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社會創新發明「『創』科社區」概念空間設計大賽

2024-2025社會創新發明「『創』科社區」概念空間設計大賽

 總獎金: 50000

最高獎金: 30000

報名時間: 即日起 ~ 2025-04-30

主辦單位: 世界綠色組織

主辦單位電話: +852-2391-1693

主辦單位Email:inventor@thewgo.org

背景:

《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

政府於2023年發佈《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將「北部都會區」按主題產業及定位分為四大區域,由西至東分別為:

2024-2025社會創新發明「『創』科社區」概念空間設計大賽

2024-2025社會創新發明「『創』科社區」概念空間設計大賽

1. 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 – 位處洪水橋一帶,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對接,提供金融和專業服務,並藉着口岸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

2. 創新科技地帶 – 覆蓋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在內,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為創科發展的樞紐;

3. 口岸商貿及產業區 – 佔地最廣,享有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三個口岸的地利,帶動先進建造業、綠色產業、醫療、食品科技、現代物流業等產業發展,並可推展跨境商業服務和文娛消費,發揮強大的口岸商貿功能;及

4. 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 – 包括紅花嶺、沙頭角、印洲塘等,人文和自然資源豐富,帶動康樂及旅遊發展。

其中創新科技地帶發展將成為香港的新經濟引擎。區內的科技城、流浮山數碼科技樞紐等項目將吸引大量科技企業和人才進駐。區內的交通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港深邊界的交通樞紐將加強香港與深圳的連接。同時,區內的住宅和商業項目將陸續落成,提供更多的居住和工作機會。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將推動香港的經濟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動力。

主題簡介:

創科社區 匯聚創新智慧,打造宜居創科天堂,推動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流浮山數碼科技樞紐將被打造為數碼科技中心,與深圳的前海和南山地區產生協同效應。該樞紐將利用先進技術推動新經濟和傳統經濟的融合,涵蓋金融科技、智能生活、數碼娛樂等領域。同時,該樞紐將作為青年人才和初創企業的孵化基地,支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並借助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以及前海和南山地區的發展機遇。流浮山數碼科技樞紐的發展將促進香港和深圳的經濟合作,推動創新科技業的發展,為青年人才和初創企業提供發展平台。本屆大專組的比賽題目為設計一個數碼科技樞紐園區,並融合智慧交通及周邊配套,建設宜居創科智慧城市。

除了「流浮山數碼科技樞紐園區」,「北部都會區」創科發展另一主軸為「新田科技城(STT)」,科技城將匯聚創新科技企業,與深圳的創新科技集群產生協同效應,成為多元化的創科地帶。科技城將貢獻於香港南北雙引擎(金融-創科)的發展,成為優質、健康、綠色的新社區。政府將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加快科技城的發展。科技城與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合計有600公頃的發展面積,其中300公頃將用於創科用地,能容納約700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相當於17個科學園區。新田科技城還將提供約5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以7:3的比例規劃),大部分位於距離新田站500米步行距離內。本屆中學生及應用教育/基礎文憑組的比賽題目為設計一座智慧公寓,結合智能科技、可持續發展和舒適居住環境的智慧住宿綜合大樓,為創科人材提升居住質素和生活體驗。

比賽目的:

  1. 鼓勵青少年做出綠色,創新和適用的設計,以優化未來數碼智慧城市及環境保育發展
  2. 倡導環保,綠色建築,節能減廢的理念,並將環保因素納入設計要求
  3. 啟發青少年關注碳排放帶來的環境問題和氣候變化的影響,並透過生活方式和設計,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4. 講授關於能源效益,節能減碳,綠色科技的知識及設施應用,從而增加綠色建築設計的可行性
  5. 比賽結合環保與智能科技,透過IT、AI及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讓青少年成為智慧綠色城市的創造者
2024-2025社會創新發明「『創』科社區」概念空間設計大賽

2024-2025社會創新發明「『創』科社區」概念空間設計大賽

主題簡介:

地盡其用 發展智慧綠色產業

發展局及規劃署於 2021 年 10 月公布《香港 2030 :跨越 2030 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當中包括評估全港由二零一九至二零四八年的 30 年期內整體土地的需求及供應,面對的機遇與挑戰、以及闡述土地供應來源的空間規劃框架,並就三大元素(提升集約高密度城市的宜居度、迎接新的經濟機遇與挑戰、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提出長遠的策略方針。

其中,「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是施政重點。「北部都會區」的定位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呼應香港「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其範圍涵蓋元朗、天水圍、粉嶺 / 上水等現有新市鎮、洪水橋/厦村、古洞及新田等建設中的新發展區以及鄰近鄉郊地區,並將其整合為總面積 3 萬公頃的整體性大都會。

