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四屆中國軟件開源創新大賽

2021第四屆中國軟件開源創新大賽

 總獎金: 1300000(CNY)

最高獎金: 60000(CNY)

報名時間: 即日起 ~ 2021-11-30

主辦單位: 北京大學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主辦單位電話: +86-010-6410-2138

主辦單位Email:songsj@opengcc.org

開源已成為重要的科技創新模式,國家創新發展和軟件企業對開源人才提出迫切的需求,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將“開源”列入其中。為激發開源創新活力,培養開源實踐人才,助力開源生態建設,探索開源教育改革,在教育部高等學校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等的推動和支持下,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國家示範性軟件學院聯盟、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綠色計算產業聯盟等共同研究決定舉辦第四屆“中國軟件開源創新大賽”。

2021第四屆中國軟件開源創新大賽

現將大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簡介

中國軟件開源創新大賽已成功舉辦三屆(前三屆大賽名為“全國高校綠色計算創新大賽”),2021年第四屆大賽重點圍繞國家在開源人才培養和生態建設方面的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卡脖子”軟件領域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領域的開源軟件,聯合華為、百度、飛騰、麒麟軟件、長城科技、曠視科技、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等企業單位以及多所高校共同設置賽題。本屆大賽在賽制上做了重大創新調整,採用全年開放比賽、定期評比激勵、年底決賽頒獎的比賽模式,設置“開源項目創新賽”、“開源任務挑戰賽”、“開源實踐教學賽”和“開源代碼評註賽”四個賽道。

大賽成立了指導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教授擔任指導委員會主任,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產學研領域知名專家教授擔任指導委員會委員。本屆大賽由北京大學綠色計算產業聯盟聯合主辦,邀請了全國多個高校、企業和聯盟的專家教授組成大賽的賽事委員會、組織委員會、宣傳委員會、各賽道技術委員會等共同組織。

二、賽道設計和參賽要求

本屆大賽面向本科和高職院校的教師、學生以及社會編程開發者,設置了開源項目創新賽、開源任務挑戰賽、開源實踐教學賽、開源代碼標註賽四個賽道,開源項目創新賽和開源實踐教學賽賽道還設置了命題組和自由組二種參賽形式。各賽道組織流程、詳細評審規則等將在大賽官網( www.opengcc.org)、競賽官方支撐平台( https://www.trustie.net/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持續發佈。

序號 賽道 競賽組別 賽題及競賽任務
1 開源

項目創新賽

命題組 l 企業/高校命題,確定開源項目和任務列表

l 組隊參賽,參與項目開發、貢獻代碼

自由組 l 組隊參賽,高校科研成果開源提交參賽,持續貢獻
2 開源

任務挑戰賽

命題組 l 企業/高校命題,組隊參賽,基於國產智能軟硬件技術,編寫算法解決實際問題
3 開源

實踐教學賽

命題組 l 企業/高校命題,確定開源技術/框架等

l 教學團隊組隊參賽,圍繞開源技術/框架構建符合相應規範的實踐教學資源

自由組 l 組隊參賽,不限主題,結合教學需求構建實踐教學案例
4 開源

代碼評註賽

命題組 l 企業/高校命題,確定開源項目

l 組隊參賽,圍繞指定項目閱讀開源代碼,撰寫技術博客

1、賽道一:開源項目創新賽

開源項目創新賽聚焦發起或參與開源項目創新開發,設計了命題組和自由組兩個組別,其中命題組為參賽團隊參與指定開源項目進行貢獻或者完成特定的命題任務,自由組為參賽團隊將科研成果/論文算法開源到競賽平台並進行持續創新。兩個組別具體說明如下:

(1)開源項目創新賽命題組

參賽方式:小組賽,各參賽小組由1名指導教師和若干名學生組成(每組學生人數不超過5人,指導老師可以為企業技術專家)。

賽題任務:競賽平台發佈開源項目及待解決的Issue任務(如Feature、Bug等),每個開源項目及該項目對應的系列Issue任務為一道賽題。參賽團隊選擇開源項目,解決其Issue(不限於已列出的issue)或者為該項目添加新的功能等。大賽進行過程中,組委會可圍繞開源項目持續發佈新的Issue,參賽團隊可持續參與貢獻。

