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MATA獎「看見.傳承」108年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
一、競賽目的
為推展原住民族教育,深化大專校院學生對原住民族歷史文化之了解、尊重與認同,特辦理本競賽。本屆競賽以「看見˙傳承」為主題,鼓勵學生發揮創意,運用影像述說對原住民族文化、語言、藝術、生活故事的觀察與關懷。
二、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教育部
協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承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三、參賽作品名稱
作品名稱由參賽者自行訂定,作品內容涵蓋原住民族語言、歷史、文化、生活、教育或轉型正義等相關議題。
四、參賽類別
(一)非紀錄片類(含劇情片、短片、動畫類),其中劇情片、短片形式之作品長 度為5至20分鐘;動畫類長度為3至5分鐘(含片頭與片尾)。
(二)紀錄片類,作品長度為15至25分鐘。
五、參賽資格
(一)大專校院在籍學生(包括碩、博士生、在職專班生)皆可報名參加。
(二)本屆競賽報名者不限個人或團體;團體報名需派一名隊長為代表人報名,人數至多八人(含隊長)。
六、競賽獎勵
競賽項目 | 獎項 | 獎勵方式 |
非紀錄片類
(含劇情片、短片、動畫類) |
MATA獎(1名)
銀獎(1名) 銅獎(1名) 佳作(4名) 入圍者 |
獎金100,000元
獎金50,000元 獎金30,000元 獎金5,000元 頒發獎狀乙紙 |
紀錄片類 | MATA獎(1名)
銀獎(1名) 銅獎(1名) 佳作(4名) 入圍者 |
獎金100,000元
獎金50,000元 獎金30,000元 獎金5,000元 頒發獎狀乙紙 |
備註:
(一) 各名次獎項均頒發獎狀乙紙,MATA獎、銀獎、銅獎另頒發獎座乙座。
(二) 獎項得視收件狀況及品質,經評審團決議增減之;另入圍名額,依評審團決議定之;若參賽作品素質未達得獎標準,各獎項得從缺之。
(三) 得獎作品之指導老師獲頒感謝狀乙紙。
七、競賽時程
辦理階段 | 預定時程 |
線上報名開始 | 108年4月1日 (周一)上午10:00起 |
線上報名截止 | 108年9月16日(周一)午夜11:59止 |
初審 | 108年9月23日(周一) |
決審 | 108年10月7日(周一) |
頒獎典禮 | 108年10月29日(周二)上午10:30-12:00(暫訂) |
成果展及影展(另行通知辦理) | 108年11月起 |
八、報名方式
(一)採線上報名
參賽者需於本競賽網站http://mata.moe.edu.tw上填寫報名資料,含報名表單(須經學校系所核章,以及指導老師簽名,若無指導老師,則免)、學生證掃描檔案、切結書、授權書、上傳作品連結等,須無缺件始符合參賽資格,列入評選名單。
(二)報名流程
參賽者需先將影片檔案上傳至Youtube網站,影片標題註明 [XX類_作品主題],並將影片網址填入報名表單。
(三)收件流程
參賽作品可掛號或親送至: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MATA獎–專案辦公室」(22058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專案辦公室收到參賽者紙本報名資料會立即確認有無缺件,有缺件者則通知參賽者補件,補件期限至報名截止日當天。若於截止日發現需辦理補件者,則須於接獲通知後3日內完成補件。
九、參賽作品規格說明
(一)非紀錄片類:包含劇情片、短片、動畫類,其中劇情片、短片形式之作品長度為5至20分鐘(含片頭與片尾字幕至多22分鐘,若超過22分鐘或不足3分鐘者,作品視同不符合參賽規格,逕不予審查)。動畫類長度為3至5分鐘(含片頭與片尾)。
(二)紀錄片類:作品長度為15至25分鐘(含片頭與片尾字幕至多27分鐘,若超過27分鐘或不足13分鐘者,作品視同不符合參賽規格,逕不予審查)。
十、評審標準
評審項目 | 配分 | 內容說明 |
內容與主旨切合度 | 20% | 作品內容是否符合本屆主題 |
拍攝與後製 | 30% | 作品拍攝技巧表現 |
作品完整度 | 40% | 作品之流暢感與故事完整度 |
族語使用與應用 | 10% | 族語表達能力與應用幅度 |
十一、審查流程
本競賽採兩階段評審。聘請國內相關領域專家組成評審團,依據評審標準,進行公平公開作品審查:
