、本計畫相關未盡事宜,辦理單位視實際需要調整及補充,另行通知辦理。

114年嘉義市「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多元共創輔導計畫
✹ 主辦單位 |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有事青年實驗室官網
✹ 計畫諮詢 |0919-167-352 賴小姐、0919-503-641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