參賽要求:參賽團隊選擇並Fork開源項目,基於競賽平台進行協同開發,提交Pull Request等。項目核心管理者將對參賽團隊提交的代碼進行測試和評審,決定是否納入根項目中。主要考察參賽選手問題解決、應用創新、團隊協作等方面的能力,加速自主創新型人才培養。

大賽評審:大賽分為定期評選獎勵和年度評選獎勵兩部分。(1)定期評選獎勵以賽題(項目)為粒度組織,同一個賽道的不同賽題(項目)單獨評選和獎勵,以參賽隊伍在評選時段內圍繞該項目的在線貢獻數據如代碼提交次數、代碼提交量、被接受合併的PR數量、代碼質量等為排行依據(例如,如果評選週期為月度評選,則每月組織一次評選,且僅統計當月數據做為排行依據),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評審確認,評選出前三名並給予獎金和證書獎勵。評獎週期為月度或者雙月組織評選,由技術委員會根據大賽情況確定。(2)年度評選獎勵將以賽道為粒度組織,賽道內所有賽題(項目)統一評選。首先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考慮定期評選情況、累積在線數據、創新性等評選出前6名進入決賽,其他隊伍根據排名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進入決賽的參賽團隊進行現場答辯,並由評審專家進一步綜合現場答辯情況評選出各賽道特等獎、一等獎。由組委會向所有獲獎隊伍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知識產權:參賽團隊所貢獻代碼的知識產權遵循賽題開源項目的開源許可協議。

報名參賽: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_2021_projects_type1

(2)開源項目創新賽自由組

參賽方式:小組賽,各參賽小組由1名指導老師和若干名老師、學生等組成(每組總人數不超過10人)。

賽題任務:不限主題,可以是科研團隊兩年內發起的開源項目、圍繞科研成果發起新的開源項目、圍繞兩年內頂級期刊或會議論文成果做復現發佈開源項目,以及圍繞企業/高校特定需求開展的應用創新等。

參賽要求:參賽團隊是參賽項目的創始人和核心參與者,項目要求開源發佈到競賽平台上並持續貢獻,參賽團隊可宣傳推廣以吸引更多外部參與者參與貢獻。主要考察參賽團隊應用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加速高校科研成果的開放共享和應用推廣。

大賽評審:項目創新賽自由組評審分為定期評選獎勵和年度評選獎勵兩部分,自由組所有參賽項目組織統一評審。(1)定期評選獎勵參賽項目在評選週期內的在線數據如代碼提交次數、代碼提交量、代碼質量、社區關注度、外圍貢獻量等為排行依據(例如,如果評選週期為月度評選,則每月組織一次評選,且僅統計當月數據做為排行依據),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評審確認,評選出前三名並給予獎金和證書獎勵。評獎週期為雙月或季度評選,由技術委員會根據大賽參與情況確定。(2)年度評選獎勵首先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考慮定期評選情況和累積在線數據、項目創新性等評選出前6名進入決賽,其他隊伍根據排名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進入決賽的參賽團隊進行現場答辯,並由評審專家進一步綜合現場答辯情況評選出各賽道特等獎、一等獎。組委會向所有獲獎隊伍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知識產權:參賽項目要求開源並根據需求自由選擇相應開源許可證。

報名參賽: 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_2021_projects_type2

2、賽道二:開源任務挑戰賽

開源任務挑戰賽聚焦基於國產開源智能軟硬件技術框架設計開源算法,以命題打榜模式組織,全年可持續優化更新算法,每月公佈月冠軍榜(取性能前3名),年度公佈總冠軍。

參賽方式:小組參賽,高校學生、企業或社會開發者(企業參與需與學生聯合組隊,以學生為主)

賽題任務:基於國產開源軟硬件框架編寫算法,解決具體的應用創新問題。

參賽要求:參賽選手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競賽平台上規定的題目,根據平台數據集設計算法,提交代碼自動評測算法性能(如首位準確率(Rank-1 Accuracy)和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等)。

大賽評審:年度冠軍評選方式採用客觀與主觀相結合的方式,候選算法將在月冠軍排榜中產生(預計10-20個候選算法),通過專家委員會答辯評審產生,具體流程如下:

