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二屆「廣聯達之星」上海市大學生建築設計作品競賽
一、競賽背景
為進一步探索培養大學生自我創新設計能力,開拓大學生創作眼界,促進大學生的成長,上海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正在舉辦“2020‘廣聯達之星’第二屆上海市大學生建築設計作品競賽”活動。本次活動我們延續上屆活動的賽制,立足上海,逐步輻射長三角地區,增進設計專業高校師生的互動交流,共同提升設計水平,也為大學生成長發展打開更為寬廣的通道。
二、舉辦機構
指導單位:
中共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工作委員會
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
主辦單位:
上海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
承辦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
冠名單位: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高校: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應用藝術設計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和城市建設與安全工程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建築系、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學院、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建築系、上海建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等( 以上院校排名不分先後 )
媒體支持:
《建築時報》、《神州 建設·設計》
三、競賽相關要求
1、參賽對象:
上海市及長三角區域各高校相關設計專業的在校學生,包括在校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
2、作品類型:
建築、規劃、環境等。
3、報名方式:
即日起,第二屆“上海市大學生建築設計作品競賽”活動報名表在滬勘設協網站 http://www.shkcsj.com及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官網-公告詳情頁面下載。
四、競賽主題:改變
近幾十年,在紛繁複雜的中國城鄉高速發展進程中,“改變”已成為常態;它不僅表現於城市和鄉村的發展中,體現在建築和環境的演進中,而且已成為萬事萬物的“自然”屬性。然而,新的經驗、新的認知與方法往往蘊含在我們熟諳常識裡面。面對這個問題,作為空間設計者,如何將其放在現實與未來統一的層面裡進行整體思考,將採用何種適合的策略與方法,達到怎樣的目標?—競賽要求作品回應這個主題,設計題材不限。
命題人 莊慎教授
命題人:莊慎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 教授;
阿科米星建築設計事務所 合夥創始人、主持建築師;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客座教授。
個人共獲得各類國際國內獎項20餘項。其中,國際重大獎項5項,包括: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學會“施工管理傑出成就獎”、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等等;國內重大獎項16項( 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獎項5項 ),包括:第三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優秀獎、建設部年度優秀勘察設計獎、自然建造•第四屆中國建築傳媒獎等。
主筆撰寫專著3部,參與專著2部。包括《改變:阿科米星的建築思考》、《阿科米星十年》、《小菜場上的家5》等。
五、獎項及獎勵設置
1、一等獎三名,獎金10000元/項
2、二等獎五名,獎金6000元/項
3、三等獎十名,獎金4000元/項
4、佳作獎二十名,獎金1000元/人
5、最佳指導老師十名,獎金1000元/人
6、獲獎學生均頒發獎章證書,且可要求上海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介紹企業實習、推薦擇業。
六、時間安排
1、報名截止和作品提交時間:2020年10月20日前,網絡上( 同步 )傳作品與報名表。
2、作品合規性審查:2020年10月30日前。
3、網絡展示時間:2020年10月30日-2020年11月6日,接受網絡投票公開評審。
4、終評:2020年11月20日前。
七、參賽作品要求
1、作品應達到概念方案設計深度,關鍵技術應用方面應有相關的技術圖紙。
2、作品包括問題分析、對策和設計三部分。
3、作品圖面、文字表達清楚,數據準確。
4、提交成果要求:參賽者須將作品文件編排在900mm×1200mm的展板區域內( 統一採用豎向構圖 ),每個作品一幅,分辨率300dpi,格式為JPG,文件大小不超過20MB。作品由主辦方統一打印,設計方案電子資料以及參賽者簡歷和報名表word文檔,存放於一個文件夾內。文件夾命名為“參賽者姓名_參賽學校”。文件夾請上傳百度網盤( 用戶名:xsjs2020,密碼:2020xsjs )。
八、評選標準
1、提交作品,須符合本競賽辦法“第七條:參賽作品要求”的內容。
2、對建成區域提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普遍性。
3、作品概念的提出和創作理念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原創性和前瞻性。
