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智在家鄉」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

2023「智在家鄉」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

 總獎金: 3750000

最高獎金: 1000000

報名時間: 2023-03-28 ~ 2023-06-20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電話: 02-2659-8088分機35652(郭先生)

參賽主題

選定一個台灣鄉鎮市或區作為主題對象(可跨區但須註明),利用數位科技改善該地區的生活或環境的一個問題。為貼近問題真實的背景脈絡,需檢附地方訪談對象與意見回饋,如在地鄉親、地方政府、在地協會或團體等。
計畫書撰寫內容架構可參考 「書面型計畫內容範本」 「簡報型計畫內容範本」,擇一提交即可。

2023「智在家鄉」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

2023「智在家鄉」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

參賽資格

採團隊與開放型態,每隊由3人以上自由組成,各成員需於計畫中扮演一定分工角色(請於計畫書附上組織分工說明),不限年齡、國籍、職業等,組長需為中華民國國籍。學生團隊、社會人士、非營利組織、地方社團乃至公司行號都可組隊報名。

*如以公司行號等營利性組織之名義參賽,需檢附 「公司、組織參賽同意書」電子檔,如入圍決賽,需另繳交正本。

*團隊當中有未滿18歲之成員,需由法定代理人簽立 「未滿18歲參賽同意書」電子檔,如入圍決賽,需另繳交正本。

*為鼓勵社會大眾參與,如入圍團隊中有團隊任一組員為主辦單位(含聯發科技集團企業)的員工,則視為「MediaTek示範隊」,該團隊不得佔用入圍及決賽獎項名額,主辦單位將另循員工入圍獎勵措施,並依分數排名補足入圍團隊名額。

競賽時程

  • 3/28(二) 14:00 徵件開始
  • 6/20(二) 17:00 徵件截止
  • 8/14(一) 14:00 入圍公告
  • 10/10(二) 決賽資料繳交
  • 10/28(六) 決賽簡報
  • 11/23(四) 頒獎典禮暨得獎公告

報名

完成報名團隊將可申請團員參賽證明

決賽入圍

入圍前20強團隊將獲得
10萬入圍研發補助金申請
輔導培育期

決賽獎項

1. 首獎:1 組,獎金 100 萬

2. 優等獎:3 組,獎金各 20 萬

3. 特別獎:3 組,獎金各 5 萬

落地支持計畫

入圍並參與決賽的團隊隔年度起2年內可申請落地支持計畫輔導諮詢、獎勵金

賽事獎勵

參賽證明

成功完成交件並通過資格審查的團隊,將依報名填寫資料得團員參賽證明,並於報名截止後30天內寄送至組長報名填寫之地址或電子信箱。

20強入圍研發補助

入圍前20強團隊,經申請最高將可獲得10萬入圍研發補助金,申請方式請參考「入圍研發補助金申請規範」。

決賽獎金

現場簡報展示作品,並評選出首獎1組獎金100萬、優等獎3組獎金各20萬、特別獎3組獎金各5萬。

入圍團隊培育

賽事將選出20強團隊進入決賽,團隊於入選後至決賽前培育期間享有以下培育資源

諮詢導師

將根據投件主題媒合入圍團隊各一名導師與業師顧問,提供計畫指導與線上相關技術諮詢。

工作坊

將根據各隊投件主題,開設專家學者設計工作坊,精進入圍團隊計畫。

交通補助

入圍決賽20強團隊參與工作坊、決賽、頒獎典禮均可申請交通補助,申請方式請參考 「交通補助申請規範」

賽事評分標準

初賽(書面審核)

問題分析 20% 對於在地問題有明確定義與理解,並有長期發展改進的可能性。
社會影響力 30% 提案具體可行且具備落地之規劃,能幫助主題所影響的對象,以及影響力的深度及廣度。
創意 25% 解決方案的策略與設計,具有創意與多樣性,且適合在地條件。
專業技能運用 25% 選擇的技術與工具能搭配運用,有效達到目標,不限於科技技術的高低。

決賽(現場簡報)

落地可行性與社會影響力 50% 解決方案與問題的對應性及解決問題的程度、影響對象受改善的深度和廣度,落地實踐規劃的具體性與可行性。
創意 20% 解決方式的創意與多樣性,適合在地條件的好想法,不限於研發科技上的原創。
專業技能運用 20% 選擇適合的技術與工具滿足在地需求,不著重使用的知識技術或科技是否高端。
簡報計畫 10% 決賽現場簡報的表現及提案成品(demo)展示。

賽事規章

(未符合以下格式或規定者視同棄權)

