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十五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
一、目的
技職體系教育之目的在於兼顧理論與實務技術,以培育手腦並用之高科技人才。其中尤其以系統整合方式實作多媒體應用、數位訊號處理技術與嵌入式系統應用等相關技術,目前更是受到廣泛重視。本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目的在於提升技職體系學生對整體應用系統的創思、設計、實作、測試與整合能力,透過競賽預期將可提升技職體系學生之實作能力、專業競爭力與國際知名度。
二、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教育部承辦單位:南臺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協辦單位: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中華民國機器人學會、勤益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三、參賽資格
• 參賽對象僅限於國內之技職體系師生(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專科學校)。若該組參賽之指導老師與學生有任一名不具技職體系師生資格,視為自動放棄參賽資格。
• 每組作品需有 1~2 名指導老師,參賽學生最多 4 名,且參賽學生中最多只能有 2 名碩士班研究生,不能有博士班研究生。而所有參賽學生在報名至比賽期間,均需有學生身分。否則一經檢舉,即取消該組參賽資格。
• 為增進比賽公平性與競爭性,每名學生只能參加一隊,決賽時每位指導老師最多指導三隊。
• 參賽作品不得為曾經參與國內各公開競賽之得獎作品,且如有合作單位共同開發之作品,需獲得合作單位之同意及授權。參賽隊伍上網報名時需填寫切結書,切結參賽作品不為國內各公開競賽之得獎作品,並無違其他單位之權益。若違反以上規則並經檢舉,大會將通知參賽隊伍提供申覆意見。參賽隊伍須提供前期得獎作品或相關專屬權益之證明供大會檢視,由大會召集評審委員開會判定其雷同比率,以決定該組參賽資格。若作品得獎但經檢舉違反以上規則且由評審委員會查證屬實,即喪失該組得獎名次並追回獎金。
四、競賽分組
參加隊伍請依照下列競賽組別填列 3 個優先順序,但評審委員會工作會議得視作品之實質內容與競賽隊伍數等因素調整之。
• 軟體與嵌入式平台應用組:作品以自行開發數位訊號處理之相關理論或應用軟體參賽,如影像及聲音等訊號之處理與應用,實作平台不限,要求重點為應用系統與架構上之創意性、新穎性與完整性,參賽作品需有可展示之系統;或作品以自行開發數位訊號處理於嵌入式平台之系統整合相關應用,要求重點在於應用系統與架構上之創意性、新穎性與完整性,參賽作品需有可展示之系統。軟體的各項功能之實現由參賽隊伍自行設計、規劃。例如:壓縮、定址、留言、多方通話、回音消除、視訊、辨識… 等等;嵌入式平台應用如:通訊系統應用、雷達追蹤系統、導航系統、射控系統、量測系統、量測定位系統、資訊安全系統、GSM 基站實驗系統、智慧型系統、人性化系統、智慧生活系統、安全防護系統、手持式裝置系統等。
• 綠能與控制應用組:作品以數位訊號處理晶片或相關晶片之自製或自組應用電路參賽,或是整合現有軟硬體技術成為一個創新的應用系統,著重在綠能與控制應用方向,例如:綠色能源相關技術、電動機控制、機器人控制、自動化設備控制、機器智慧控制系統、人機監控系統、家庭自動化與控制、生醫輔具控制系統、無線感測網路功率控制、晶片功率控制、省能控制模式等。評審重點在於系統整合功能之完整性與實用性,成品必須具有硬體和軟體整合之展示。
• 健康照護應用組:作品以數位訊號處理晶片或相關晶片之自製或自組應用電路參賽,或是整合現有軟硬體技術成為一個創新的應用系統,著重在健康照護應用方向,例如:生理訊號監視整合系統、病症學習判別系統、臨床資訊判讀系統、電子病例壓縮系統、生醫儀表系統等。評審重點在於系統整合功能之完整性與實用性,成品必須具有硬體和軟體整合之展示。
• TEMI 物聯網應用組:以 IoT 物聯網之架構,自行開發感知層 (各種 RFID 標籤、有線及無線感測器) 、網路層(各種行動通訊協定) 、應用層(如智慧家居、穿戴式裝置與工業控制應用)等數位訊號處理之相關作品。
• Microchip 數位訊號處理器應用組:作品限定使用 Microchip 公司處理器之自製或自組應用電路,或是整合現有軟硬體技術成為一個創新的應用系統。
• (New) AI 人工智慧數位訊號處理應用特別獎:本屆新增此特別獎,獎勵作品應用人工智慧運算、架構、系統及功能之自製或自組應用電路,或整合現有軟硬體技術成為一個創新的人工智慧應用系統。
五、競賽方式
• 本次競賽共分說明會、技術培訓營、初賽、與決賽等階段進行。
• 報名(第一階段) 時需選擇競賽分組,並在報名完成後,於第二階段期間於競賽網站上傳中文構想書,始完成報名手續。構想書以中文撰寫,其格式請見競賽網頁最新消息公告之範例。
• 如隊伍作品具有人工智慧運算、架構、系統及功能之應用,除參與各組評審外,亦得參與人工智慧特別獎之評選,特別獎之獎項將由大會評審共同審查產生。