(1)平台公佈算法問題、部分訓練與測試數據集與在線調試與測評環境,選手開始開放性算法設計。

(2)平台將實時顯示提交的算法排名,根據性能按月公佈月排行榜,對Top-3頒發月度冠、亞、季軍電子證書及相應獎勵。

(3)年底將評選全年冠軍,邀請月冠軍進行線下答辯,並基於鵬城雲腦II開展大模型訓練評測性能,最終根據算法先進性、實用性等方面評選年度冠軍。

知識產權:相應賽題作品自動成為社區開源算法,知識產權遵循開源項目的開源許可證,並保持同步持續更新。

報名參賽: 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task-2021

3、賽道三:開源實踐教學賽

開源實踐教學賽聚焦基於開源技術構建在線實踐教學資源開展實踐教學,設計了命題組和自由組兩個組別,其中命題組要求圍繞指定開源技術/平台構建符合MOOP規範的實踐教學資源並開展實踐教學,自由組不限技術/平台、基於實際教學需求構建符合MOOP規範的實踐教學資源並開展實踐教學。兩個組別具體說明如下:

(1)開源實踐教學賽命題組

參賽方式:小組賽,各參賽小組由1名或多名教師、學生及企業技術專家組成(每組人數不超過5人)。

賽題任務:參賽團隊圍繞指定的開源技術/框架,在競賽平台中開發實踐教學資源(包括教學案例文檔和實踐課程/實訓項目),並依託開發的教學資源和競賽平台開展實踐教學。

參賽要求:實踐教學案例要求基於指定的開源技術/框架來構建,開發的實踐教學資源要求符合競賽平台的課程規範,可以同開源技術/框架相關企業技術人員合作共建。

大賽評審:實踐教學賽命題組分為定期評選獎勵和年度評選獎勵兩部分。(1)定期評選獎勵以賽題(開源技術/框架)為粒度組織,同一個賽道的不同賽題(開源技術/框架)單獨評選和獎勵,以參賽隊伍在評選時段內(例如,如果評選週期為月度評選,則每月組織一次,且每月評選僅統計當月數據做為排行依據)圍繞該技術/平台構建實踐教學資源的情況如案例數量、案例質量、使用人數等做為排行依據,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評審確認,評選出前三名並給予獎金和證書獎勵。評獎週期為月度或者雙月組織評選,由技術委員會根據大賽情況確定。(2)年度評選獎勵將以賽道為粒度組織,該賽道所有參賽團隊統一進行評選,首先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考慮定期評選情況和累積在線數據等評選出前6名進入決賽,其他隊伍根據排名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進入決賽的參賽團隊進行現場答辯,並由評審專家進一步綜合現場答辯情況評選出各賽道特等獎、一等獎。由組委會向所有獲獎隊伍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知識產權:參賽作品知識產權屬教學資源開發團隊,知識產權糾紛與大賽無關。

報名參賽: 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courses-2021_type1

(2)開源實踐教學賽自由組

參賽方式:小組賽,各參賽小組由1名或多名教師、學生及企業技術專家組成(每組人數不超過5人)。

賽題任務:不限開源技術/框架,參賽團隊圍繞某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需求,在競賽平台中開發實踐教學資源(包括教學案例文檔和實踐課程/實訓項目),並依託開發的教學資源和競賽平台開展實踐教學。

參賽要求:實踐教學案例不限定所使用的開源技術/框架,開發的實踐教學資源要求符合競賽平台的課程規範,可以聯合企業技術人員合作共建。

大賽評審:實踐教學賽自由組分為定期評選獎勵和年度評選獎勵兩部分,該賽道自由組所有參賽團隊組織統一評審。(1)定期評選獎勵,以參賽團隊在評選週期內依託競賽平台構建實踐教學資源的情況如案例數量、案例質量、使用人數等做為排行依據(例如,如果評選週期為月度評選,則每月組織一次評選,且每月評選僅統計當月數據做為排行依據),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評審確認,評選出前三名並給予獎金和證書獎勵。評獎週期為月度或者雙月等,由技術委員會根據大賽情況確定。(2)年度評選獎勵將首先綜合考慮定期評選情況和累積在線數據等,由技術委員會評選出前6名進入決賽,其他隊伍根據排名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進入決賽的參賽團隊將進行現場答辯,並由評審專家進一步綜合現場答辯情況評選出各賽道特等獎、一等獎,並由組委會向所有獲獎隊伍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知識產權:參賽作品知識產權屬教學資源開發團隊,知識產權糾紛與大賽無關。