報名與作品投稿事項

1. 作品計畫書電子檔請以 PDF 格式上傳,檔案上限 25M。

2. 每位參賽者限報名一隊,不得跨隊參賽。每隊提交作品以 1 件為限。

3. 團隊中如有未滿18歲之參賽組員,需檢附由法定代理人簽立的 「未滿18歲參賽同意書」電子檔,如入圍決賽需繳交正本。

4. 如以公司行號等營利性組織之名義參賽,請檢附 「公司、組織參賽同意書」電子檔,如入圍決賽需繳交正本。

5. 未依交件時程規定繳交主辦單位規定之參賽相關資料及作品之團隊,將視同棄權並取消參賽資格。

6. 參賽團隊請確保投稿流程,若因網路或不可抗力因素而無法完成作品投稿流程,由參賽團隊自行負責,主辦單位恕不負相關責任。

7. 如投稿格式有違賽事規則,或參賽資格不符,將以棄權論。

8. 參賽作品不得涉有誹謗、侮辱、不實、違反公共秩序、違反善良風俗或具有其他不法之內容,違反者主辦單位得直接取消參賽資格。

9. 參賽團隊應確保資料之真實性與正確性,且未冒用或盜用任何第三人之資料。如有資料不實或冒用之情形,將取消該團隊參賽資格,已得獎團隊相關獎勵及補助如數繳回。如有致主辦單位或任何第三人損害,由參賽團隊負擔賠償責任,主辦單位不負相關責任。

智慧財產權相關事項

1. 參賽團隊所產生之各項資料與成果等內容,如計畫書、簡報、成品、影片、照片等,其智慧財產權歸該團隊所有,但須無償授權給主辦單位(及其指定之第三方)使用,包含但不限於進行攝影、出版、著作、展覽及其它圖版揭載等,授權使用範圍限於「智在家鄉」活動相關的宣傳、推廣及主辦單位內部存檔或結案報告之用,將不另作為營利或其他範圍使用。

2. 參賽計畫或成品(以下統稱「作品」)可能因參與本賽事而喪失專利新穎性,進而影響其申請專利之權利。故參賽團隊如欲為作品申請專利,應自行於參賽前向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

3. 若作品有參考先前其它計畫或他人開發之軟硬體、服務等,或與他人開發之軟硬體、服務相似,應於計畫主動說明其差異性。若有使用他人原始碼或技術等,也應於計畫中主動說明並註明出處。

4. 參賽作品不得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不得冒用、拷貝、仿冒、抄襲、數據造假;且不得為已商品化之產品或服務。

5. 參賽團隊作品若曾獲得獎項或補助,已有類似內容或設計方向,仍可參與本賽事。惟基於本賽事著重作品原創程度,請於計畫中提示與前作差異、優化調整或新創部分,主辦單位將納入評分考量。

6. 違反「智慧財產權相關事項」第3項及第4項者,經主辦單位發現或他人檢舉經主辦單位查證屬實者,將取消參賽資格及得獎資格,相關獎勵及補助如數繳回。若參賽作品涉及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參賽者需自負法律責任,與主辦單位無涉。

競賽與評審相關事項

1. 為求競賽之品質,主辦單位有權調整入圍團隊之數目與獎項。

2. 如因賽事評分需求,主辦單位有權要求參賽團隊提供其詳細原始設計資料文件。

3. 賽事過程中若發生任何技術性或非技術性問題,或遇重大事件,導致延誤本賽事正常進行,主辦單位得終止或延後本賽事。

4. 如有惡意以電腦程式或其他作為影響本賽事公平性,或有違法之行為者,一經主辦單位發現或他人檢舉經主辦單位查證屬實者,主辦單位有權立即取消參賽資格及得獎資格,已得獎團隊相關獎勵及補助如數繳回。

入圍決賽注意事項

入圍決賽之團隊應遵守以下規範

1. 若未依規定交件時程前繳交主辦單位規定之參賽相關資料,將視同棄權並取消參賽資格及得獎資格,並得追回相關補助金,已領取之團隊需全數繳回。

2. 團隊應出席本賽事賽程(包含但不限於相關活動,如:工作坊、決賽等),若無故缺席或放棄決賽,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參賽資格及得獎資格,並得追回相關補助金,已領取之團隊需全數繳回。

3. 入圍決賽前20強團隊參與工作坊、決賽、頒獎典禮均可申請交通補助,請參考 「交通補助申請規範」

授權主辦單位事項

1. 參賽組員應同意提供個人資料予主辦單位,主辦單位將遵循「個人資料保護法」,於本活動之特定目的範圍內蒐集、處理及利用參賽組員的個人資料。參賽團隊有權透過主辦單位連絡信箱提出要求使用、更正、補充、刪除參賽組員所提供之個人資料,惟活動結束前提出刪除個人資料者,視同放棄參加本活動。