• 初賽由評審委員依書面資料評審。大會得依評審委員專業意見變更參賽隊伍之競賽分組;每組依報名總組數擇優錄取若干隊伍 (依往例每組約 10~20 隊) 進入決賽。
• 決賽以現場展示說明方式評審。
六、評分方式
• 計畫書初審之評分重點:
1. 系統規劃之創新性(40%)
2. 技術可行性(30%) 3. 文件完整性(30%)
• 決賽評分重點:
1. 系統規劃之新穎性、實用性設計(30%)
2. 採用技術之難易度(20%)
3. 作品完成度、完整性與正確性(20%)
4. 系統效能與作品展示 (20%)
5. 參賽報告的水平(10%)
七、重要日期
• 報名日期:108 年 10 月 16 日至 11 月 30 日
• 上傳初賽構想書日期: 108 年 10 月 16 日至 12 月 10 日
• 初審結果公告: 109 年 01 月 11~14 日(預定)
• 決賽報告上傳:109 年 01 月 11 日至 109 年 02 月 21 日 (預定)
• 決賽日期:109 年 03 月 13 日(五)
• 部分日期可能依實際情況變動,說明會、培訓營與重要日期請參見競賽網站公告為準。
八、獎勵方式與義務
• 競賽分「軟體與嵌入式平台應用組」、「綠能與控制應用組」、「健康照護應用組」、「TEMI 物聯網應用組」及「Microchip 數位訊號處理器應用組」5 組。各組得獎隊伍,第一名給予學生獎金肆萬元,第二名給予獎金貳萬元,第三名給予獎金壹萬元;前三名均給予獎牌及獎狀,佳作給予獎狀。
• 今年大會增設「AI 人工智慧數位訊號處理應用特別獎」,第一名給予學生獎金壹萬五仟元,第二名給予獎金壹萬元,第三名給予獎金五仟元。
• 決賽結束當天先行頒發獎牌,而獎狀及個人得獎證明將於事後郵寄至各得獎學校。發給之獎金應依規
定先行扣繳所得稅,各組參賽人員請自行協調一人為獎金領取代表,大會將對該代表預扣繳所得稅。
• 被選出參加國際賽的隊伍,有義務參加國際賽,並將予以補助經費。大學部隊伍鎖定 RIT IEEE Student Design Contest 2020 或 BMEidea(生醫電子創意大賽)國際賽大學組,研究所隊伍鎖定 BMEidea 國際賽研究所組。若自行擇定相關之國際競賽參加,經大會審核同意,亦將予以補助。若未參加國際賽將不頒發獎金。
• 大會得依評審委員意見,必要時某些分組的獎項可從缺。
• 各組前三名以教育部名義頒發獎狀,其餘以大會名義頒發獎狀。
九、評審人員
由主辦單位聘請學術界、產業界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擔任。
十、競賽規則及注意事項
• 競賽網址: http://dspcdc.ee.stust.edu.tw/
• 有關詳細競賽規則說明、報告格式、入圍名單、培訓方式、參考資料及注意事項等,敬請參閱本次競賽網站。
• 參賽隊伍可至本次競賽網站,填妥參賽隊伍基本資料與連絡方式,設定隊伍上傳資料帳號密碼,以完成報名程序。
十一、贊助廠商
Microchip 台灣分公司、台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台灣德州儀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十二、賽務諮詢
競賽窗口:dspcdc99@gmail.com 連絡電話: (06)2533131 分機 3301 傳真:(06)3010073
相關連結:
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相關競賽:
- 2020第十六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2020第十六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 報名日期:109年10月26日至11月30日。 參賽對象僅限於國內之技職體系師生(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專科學校)。若該組參賽之指導老師與學生有任一名不具技職體系師生資格,視為自動放棄參賽資格。 每組作品需有1~2名指導老師,參賽學生最多4名。
- 2019第十五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2019第十五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 技職體系教育之目的在於兼顧理論與實務技術,以培育手腦並用之高科技人才。其中尤其以系統整合方式實作多媒體應用、數位訊號處理技術與嵌入式系統應用等相關技術,目前更是受到廣泛重視。本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目的在於提升技職體系學生對整體應用系統的創思、設計、實作、測試與整合能力,透過競賽預期將可提升技職體系學生之實作能力、專業競爭力與國際知名度。
- 第十三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競賽辦法 一、 目的 政府持續推動DSP相關前瞻性技術的整合型計畫,其主軸—創造優質生活之兆級多元化整合技術。主要目標一方面是培育更多相關領域的高科技研發人才,另一方面是落實並...