報名參賽: 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courses-2021_type2

4、賽道四:開源代碼評註賽

開源代碼評註賽聚焦閱讀優秀開源代碼撰寫技術博客,要求參賽團隊閱讀和學習開源項目,並根據自己的理解圍繞代碼撰寫技術博客,主要考察參賽團隊的代碼分析、理解和描述能力。

參賽方式:小組賽,各參賽小組由1名指導教師和若干名學生組成(每組學生人數不超過5人)。

賽題任務:組委會篩選業界優秀開源項目作為評註賽題發佈到競賽平台,參賽團隊選擇一個開源項目進行學習,然後基於競賽平台撰寫相關技術博客。

競賽要求:代碼評註博客的主題不限,可以是優秀代碼賞析、代碼功能理解、項目代碼部署應用等均可。

大賽評審:代碼評註賽分為定期評選獎勵和年度評選獎勵兩部分,圍繞該賽道所有參賽團隊統一組織評審。(1)定期評選獎勵以參賽團隊在評選週期內撰寫技術博客的情況如博客數量、博客質量、閱讀數量、提問討論情況等做為排行依據(例如,如果評選週期為月度評選,則每月組織一次評選,且每月評選僅統計當月數據做為排行依據),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評審確認,評選出前三名並給予獎金和證書獎勵。評獎週期為月度或者雙月等,由技術委員會根據大賽情況確定。(2)年度評選獎勵將首先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考慮定期評選情況和累積在線數據等評選出前6名進入決賽,其他隊伍根據排名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進入決賽的參賽團隊將進行現場答辯,並由評審專家進一步綜合現場答辯情況評選出各賽道特等獎、一等獎。組委會向所有獲獎隊伍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知識產權:參賽作品著作權屬參賽者,知識產權糾紛與大賽無關。

報名參賽: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annotation-2021

三、競賽時間

大賽採用全年開放、定期評比獎勵、年度決賽頒獎的模式來組織,大賽年度主要時間節點安排如下,具體時間我們將持續發佈到大賽官方平台:

序號 時間 事項 備註
1 5月上旬 l 第一批賽題正式發佈

l 各賽道評審規則正式發佈

後續會持續發佈新賽題和任務
2 5月-11月 l 參賽選手組隊參賽

l 組委會持續發佈賽題和任務

l 組委會組織技術培訓、討論交流等

大賽報名參賽系統將持續開放
3 5月-10月 l 組委會定期組織月度/雙月/季度評審並給予獎勵 評選週期由各賽道技術委員會確定
4 10月下旬 l 組委會組織年度評審,評選出二等獎和三等獎以及進入決賽的參賽隊伍 在線評審
5 11月下旬 l 決賽答辯評審,評選出特等獎和一等獎

l 大賽頒獎

線下評審

四、獎項設置

本次大賽評選包括競賽過程中的定期評選獎勵和年度評選獎勵兩部分,具體獎勵設置如下。

定期評選獎勵

定期評選獎勵在項目創新賽命題組、任務挑戰賽、實踐教學賽命題組將以賽題(項目)為粒度組織,同一個賽道的不同賽題(項目)單獨評選和獎勵;項目創新賽自由組、實踐教學賽自由組以及代碼評註賽將以賽道為粒度組織評審。

定期評選獎勵主要以參賽隊伍的在線貢獻數據為排行依據,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評審確認,評選出Top-3並給予現金及證書獎勵,獎勵將於次月發放,獎勵金額由大賽組委會和技術委員會協商確定。同時,定期評選結果將影響能否進入決賽。

年度評選獎勵

年度評選獎勵將以賽道為粒度組織,同一個賽道的不同賽題(項目)統一標準進行評選,年度評選將選出各賽道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並向獲獎隊伍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1)開源項目創新賽命題組

  • 特等獎:1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60000元
  • 一等獎: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25000元
  • 二等獎:1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10000元
  • 三等獎:排名前10%的參賽小組,頒發團體證書、指導教師證書、個人證書