2. 凡參與本競賽之參賽團隊,即視為同意授權主辦單位使用其參賽作品內容及參賽組員個人肖像權,且同意參與主辦單位安排之宣傳規劃,包含但不限於媒體專訪、廣編報導等。

個人資料提供同意辦法

財團法人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本基金會」),因舉辦「智在家鄉」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以下簡稱「本賽事」)之需求,需蒐集您的個人資料,並依據本同意書之各項內容進行使用。為了保障您的權益及幫助您瞭解本會如何蒐集、處理及利用您個人資訊,請務必詳細的閱讀本個人資料提供同意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之各項內容。

1. 蒐集目的及方式:

本基金會之蒐集目的在於舉辦「智在家鄉」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進行報名、聯絡、確認參選資格、評審、撥款、進行賽事、落地支持計畫輔導、賽後團隊追蹤、活動宣傳規劃(包含但不限於媒體宣傳、廣編報導)等相關事宜。蒐集方式將透過線上報名或回收紙本報名表方式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本基金會(含本基金會委外廠商)將透過線上報名或回收紙本報名表方式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

2. 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

C001/辨識個人者:如相片、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等資訊。

C002/辨識財務者:金融機構帳戶之號碼與姓名。

C003/政府資料中之辨識者:如身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

C011/個人描述:如性別、國籍、出生年月日。

C051/學校紀錄:大學、專科或其他學校等。

C052/資格或技術:如學歷資格、專業技術等。

3. 利用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期間:「智在家鄉」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賽事專案運作期間,或相關法令所規定之保存年限期間(以期限較長者為準)。

地區:您的個人資料將用於台灣地區。

對象:本基金會、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含集團企業)、本基金會之委外廠商及依法有權機關。

方式:符合個人資料保護相關法令,以自動化機器或其他非自動化之方式為蒐集、處理及利用。

4. 提供個人資料者之權利

您得依法請求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所規範之個人權利,惟本賽事結束前提出刪除個人資料者,視同放棄參加本活動。相關權利包含:

查詢或請求閱覽。

請求製給複製本。

請求補充或更正。

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

請求刪除。

您請求前款之權利,應透過主辦單位連絡信箱來信為之,詳細寫明所欲行使之權利種類、內容以及連絡資訊;若未具備上述要件者,本基金會將通知您補件,於完成補件後始完成請求程序,並開始起算辦理期間,以避免因資料不備而損害您的權利。您向本基金會請求閱覽個人資料或製給複製本時,本基金會得視情形酌收必要成本費用。

5. 本基金會保有修訂本辦法之權利,並於修正本辦法內容後,將透過您所提供聯絡方式通知,如您未於通知後提出異議,表示您已同意所更改之內容。

其他說明

1. 參加本賽事者視為同意遵守本活動之各項規定,如有違反者,主辦單位得不經通知立即取消參賽資格,已得獎者取消得獎資格,相關獎勵及補助如數繳回。

2. 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解釋權利,並有權適時修正之。

報名流程

1. 我要參賽

點選「我要參賽」,詳讀賽事規章並勾選「我已閱讀並同意」。詳情說明請參考『 報名操作手冊

2. 設定帳號完成註冊

設定一組帳號密碼並填寫組長資料(需具備中華民國國籍),完成註冊。此帳號密碼於2023/6/20(二) 17:00報名截止前皆可登入更新報名資料與作品檔案,以最後上傳資料做為參賽作品。

3. 收取驗證

收取驗證信並點選驗證連結。

4. 隊伍登入,填寫參賽資料。

  • 填入「組員人數」,人數含組長需3人以上,系統將自動跳出組員資料欄位。
  • 填寫隊伍名稱,若以公司行號等營利性組織之名義參賽,需檢附 「公司、組織參賽同意書」
  • 勾選一個台灣鄉鎮或區作為對象,如跨區須備註說明。
  • 填入「在地諮詢或合作單位」:田調諮詢或合作的在地單位,如在地鄉親、地方政府、在地協會或團體等,只要是能幫助更深入了解在地的在地角色都可視為諮詢或合作對象。若報名單位本身即為公共性組織,可註明為同一單位,也可加列其他在地公共組織。
  • 上傳 「個人資料同意書」掃描檔。
  • 自由勾選是否需要參賽證明,如勾選是,再勾選要紙本或是電子檔(可複選)
  • 填寫欲改善之問題,並勾選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項目。(此項目僅做統計分類使用,不影響參賽與評分)
  • 填寫組員基本資料。
  • 勾選團隊本次參賽作品是否曾獲得獎項或補助。如勾選是,請條列作品獲獎獎項、獎金及補助等資訊。
  • 勾選投稿作品是否與淨零相關。(僅供主辦單位參考,不影響參賽與評分)。

