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工業設計創新創意大賽.2019「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設計」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 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為鼓勵重慶大學在校學生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化保護,繼承並發展傳統文化。
本次大賽將以《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畫》作為指導,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出發,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挖掘,鼓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特色解析重構,融入和創作能體現當代設計風貌的創新設計活動。大賽遵循從傳統文化走向設計、從設計走向生活,引導品質生活的規劃思路,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內涵,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進一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活態化保護。
一、大賽組織機構
大賽資助: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主辦機構:重慶大學科學技術協會
承辦單位:重慶大學大學生創新實踐中心·工業設計跨學科聯合創新實踐團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大數據平台重慶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實踐基地。
二、大賽宗旨:
非遺再造,成就未來
三、大賽主題:
新二十四節氣——天時物道,與時間對話
四、大賽目標:
創新設計,賦予非遺時代創造力;
弘揚傳統,拓展非遺文化影響力;
保護傳承,增強非遺活態生命力。
五、命題方向:
工業(產品)設計;文化傳媒設計
六、設計要求:
1.工業(產品)設計類:
依託二十四節氣的特定節令提取設計靈感,設計一款有形物體,它來自每日生活點滴,關注我們的吃穿住行;它藏於每一處瑣碎細節,影響我們的喜怒哀樂,它情系每一個非凡時刻,紀念我們的真情愜意,它就這樣悄悄走入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日常增添上一份古老而又現代的文化氣息。參賽同學可以以陶瓷、玻璃、金屬、版畫、紡織、木漆藝等各種材料和表現手法為載體,設計一款或一系列富於24節氣傳統內涵、符合現代設計理念、具有商業產銷可行性的有形設計產品。
2.文化傳媒設計類:
當下遠離農業生產的年輕人已漸漸將24節氣遺忘。為推動非遺保護,我們鼓勵參賽同學以宣傳廣告、文化短片、漫畫作品、形象設計(如COSPLAY)、文化展覽(大綱等)、舞台劇目(劇本)傳播、傳承二十四節氣文化內涵。
七、參與方式:
均為自願參與,2-3人自行組合(5人為上限),形成調研和設計小組,鼓勵跨年級、跨班級選擇合作者;參賽不收報名費。
八、參賽作品:
內容應包含以下要件(建議形成參賽報告冊)、設計研究報告、需要分析報告、設計概念報告、設計方案效果圖、細節圖、結構圖、三視圖;色彩計畫、材料計畫、人機分析;使用說明、情景說明等各種說明;靜、動態演示文件。
九、獎項設置與評選:
1.獎項設置(獎項總計設置19個。)
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優秀獎10項
2.獎金設定(獎金共計17000元)
一等獎:3000×1項=3000元
二等獎:1500×3項=4500元
三等獎:1000×5項=5000元
優秀獎:350×10項=3500元
優秀指導教師2人:500×2個=1000元
十、評選方式:
由承辦單位聘請5名高級職稱專家擔任評委開展評選工作
請於5月21日前,將報名表及參賽作品發送至電子郵箱:3340468001@qq.com,聯繫人 :楊成宇,聯繫電話:157300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