(2)開源項目創新賽自由組

  • 特等獎:1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40000元
  • 一等獎: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15000元
  • 二等獎:1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8000元
  • 三等獎:排名前10%的參賽小組,頒發團體證書、指導教師證書、個人證書

(3)任務挑戰組

  • 特等獎:1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40000元
  • 一等獎: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15000元
  • 二等獎:1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8000元
  • 三等獎:排名前10%的參賽小組,頒發團體證書、指導教師證書、個人證書

(4)實踐教學組命題組

  • 特等獎:1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每組獎金60000元
  • 一等獎: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每組獎金25000元
  • 二等獎:1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每組獎金10000元
  • 三等獎:排名前10%的參賽小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

(5)實踐教學組自由組

  • 特等獎:1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每組獎金60000元
  • 一等獎: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每組獎金25000元
  • 二等獎:1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每組獎金10000元
  • 三等獎:排名前10%的參賽小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

(6)代碼評註組

  • 特等獎:1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30000元
  • 一等獎: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10000元
  • 二等獎:15組,頒發團體證書、個人證書、指導教師證書,每組獎金5000元
  • 三等獎:排名前10%的參賽小組,頒發團體證書、指導教師證書、個人證書

更多獎勵

更多獎勵敬請期待。

五、報名參賽

本次大賽各賽組的在線報名、參賽細則、參賽手冊、問題答疑等將在GCC大賽官方網站及競賽官方支撐平台各賽道網站實時更新,相關解釋權歸組委會所有,請各位參賽選手及時關注相關網站信息。

大賽官方網站:

www.opengcc.org

大賽官方支撐平台:

https://www.trustie.net/

https://www.educoder.net/

各賽道入口:

(1)開源項目創新賽命題組:

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_2021_projects_type1

(2)開源項目創新賽自由組:

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_2021_projects_type2

(3)開源任務挑戰賽:

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task-2021

(4)開源實踐教學賽命題組:

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courses-2021_type1

(5)開源實踐教學賽自由組:

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courses-2021_type2

(6)開源代碼評註賽:

https://www.educoder.net/competitions/index/gcc-annotation-2021

六、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

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 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

國家示範性軟件學院聯盟 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主辦單位:

北京大學

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協辦單位: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

中國計算機學會軟件工程專業委員會

中國計算機學會系統軟件專業委員會

高等教育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分社

華為、百度、飛騰、麒麟軟件、長城科技、曠視科技

技術支持:

ARM中國 確實社區 啟智社區 木蘭社區 頭歌社區 openEuler社區

openGauss社區 MindSpore社區 鯤鵬社區 昇騰社區 飛槳社區

優麒麟 飛騰社區 信創服務社區等

競賽指導委員會(按姓名拼音排序):

主 任:王懷民(國防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

委 員:過敏意(上海交通大學)

何炎祥(武漢大學)

金 芝(北京大學)

李宣東(南京大學)

劉 澎(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

劉旭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孫茂松(清華大學)

周興社(西北工業大學)

競賽賽事委員會:

主 席: 金 芝(北京大學)

聯合主席: 胡事民(清華大學)

肖 然(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組織委員會主席:周明輝(北京大學)

聯合主席:趙 鑫(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翁志強(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技術委員會:

賽道一:開源項目創新賽技術委員會(按姓名拼音排序)

主 席:王千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魏 峻(中科院軟件所)

委 員:白 翔(華中科技大學)

陳 渝(清華大學)

崔 斌(北京大學)

郭 耀(北京大學)

龍明盛(清華大學)

尚學群(西北工業大學)

鄭子彬(中山大學)

仇 瑞(麒麟軟件)

范金鵬(飛騰)

林 熹(哈工大 (深圳))

劉 濤(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

馬全一(華為)

聶芳華(長城科技)

王亮(西北工業大學)

鐘 君(華為)

朱其罡(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

賽道二:開源任務挑戰賽技術委員會(按姓名拼音排序)

主 席:黃鐵軍(北京大學)

張偉民(AITISA聯盟)

委 員:董 豪(北京大學)

杜 博(武漢大學)

宮 辰(南京理工大學)

李鳳岐(大連理工大學)

李 革(鵬城實驗室)

李 戈(北京大學)

李姍姍(國防科技大學)

劉祥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余 躍(國防科技大學)