5. 上傳計畫書

上傳計畫書,檔案須以PDF格式遞交,檔案上限25M。內容應包含(但不限):1.主題設定與問題分析 2.地方訪談對象回饋 3.目標設定及預期社會影響力 4.行動構想、改善計畫與落地規劃。5.團隊組織分工說明。

計畫書撰寫內容架構可參考 「書面型計畫內容範本」 「簡報型計畫內容範本」,擇一提交即可。

6. 上傳成功

上傳成功者,將會收到系統寄發的通知信,也可於徵件期間登入帳號,並至「資料更新歷程」頁面查看計畫書上傳狀態。

SDGs勾選說明

何為SDGs?

貧富差距、氣候變遷、社會平權、經濟成長等難題,一直是人類需要共同面對及解決的問題,為求世界能夠永續發展,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 SDGs 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SDGs 也成為各國政府與越來越多企業治理上付諸實踐的目標。

淨零勾選說明

何為淨零?

極端氣候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氣候危機是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而造成極端氣候的主因,便是人類生活過度排碳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淨零碳排意旨特定時段內,人為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扣除人為移除的量等於零。經過國際多年的努力,世界多國已協議在2050年達到浄零目標,台灣也不例外。

無論在食、衣、住、行等各部分,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都可以提出落實的想法,一起在各環節找尋減少碳排放、永續發展的空間,帶動台灣的低碳生活轉型。

評審名單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
吳靜吉(評審長)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執行長
何榮幸
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執行董事
張垂弘
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蔡淑芳
臺大智活中心策略長
賴宏誌

落地支持計畫

活動說明

智在家鄉不單只是一個年度賽事,更是徵求志同道合的家鄉「實踐者」,為家鄉實際邁向改善之道。
「落地支持計畫」希望能提供團隊落地實踐的助力,再多走一步,也許這小步,就能帶著家鄉到更遼闊的未來。

申請對象

當年度往前推2屆內的入圍團隊

可申請項目

1. 落地支持獎勵金:每隊最高壹拾萬元,將參酌實地訪視結果,由評審團綜合評估後核定。

2. 落地支持輔遵:將提供商業模式等領域專家,給予團隊個別指導,依時間媒合狀況安排實體或線上方式進行輔導。

3. 參與落地交流會:歷屆團隊互動交流,並邀請多元生態系夥伴介紹各類加速育成資源,作為團隊連結潛在合作夥伴及支持體系之平台。

* 詳細計畫辦法將於每年3-4月以電子信箱通知符合申請資格之團隊

活動理念

因為有你們 家鄉更好了

你就是讓家鄉更好的那個人!

「智在家鄉」社會創新競賽的出發點,低頭就可以看見。這個賽事關心的對象,不在遠方,就在我們自己腳下的土地。

「智在家鄉」跟其他的科技創新賽事有些不同。首先,參賽的主題必須選定一個鄉鎮地方,發想內容也必須跟當地的人、事件、問題直接相關。同時我們鼓勵發想過程跟當地的民眾合作或請益,因為這會是最真實的聲音。

「接地氣」是參賽作品的關鍵字,我們重視作品創意與在地問題的關聯性,且不限於運用先進或傳統的方法。但另一方面,即使提出高科技的解方,如果跟地方問題連結鬆散,並不會佔有優勢。

聯發科技相信,科技的力量應該讓每個人都受惠。無論是生態永續、弱勢關懷、生活改善、文化保存乃至減碳淨零等議題,改變的發生,就從我們關心的一個地方開始。

天才鄉民動起來

「智在家鄉」 社會創新的現在進行式

聯發科技「智在家鄉」參賽資格不限年齡與國籍,歡迎一般民眾、學生、社區組織、公部門與民間企業報名參賽。過去五年已有來自台灣各地超過千組團隊參加,獲獎者從師生團隊、地方媽媽,務農家庭、地方協會、醫療、警消、熱血棒球迷、社團同好等都有。善用身邊的數位工具,發揮創意的力量,你就是讓家鄉更好的那個人!

主辦單位: 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連結:


相關檔案:


「智在家鄉」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相關競賽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