為明確制定建設「北部都會區」的具體行動,政府於 2023 年發佈《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並以「產業帶動」為發展主軸,「北部都會區」將以產業導向的規劃方式推動發展。其中,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因毗鄰深圳灣口岸,憑藉港深「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跨境貨運布局,將成為現代物流重鎮。為支援多種不同的工業用途,政府已在洪水橋 / 厦村及元朗南預留超過 70 公頃工業用地,當中大部分將發展作多層現代產業大樓,同時亦將其餘土地劃為指定工業用途,包括物流及港口後勤、車輛維修及保養等。因此,除了多層式發展外,改善戶外現場作業環境也極為重要。

本屆中學組的比賽題目,正是改善現場作業環境。學生需在指定地點針對現場周邊環境設計一個可再造物料回收中心,既鼓勵土地盡用、建設與周邊環境相容的發展,也為都會規劃提出發展可行的智慧綠色產業設計。

設計內容:

  • 設計一個可再造物料回收中心

目的:

  • 鼓勵青少年做出綠色,創新和適用的設計,以優化未來城市規劃及環境保育發展
  • 倡導環保,綠色建築,節能減廢的理念,並將環保因素納入設計要求
  • 啟發青少年關注碳排放帶來的環境問題和氣候變化的影響,並透過生活方式和設計,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 講授關於能源效益,節能減碳,綠色科技的知識及設施應用,從而增加綠色建築設計的可行性
  • 通過激發青少年對環境的熱情,培養環境領袖,在未來向社區倡導綠色理念

費用:

– 全免

參加對象:

– 全港中學生

計劃時期:

– 由 2024 年 4 月至 8 月

計劃內容:

1. 比賽題目簡介會 – 2024 年 4 月

  • 本會向學生講解比賽之設計要求,評審要求和比賽程序等等

2. 參賽隊伍提交「參賽作品概念圖簡介」

  • 合資格參賽隊伍可根據簡介會所提供的指引,構思設計,並於 2024 年 4 月 30 日 下午 6:00 前,提交一份以 PDF 格式存檔的「參賽作品概念圖簡介」,電郵至 inventor@thewgo.org。所提交的概念圖簡介可以中文或英文介紹(於 500 字內)。

3. 工作坊及導賞團

  • 內容針對培訓學生創造力、設計概念、創新思維和溝通表達能力。工作坊講座內容包括: 由專業人士分享綠色建築,智能科技、室內設計、節能減碳及物聯網設計應用等不同主題。
  • 導賞團將安排參觀綠色建築及設計地點。

4. 第一輪評審

  • 評審團將於 2024 年 5 月頭為兩個參賽組別選出各 10 隊進入決賽。入圍隊伍將獲通知參加於 2024 年 5 月中舉行之決賽隊伍工作坊。

5. 決賽隊伍遞交最終設計方案

  • 入圍隊伍必需於 2024 年 6 月 30 日或之前遞交最終設計方案。

6. 決賽隊伍作品評審日

  • 決賽隊伍於 2024 年 7 月中旬參加作品評審日,和評審分享他們的設計理念。

7. 頒獎典禮

  • 所有參與此計劃的學校將獲邀參與 2024 年 8 月初舉行之頒獎典禮,一同欣賞學生的參賽成果。而所有入圍隊伍將獲得豐富的獎品並獲頒授獎狀。
  • 所有報名參加嘅同學完成比賽之後可以獲得證書,大會亦設有最積極參與學校( 中學生及毅進/基礎文憑組) 將可在台上獲頒感謝狀。

8. 綠色學習之旅

  • 冠軍隊員可免費參加於今年暑假舉辦之海外綠色學習之旅,地點暫定為亞洲地區,亞軍隊伍可獲獎學金而季軍隊伍可獲書劵及獎品。

計劃時間表:

2024-2025社會創新發明「『創』科社區」概念空間設計大賽 計劃時間表

主要參考資料

Northern Metropolis Development Strategy

Northern Metropolis Action Agenda 2023

Policy Address 2023

2024-2025社會創新發明「『創』科社區」概念空間設計大賽

2024-2025社會創新發明「『創』科社區」概念空間設計大賽

世界綠色組織

香港地址:
香港九龍荔枝⻆青山道483號D-E四樓綠閣

電話:(852) 2391 1693
傳真:(852) 2371 4100
電郵: enquiry@thewgo.org

World Green Organisation, Myanmar
Green House, 32B Inya Myaing Road, Golden Valley,
Bahan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Facebook Page:
http://facebook.com/worldgreenorganisation


相關連結:


相關檔案:


社會創新發明概念空間設計大賽相關競賽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