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陽光.零碳建築」台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

2023年「陽光.零碳建築」台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

 總獎金: 330000(CNY)

最高獎金: 100000(CNY)

報名時間: 2023-03-24 ~ 2023-08-15

主辦單位: 國際太陽能學會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電話: +86-010-88377501、+86-010-88377372(鞠曉磊、張星兒、鄭晶茹)

主辦單位Email:isbdc2021@126.com

競賽宗旨:

《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中明確要將綠色低碳發展融入校園建設作為目標。在校園建設中優先採用節能減排新技術產品,引導教育系統師生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的思想和行動基礎。本屆競賽以廣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館和廣州市公用事業高級技工學校社團綜合樓為題,加快推動學校建築低碳化發展,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學校建設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2023年「陽光.零碳建築」台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

2023年「陽光.零碳建築」台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

競賽主題:

陽光·零碳建築

競賽題目:

零碳設計項目:

廣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館

零碳提升項目:

廣州市公用事業高級技工學校社團綜合樓

主辦單位:

國際太陽能學會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支援單位:

廣州市重點公共建設項目管理中心

冠名單位:

台達集團

媒體支援:

《世界建築》

評委會專家:

Deo Prasad: 澳大利亞科技與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亞勛章獲得者、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

楊經文:馬來西亞漢沙楊建築師事務所創始人、2016年梁思成建築獎獲得者。

Peter Luscuere:荷蘭代爾伏特大學建築系教授。

崔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

王建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築類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莊惟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2019梁思成建築獎獲得者、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陳邵彥:新加坡CPG集團首席創新官、新加坡建築師註冊局主席。

張利: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錢鋒: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密度人居環境生態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仲繼壽: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築專委會主任委員。

黃秋平: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築師。

馮雅: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熱工與節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張宏:東南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助理、教授。

楊明: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建築師。

袁烽: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宋曄浩: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與技術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

任軍:天友集團首席建築師。

劉恆: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綠色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建築師。

組委會成員:

由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及冠名單位相關人員組成。辦事機構設在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設計任務書及專業術語等附件:(見資料下載)

附件1: 零碳設計項目:廣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館

附件2: 零碳提升項目:廣州市公用事業高級技工學校社團綜合樓

附件3: 專業術語

附件4: 參賽者資訊表

時間安排

註冊時間:2023年3月24日-8月15日

作品提交截止日期 2023年9月15日24時:

作品評審時間:2023年9月15日-12月15日

獲獎作品公佈:2023年12月底前

頒獎儀式:2024年4月

出版作品集:2024年6月

獎項設定及獎勵形式:

綜合獎:

  • 一等獎作品:兩個項目分別評審出1名一等獎作品,共計2名,頒發獎盃、證書及人民幣100000元獎金(稅前);
  • 二等獎作品:兩個項目共評審出4名,頒發獎盃、證書及人民幣20000元獎金(稅前);
  • 三等獎作品:兩個項目共評審出6名,頒發獎盃、證書及人民幣5000元獎金(稅前);
  • 優秀獎作品:兩個項目共評審出20名,頒發獎盃、證書及人民幣1000元獎金(稅前);
  • 入圍獎作品:兩個項目共評審出30名,頒發證書

技術專項獎:

名額不限,頒發證書。

設計創意獎:

名額不限,頒發證書。

參賽要求:

1.歡迎建築設計院、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研發生產企業等單位,組織專業人員組成競賽小組參加競賽。

2.請參賽者訪問 www.isbdc.cn,按照規定步驟填寫登錄檔,提交後會得到唯一的註冊號,即為作品編號,一個作品對應一個註冊號。提交作品時把註冊號標註在每副作品的左上角,字高6mm。註冊時間2023年3月25日~2023年8月15日。

3.參賽者同意組委會公開刊登、出版、展覽、應用其作品。

4.被編入獲獎作品集的作者,應配合組委會,按照出版要求對作品進行相應調整。

注意事項:

1.參賽作品電子檔案須在2023年9月15日前提交組委會,請參賽者訪問 www.isbdc.cn,並上傳檔案,不接受其他遞交方式。

2.作品中不能出現任何與作者資訊有關的標記內容,否則將視其為無效作品。

3.組委會將及時在網上公佈入選結果及評比情況,將獲獎作品整理出版,並對獲獎者予以表彰和獎勵。

4.獲獎作品集首次出版後 30日內,組委會向獲獎作品的創作團隊贈樣書 2 冊。

5.競賽活動消息發佈、競賽問題解答均可登陸競賽網站查詢。

所有權及版權聲明:

參賽者提交作品之前,請詳細閱讀以下條款,充分理解並表示同意。

依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凡主動提交作品的“參賽者”或“作者”,主辦方認為其已經對所提交的作品版權歸屬作如下不可撤銷聲明:

1.原創聲明

參賽作品是參賽者原創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專利、著作權、商標權及其他智慧財產權;該作品未在報刊、雜誌、網站及其他媒體公開發表,未申請專利或進行版權登記,未參加過其他比賽,未以任何形式進入商業管道。參賽者保證參賽作品終身不以同一作品形式參加其他的設計比賽或轉讓給他方。否則,主辦單位將取消其參賽、入圍與獲獎資格,收回獎金、獎品及並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2.參賽作品智慧財產權歸屬

為了更廣泛推廣競賽成果,所有參賽作品除作者署名權以外的全部著作權歸競賽承辦單位及冠名單位所有,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式行使著作權:享有對所屬競賽作品方案進行再設計、生產、銷售、展示、出版和宣傳的權利;享有自行使用、授權他人使用參賽作品用於實地建設的權利。競賽主辦方對所有參賽作品擁有展示和宣傳等權利。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包括參賽者本人)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對作品轉讓、複製、轉載、傳播、摘編、出版、發行、許可使用等。參賽者同意競賽承辦單位及冠名單位在使用參賽作品時將對其作者予以署名,同時對作品將按出版或建設的要求作技術性處理。參賽作品均不退還。

3.參賽者應對所提交作品的著作權承擔責任,凡由於參賽作品而引發的著作權屬糾紛均應由作者本人負責。

聲明:

1.參與本次競賽的活動各方(包括參賽者、評委和組委),即表明已接受上述要求。

2.本次競賽的參賽者,須接受評委會的評審決定作為最終競賽結果。

3.組委會對競賽活動具有最終的解釋權。

4. 為維護參賽者的合法權益,主辦方特提請參賽者對本辦法的全部條款、特別是“所有權及版權”聲明部分予以充分注意。

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組委會

網 址: www.isbdc.cn

組委會聯絡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大街19號(100044)

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聯絡人:鞠曉磊、張星兒、鄭晶茹

聯絡電話:86-010-88377501、86-010-88377372

E-MAIL : isbdc2021@126.com

QQ交流群:49266054(1群已滿)237927709(2群)

微信公眾號: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


相關連結:


相關檔案:


台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相關競賽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