4、評分構成:選題典型性15%、內容完整性20%、設計方案創新性25%、設計方案合理性30%、網絡投票10%。
九、設立組委會和專家委員會
1、競賽設置組委會,由上海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和相關部門的領導組成,負責組織、協調並決策競賽活動各項重要事宜。
2、競賽設置專家評審委員會,由設計領域的專業人士組成,負責作品的評審推薦。
十、評選辦法及流程
1、合規性審核:由組委會對提交作品,按照內容和格式進行合規性審核。
2、網評:對通過合規性審核的作品,進行網上發佈和投票,限一人一票,按照得票排序並計算得分。
3、專家評審:由專家評審委員會以打分的方式對入圍作品進行評審推薦。
4、終審:由組委會根據專家打分評審和網評得分,選出各項優秀作品並排出名次。
十一、其他事項
1、本次競賽不收取參賽費用。
2、專家評委對來自本單位的參賽項目,採取迴避,不評選本單位項目,也不能對本單位的項目打分,以示公平和公正。
3、參賽作品須為參賽者原創作品,發現明顯抄襲或弄虛作假者即取消參賽資格,已獲獎者將收回榮譽證書、獎金、獎品並通報批評。
4、若由於參賽作品而引發的著作權屬糾紛,均由作者本人負責。
5、本次競賽活動結束後,設立的相關工作機構自動撤銷。
十二、往期獲獎作品
2019年,第一屆上海市大學生建築設計作品競賽共收到200餘份作品,經過多輪評選,最終產生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佳作獎及入圍獎若干名,以下展示部分獲獎作品:
記憶之殤,東關街喚醒計畫——大連東關街主題博物館設計
作者:聶大為、楊喆雨
單位:同濟大學
指導老師:陳易、李世芳
織結——松龍古道街巷及節點改造
作者:王心怡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指導老師:曹永康
Urban Hall 城市客廳共享藝術空間博物館設計
作者:聶大為、姜詩雯、田萌
單位:同濟大學
指導老師:王一、董屹
STEP UP——上海教育會堂地塊重建設計
作者:李冰潔
單位:同濟大學
指導老師:鄧豐
新·舊之間——老城社區中的頤老“院兒”
作者:李冰潔
單位:同濟大學
指導老師:鄧豐
“共享垃圾”重生
作者:石帥波
單位:上海大學
指導老師:戎筱
東岸之窗,新尚浦江
作者:鄭立南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指導老師:王雲
S³-City 立體農場型烏托邦共享社區設計
作者:杜言鵬
單位:東華大學
指導老師:黃更、夏明
十三、活動負責人及聯繫人
活動負責人:劉敏、曹永康、洪靜波
聯繫人:洪靜波
聯繫電話:021-62672275
郵箱: skx699@126.com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
- 2020“广联达之星”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竞赛竞赛相关要求 1、参赛对象: 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各高校相关设计专业的在校学生,包括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 2、作品类型: 建筑、规划、环境等。 3、报名方式: 即日起,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竞赛”活动报名表在沪勘设协网站 http://www.shkcsj.com及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官网-公告详情页面下载。 四、竞赛主题:改变 近几十年,在纷繁复杂的中国城乡高速发展进程中,“改变”已成为常态;它不仅表现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中,体现在建筑和环境的演进中,而且已成为万事万物的“自然”属性。然而,新的经验、新的认知与方法往往蕴含在我们熟谙常识里面。
- 2020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竞赛竞赛相关要求 1、参赛对象: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各高校相关设计专业的在校学生,包括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等。 2、作品类型:建筑、规划、环境等。 3、报名方式:即日起,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竞赛”活动报名表在沪勘设协网站 http://www.shkcsj.com及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网站 https://designschool.sjtu.edu.cn 下载。 4、时间安排:2020年10月20日前,书面提交和网络上传作品与报名表。
- 2020“广联达之星”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竞赛一、竞赛背景 为进一步探索培养大学生自我创新设计能力,开拓大学生创作眼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正在举办“2020‘广联达之星’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竞赛”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延续上届活动的赛制,立足上海,逐步辐射长三角地区,增进设计专业高校师生的互动交流,共同提升设计水平,也为大学生成长发展打开更为宽广的通道。 二、举办机构 指导单位: 中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冠名单位: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