曾 煒(北京大學,鵬城實驗室)

陳仲銘(華為)

黃 濤(華為)

馬全一(華為)

田忠博(曠視科技)

賽道三:開源實踐教學賽技術委員會(按姓名拼音排序)

主 席:武永衛(清華大學)

邢薇薇(北京交通大學)

委 員:陳寧江(廣西大學)

陳向群(北京大學)

洪 玫(四川大學)

劉 強(清華大學)

羅鐘鉉(大連理工大學)

毛曉光(國防科技大學)

歐陽建權(湘潭大學)

陶文源(天津大學)

王忠傑(哈爾濱工業大學)

尹 剛(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應 時(武漢大學)

張春元(國防科技大學)

張 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鐘 將(重慶大學)

朱志良(東北大學)

林 熹(哈工大 (深圳))

劉 濤(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

李 鵬(華為)

薛忠斌(華為)

賽道四:開源代碼評註賽技術委員會(按姓名拼音排序)

主 席:彭 鑫(復旦大學)

謝 濤(北京大學)

委 員:曹 春(南京大學)

陳雨亭(上海交通大學)

江 賀(大連理工大學)

劉 輝(北京理工大學)

羅 娟(湖南大學)

萬 瑤(華中科技大學)

王新宇(浙江大學)

玄躋峰(武漢大學)

張 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大林(北京交通大學)

趙 娜(雲南大學)

馬全一(華為)

彭 炯(華為)

朱乃盤(華為)

朱其罡(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

宣傳委員會(按姓名拼音排序)

主 席:李衛忠(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毛新軍(國防科技大學)

委 員:常 亮(桂林市負責人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陳 剛(河北省負責人 河北金融學院)

陳銘松(上海市負責人 華東師範大學)

陳寧江(廣西省負責人 廣西大學)

陳向群(華北地區負責人 北京大學)

陳 星(福建省負責人 福州大學)

崔立真(山東省負責人 山東大學)

丁佐華(浙江省負責人 浙江理工大學)

杜金蓮(北京市負責人 北京工業大學)

耿生玲(青海省負責人 青海師範大學)

宮曉利(天津市負責人 南開大學)

郭 威(山西省負責人 山西大學)

何志強(河北省負責人 河北金融學院)

黃夢醒(海南省負責人 海南大學)

鄺 堅 (北京市負責人 北京郵電大學)

李 瑞(陝西省負責人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李 智(廣西省負責人 廣西師範大學)

李鳳岐(東北地區負責人 大連理工大學)

李 鋼(山西省聯席負責人 太原理工大學)

李堅強(深圳市負責人 深圳大學)

李青山(西北地區負責人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陸 坤(遼寧省負責人大連理工大學)

馬志新(甘肅省負責人 蘭州大學)

毛新軍(中南地區負責人 國防科技大學)

彭 鑫(華東地區負責人 復旦大學)

彭長根(貴州省負責人 貴州大學)

錢育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負責人 新疆大學)

桑春豔(重慶市負責人 重慶郵電大學)

邵 棟(江蘇省負責人 南京大學)

孫學宏(寧夏回族自治區負責人 寧夏大學)

湯 庸(華南地區負責人 華南師範大學)

王瑞錦(四川省負責人 電子科技大學)

王甜甜(黑龍江省負責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

王喜賓(貴州省協助負責人 貴州理工學院)

文俊浩(西南地區負責人 重慶大學)

徐子晨(江西省負責人 南昌大學)

楊曉暉(河北省負責人 河北大學)

應 時(湖北省負責人 武漢大學)

張 錦(湖南省負責人 湖南師範大學)

張 莉(北京市負責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 昱(安徽省負責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永剛(吉林省負責人 吉林大學)

趙 娜(雲南省負責人 雲南大學)

周建濤(內蒙古自治區負責人 內蒙古大學)

周清雷(河南省負責人 鄭州大學)

白立軍(清華大學出版社)

卜 磊(南京大學)

程 鴻(ARM中國)

韓 飛(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曉晶(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盧 遙(國防科技大學)

趙海英(AITISA聯盟,鵬城實驗室)

秘書組:劉媛媛(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宋淑傑(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湯 瑩(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秘書處電話 (010) 6410 2138

電子郵箱 songsj@opengcc.org

聯盟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