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客.映像」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
遇見海洋客家
桃園濱海客庄有全國唯一的海洋客家文化,深具獨特性及代表性,今年特以「桃園海洋客家文化」紀錄片為主題,聚焦當地客庄居民因濱海而發展出農漁兼作的生活型態,留下「歕嘟」、「牽罟」、「石塭」等百年傳統的捕魚文化。為了將舊時客庄記憶再次呈現至民眾面前,邀請影像創作者用鏡頭記錄桃園獨有的濱海客庄風情。
為增進年輕族群及社會大眾對桃園客家文化之認識,本( 109 )年以「桃園海洋客家文化」作為拍攝主題,期望透過徵件、培訓計畫以及專業導師陪拍等方式,為有志從事桃園客家影像紀錄之工作者,提供編導、攝製之培力,用影像記錄桃園客家精彩故事及感動瞬間。另透過公開放映,提供創作者展演平台、與大眾對話交流,同時讓更多觀眾經由影像瞭解桃園客家在地文化的故事。
一、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二、徵選主題
本次競賽主題為「桃園海洋客家文化」,以桃園地區的濱海客家文化內容為核心,並就信仰、歷史、建築、語言、音樂、文學、社區、人物為主題發揮,注重參賽團隊觀點的表達與創新,需以桃園市為拍攝場所,並適度融入客語為佳。
三、報名資格
( 一 ) 對於桃園海洋客家文化有興趣、有志成為客家影像紀錄工作者之民眾。
( 二 ) 參賽者可為個人或團隊報名,團隊報名成員至多7人( 含組長 ),皆須符合前述競賽組別之參賽資格。
( 三 ) 每人每組至多報名一件作品,不可跨組報名。
四、報名辦法
( 一 ) 統一採網路報名,自1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起至1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23:59止,請將投稿應備文件以PDF格式 E-MAIL至 tyhakkasf@gmail.com ,檔名為「參賽代表人姓名-片名」。
( 二 ) 提案企劃書,內容應包含:
1. 創作緣起與宗旨。
2. 主題說明。
3. 被攝對象、場景與事件簡介。
4. 拍攝進度及預算。
5. 相關補充資料,如相關調查、新聞資料、圖片等。
6. 團隊成員簡介。
7. 歷年影像作品說明。
8. 著作財產權讓渡切結書。
( 三 ) 報名文件不全者,經主辦單位通知限期補件修正,逾期不補正或補正不全者,均不受理報名。
五、評選流程
( 一 ) 第1階段資格審:主辦單位依報名資料進行資格審查,如有資料不齊全者,主辦單位得通知限期補正;逾期不補正或補正不全者,均不受理報名。
( 二 ) 第2階段書面審查:邀請相關領域之專家組成評審團,由徵得案件選出至多十五件進入面試審查。入圍名單將公告於活動官方網站及Facebook臉書粉絲專頁,並個別通知入圍者。
( 三 ) 第3階段面試評選:邀請相關領域之專家組成評審團,由通過第2階段書面審查之入圍名單擇優選出八組參與培訓計畫及後續短片競賽。
( 四 ) 第4階段決選:邀請相關領域之專家組成評審團,由完成培訓計畫及短片拍攝之團隊,擇優選出前三名得獎作品。
六、評選標準
( 一 ) 第一階段-初審( 書面審查 )
企劃完整度30%、主題契合度30%、題材創意性25%、拍攝可行性15%。
( 二 ) 第二階段-複審( 面試評選 )
提案表達能力50%、應答表現50%。
( 三 ) 第三階段-短片競賽
客家文化內涵40%、故事敘事創意30%、專業技巧表現30%。
七、入選團隊參賽作品規範
( 一 ) 參賽影片類型:紀錄片。
( 二 ) 競賽作品繳交規格:
1. 影片規格:畫面比例建議為16:9、1280×720 像素( HD )以上規格,使用外接麥克風收音,並支援可於電視台、電腦及影音平台播放之檔案。作品對白或旁白以客、華語為主,附上正體中文字幕( 可加註外語,另須繕打客字者請逕自下載客語輸入法 )。進入決選階段影片需剪輯成20分鐘至30分鐘,可於電視播出版本,供決選評審及主辦單位於電視公用頻道或其他非為營利目的之用途進行一定期間之公播。最終繳交影片長度少於20分鐘或超過30分鐘者,不列入決選評分,請務必提供完整版及乾淨畫面之版本。
2. 影像作品精華預告:自行剪接1分鐘內之影像作品精華。
3. 作品劇照:參賽者需配合宣傳需要,提供作品劇照至少三張。
4. 參與心得:須至少撰寫300字以上。
5. 作品簡介:請撰寫100至300字之作品簡介。
6. 工作團隊簡介等相關資料。
八、 獎勵內容
( 一 ) 主辦單位補助入圍隊伍新臺幣( 以下同 )10萬元整之拍攝款項。拍攝補助費用分為三階段撥款:
1. 第1期補助款:於複審面試確認入圍者,且同意配合後續活動後申請撥付3萬元。
2. 第2期補助款:於培訓課程結束後得申請撥付4萬元整。
3. 第3期補助款:完成陪拍指導討論及短片競賽,且提交完整結案資料後,即可領取餘款3萬元整。
( 二 ) 參賽隊伍之成果作品須參與客家短片競賽。
※競賽獎金如下: 單位:新臺幣( 元 )
名次 | 獎金金額 | 獎盃/獎狀 | 備註 |
第一名 | 70,000元 | 各1份 | 1名 |