(一)初審流程:通過資格審之作品由評審團根據評審標準,選出紀錄片類與非紀錄片類入圍者。
(二)決審流程:通過初審作品,由評審團根據審查標準,選出紀錄片類與非紀錄片類得獎者。
十二、注意事項
(一)凡參加本競賽者需同意本競賽之各項規定,如有抄襲、冒名或其他不法情事,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賽及得獎資格,並對於任何破壞本競賽之行為保留法律追訴權,除得獎者必須繳回獎金、獎座與獎狀外,如有致損害於主辦單位或其他任何第三人,亦應負一切民刑事責任。
(二)入圍或得獎之參賽作品應無償授權主辦單位及其所屬機關(構)、公私立學校不限時間、次數、地域及方法等非營利利用。
(三)為確保競賽品質,參賽者線上報名後,參賽作品須經承辦單位進行資格審查,若內容不符規定 (如影片時間過長或不足) 則視同不符合競賽規定,直接予以刪除,不另行通知。報名截止後,亦不得更改參賽人員等報名資料。
(四)參賽者應尊重評審團之決議,除非能具體證明其他作品違反本辦法相關規定,不得有其他異議。若參賽作品未達評審團認定標準者,各獎項得予從缺。
(五)參賽作品如已在其他競賽得獎,不得重複投件。惟主張作品修正者,需提出書面說明修正內容與舉證,並經主辦單位資格審查通過,始得進入正式審查。若事前未提出說明,後經主辦單位(或經檢舉)查察作品重複投件,則將取消參賽資格。
(六)為符合競賽目的,參賽作品應為學生創作拍攝。如作品經查證非學生之創作,主辦單位得取消參賽資格,並追回獎金、獎座與獎狀。
(七)作品音樂素材應以下列方式選擇:
- 自行創作。
- 自創用CC(Creative Commons, creativecommons.org.tw)全球分享網站(Common Content, commoncontent.org),依作品授權方式與標示方法下載使用。
- 其他取得合法授權之音樂。
(八)本競賽得獎人獎金須依稅法相關規定預扣繳所得稅(依稅法規定,凡獎品價值超過新臺幣2萬元者,承辦單位依法代得獎者扣繳10%之稅金)。
(九)本競賽過程中若因不可抗力或電腦系統故障等因素,直接或間接造成主辦單位無法履行其全部或部分義務,或參加者伺服器故障、損壞、延誤或資料有訛誤或其他失責情況,主辦單位均無須負任何責任。
(十)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並公布於本競賽網站。
十三、聯絡方式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電系「MATA獎-專案辦公室」工作小組-專案助理-王詩婷
電話:(02) 2272-2181轉5015
E-Mail:moe.mata.award@gmail.com
臉書:MATA獎-108年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
官網: http://mata.moe.edu.tw
相關連結:

第六屆MATA獎「看見.傳承」108年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
MATA獎「看見X傳承」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相關競賽:
- 2020第七屆MATA獎「看見X傳承」109年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2020第七屆MATA獎「看見X傳承」109年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 競賽目的 為推展原住民族教育,深化大專校院學生對本國原住民族歷史文化之了解、尊重與認同,特辦理本競賽,鼓勵學生發揮創意,運用影像述說對原住民族文化、語言、藝術、生活故事的觀察與關懷。 參賽作品名稱 作品名稱由參賽者自行訂定,作品內容須涵蓋原住民族語言、歷史、文化、生活、教育、藝術、都市原住民、轉型正義,或符合原民文化教育精神意涵等相關議題。
- 第六屆MATA獎「看見.傳承」108年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為推展原住民族教育,深化大專校院學生對原住民族歷史文化之了解、尊重與認同,特辦理本競賽。本屆競賽以「看見˙傳承」為主題,鼓勵學生發揮創意,運用影像述說對原住民族文化、語言、藝術、生活故事的觀察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