延伸閱讀:
- 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南臺學校財團法人南臺科技大學承辦教育部第十五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擬於108年10月23日(三)上午於南臺科技大學舉辦說明會、技術培訓 ...
- 電機系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佳作單位得獎者姓名指導老師競賽與榮獲獎項(獲獎等級) 作品名稱電機系吳俊融黃韋綸洪崇文陳錫釗(電子系) 「第15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軟體與 ...
- 電機系洪崇文老師指導學生榮獲標題:. 電機系洪崇文老師指導學生榮獲「第15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軟體與嵌入式平台應用組佳作. 內容:. 單 位. 得獎者. 姓 名. 指導老師.
- 翻轉傳統經驗修平導入科技養殖獲獎... 及吳柏勳,將科學技術導入養殖產業,以「IOT在文蛤養殖的應用」創新思維,奪下教育部第15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D組TEMI物聯網應用組第1名。
- 教育部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修平科大榮獲第一名(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大里報導修平科技大學林振漢、蔡東憲老師,指導董家瑋、廖佑慷、賴祈安、吳柏勳同學作品IOT在文蛤養殖的應用,榮獲教育 ...
- 修平科大研究文蛤智慧養殖獲數位訊號創思競賽首獎林振漢教授表示,由教育部主辦的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為國內極具代表性的競賽,修平師生研究的「IOT在文蛤養殖應用」是獲得D組TEMI物聯網應用 ...
- 數位訊號處理賽南台獲八獎項(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由南台科大舉辦的二0二0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因武漢肺炎疫情,進入決賽隊伍改為上傳實作影片,由評審進行 ...
- 學校輔導參賽作品兼具實務價值可實際應用在文蛤養殖修平科大林振漢、蔡東憲老師指導董家瑋、廖佑慷、賴祈安、吳柏勳同學作品:IOT在文蛤養殖的應用,榮獲教育部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D組TEMI物聯網 ...
- 修平科大研究文蛤智慧養殖獲數位訊號創思競賽首獎林振漢教授表示,由教育部主辦的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為國內極具代表性的競賽,修平師生研究的「IOT在文蛤養殖應用」是獲得D組TEMI物聯網應用 ...
- 修平科大獲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第1名修平科大林振漢、蔡東憲老師指導董家瑋、廖佑慷、賴祈安、吳柏勳同學作品:IOT在文蛤養殖的應用,榮獲教育部第15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D組TEMI ...
- 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修平科大榮獲第1名修平科大林振漢、蔡東憲老師指導董家瑋、廖佑慷、賴祈安、吳柏勳同學作品:IOT在文蛤養殖的應用,榮獲教育部第15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D組TEMI物 ...
- 南臺科技大學師生在2020第15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大放異彩第15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於109年6月11日在南臺科技大學舉辦頒獎典禮,本屆比賽由於新冠肺炎(COVID-2019)疫情嚴峻,為了配合國家防堵疫情 ...
- 南臺科技大學師生在2020第15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大放異彩 囊括前三名與佳作共34個獎項... 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於109年6月11日在南臺科技大學舉辦頒獎典禮,本屆比賽由於新冠肺炎(COVID-2019)疫情嚴峻,為了配合國家防堵疫情擴散 ...
- 数码信号处理创思设计竞赛修平科大荣获第1名修平科大林振汉、蔡东宪老师指导董家玮、廖佑慷、赖祈安、吴柏勋同学作品:IOT在文蛤养殖的应用,荣获教育部第15届数码信号处理创思设计竞赛D组TEMI ...
- 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修平科大榮獲第1名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為國內極具代表性的競賽,獲獎獎項由教育部 ... 16:27:34); 衛冕者麗小花《台灣那麼旺》比賽受到廣大的關注度人氣飆升!
- 教育部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修平科大榮獲第1名勁報記者張亞痕/臺中報導)修平科大林振漢、蔡東憲老師指導董家瑋、廖佑慷、賴祈安、吳柏勳同學作品:IOT在文蛤養殖的應用,榮獲教育部第15屆數位訊號 ...
- 修平科大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第1名修平科大林振漢、蔡東憲老師指導董家瑋、廖佑慷、賴祈安、吳柏勳同學作品:IOT在文蛤養殖的應用,榮獲教育部第15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D組TE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