第二名 | 50,000元 | 各1份 | 1名 |
第三名 | 30,000元 | 各1份 | 1名 |
【備註】
各名次獎項,視收件狀況及品質,經評審團決議得增減之。
若參賽作品素質未達得獎標準,各獎項得從缺之。
同一部作品不得重複領取獎項。
獎金依所得稅法規定扣繳所得稅,同影片有多位報名人,以報名表之報名人( 團隊代表人 ) 領取獎金,並為獎金之納稅義務人。( 依稅法規定,凡獎品價值超過2萬元者,承辦單位依法代扣得獎者稅金 )。
九、競賽時程 ※( 以下時程若有變動,將於活動官方網站及Facebook臉書粉絲專頁另行公告 )
( 一 ) 線上報名及資料送件:109年4月20日( 一 )至109年6月21日( 日 )止。
( 二 ) 入圍名單公佈:109年7月4日( 六 )。
( 三 ) 拍攝交件日期:109年10月11日( 日 )。
( 四 ) 頒獎典禮:109年11月14日( 六 )。
十、入圍培訓及競賽義務
( 一 ) 入圍團隊成員皆須配合主辦單位所安排之培訓課程,並由專業導師進行指導、陪拍,不得拒絕導師檢核。
( 二 ) 培訓規範:
1. 因重要事宜無法參與當日課程者,須出示證明,最慢於開課前3小時完成請假程序,個人請假時數不得超過4小時。
2. 影像工作坊屬於培訓檢核點,每組皆須至少有1位成員出席。
3. 參與培訓之參賽隊伍,若中途受到任何因素導致無法完成課程且無法產出影片者,須退還拍攝補助金與主辦單位提供之相關獎勵與資源。
4. 課程之保證金以每人為單位,每人需繳納新台幣壹仟元整,若個人無法依規範完成課程,則保證金不予退還。
5. 主辦單位安排各組導師及助教團協助指導陪拍:將規劃安排各組別對應之導師,由導
師提供該隊伍諮詢、陪拍等相關協助。
( 三 ) 著作財產權讓渡及相關規定:
培訓計畫所產出之作品,其著作財產權( 包括且不限於重製、編輯及發行權等 )歸屬主辦單位所有,創作團隊可保有著作人格權,如有徵用第三方之作品( 如道具、配樂等 )、已發表之文字、訪談或影像紀錄等,須由第三方簽具授權同意書,並同意主辦單位及主辦單位授權之第三人不限時間、地域、次數,進行重製、編輯及發行等非營利性運用,主辦單位均不須另行通知或致酬。
十一、注意事項
( 一 ) 參賽影片可處於企劃或製作階段,但已於網路、電視等各式媒體或場合公開發表或露出過之影片不得參賽,主辦單位有權取消違例影片參賽資格。
( 二 ) 參賽作品若有使用他人之圖案、文稿、肖像或音樂,並涉及相關之著作財產權時,需自行取得著作財產權授權同意等證明文件。若牴觸任何著作權法令,一切法律責任由參賽者自行承擔,主辦單位概不負責。
( 三 ) 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變更及解釋本競賽活動辦法之權利,若有變動,主辦單位不另行通知,以本活動官網最新公告為準。
十二、洽詢窗口
2020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工作小組
地址:11642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5號
電話: ( 02 )2236-9707 週一至週五 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傳真: ( 02 )2236-2034
Email: tyhakkasf@gmail.com
相關連結:
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相關競賽:
- 2020「海客.映像」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2020「海客.映像」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 統一採網路報名,自109年4月20日(星期一)起至109年6月21日(星期日)23:59止。 本次競賽主題為「桃園海洋客家文化」,以桃園地區的濱海客家文化內容為核心,並就信仰、歷史、建築、語言、音樂、文學、社區、人物為主題發揮,注重參賽團隊觀點的表達與創新。
- 2019「映像。傳承」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2019「映像。傳承」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 今年將以拍攝紀錄片類型為主題,邀請民眾一同挖掘在地客家故事,經企劃腳本入選並全程參與培訓課程,即可獲得10萬元拍攝補助,並由專業導演輔導影像製作、產出作品,企劃徵件自即日起至6月30日截止。
- 2017桃園客家短片徵選培訓計畫暨競賽為增進大眾對桃園客家文化資產之認識,並持續累積桃園客家映像創作能量,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本年度規劃辦理「2017 桃園客家短片徵選培訓計畫暨競賽」活動,提供為有志從事桃園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