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類
  • 0

2022全國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

2022全國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

報名時間: 2022-10-07 ~ 2022-10-24

主辦單位: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一、 活動目的:

以全國大專及中等學校學生為對象,運用全國性航空模型競賽活動,推廣航空科學教育。

利用競賽過程的相互比較與觀摩,提升學生對航空科學的興趣。

二、 活動對象:

1. 初級組:全國國中學生

2. 高級組:全國高中、高職學生

3. 大專組:全國大專院校(含研究所)學生

三、活動時間:

111 年 10 月 31 日 08:00 ~ 111 年 11 月 14 日 17:00。如有變更,另行公告與通知。

公告網頁:

全國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 https://www.facebook.com/FreeFlightStudents/)

四、活動方式:

採用遠距競賽方式辦理,參賽者於限定時間內,自選飛行場地完成規定之飛行次數,並全程錄影作為成績佐證。詳細程序參見網頁公告之活動流程。

五、 競賽項目:

競賽飛機均為自由飛行,且必須自行製作 。依照起飛方式,分為

1. 彈射滑翔機 (Catapult-Launch Glider)

2. 手擲滑翔機 (Hand-Launch Glider)

3. 牽引滑翔機 (Towline Glider)

4. 橡筋動力滑翔機 (Rubber-powered Glider)

初級組、高級組及大專組均包含上列項目,詳細競賽規則參見公告網頁。

六、 獎項:

1. 飛行性能獎;

2. 團體錦標

七、報名方式:

1. 個人報名由線上填寫報名資料。

2. 團體報名先填寫報名表格(至公告網頁下載),再上傳至指定網址。

3. 每人最多報名兩項比賽,每校報名人數不限。

4. 報名時需提供學生證或在學證明資料,以確認在學身分。

八、 報名日期:

即日起至 111 年 10 月 24 日 24:00 止。

九、 獎勵方式:

1. 參與競賽且至少完成一次成功飛行者,發予參賽證明。

2. 飛行性能獎前五名頒發獎狀。

3. 各參賽學校依各項競賽獲得之名次計算積分,頒發團體優勝獎牌與獎狀。

全國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

2022全國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

2022全國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 競賽規則

2022.09.19 修訂

第一章 總則

1. 為推廣航空科學教育發展,配合空軍航空技術學院「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學術研討會」,同步辦理本競賽。

2. 延續 2016 年至 2019 年舉辦之「全國中學生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及 2020 年起舉辦之「全國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本次競賽各項成績列為永久可參考之紀錄。

3. 執行委員會:由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飛機工程系系主任擔任召集人,組成執行委員會,負責辦理飛行競賽事宜。

4. 評審委員會:由空軍航空技術學院一般學科部部主任擔任召集人,聘請航空專業人士擔任本競賽之評審委員。各評審委員依照本規則負責審查及評分等工作。各競賽項目至少兩位評審。

5. 參賽者分組:

(1) 初級組:全國各國中之在學學生。

(2) 高級組:全國各高中、高職之在學學生。

(3) 大專組:全國大專院校(含研究所)之在學學生。

6. 競賽項目:各分組均包括下列項目

(1) 彈射滑翔機 (Catapult-Launch Glider) (2) 手擲滑翔機 (Hand-Launch Glider) (3) 牽引滑翔機 (Towline Glider) (4) 橡筋動力滑翔機 (Rubber-Powered Glider)

7. 競賽飛機:

(1) 參加競賽之飛機必須為參賽者自行製作,並於參賽前完成製造與測試。部分零組件可使用外購品,但主體必須自製。

(2) 允許使用套件材料,惟完成度不可過高。預劃使用套件之參賽者,必須於賽前提供相關資料,供評審委員會裁定是否合於規定。

(3) 每位參賽者在同一項目中,可準備多架相同外型之飛機參賽。賽前需經過評審審查,確認合乎規定。

(4) 本競賽飛機均採自由飛行,不可使用遙控器或安裝自動飛行控制器來維持飛行姿態。

(5) 允許安裝急降裝置(Dethermalizer),強制飛機於指定時間降落。裝置型態不限,但不可以使用無線電遙控。

(6) 允許使用兩段式控制裝置,於起飛階段及滑翔階段產生不同的飛行特性。該裝置運作僅能依據起飛及滑翔階段變化,且只能有兩種狀態。不可使用無線電遙控方式。

8. 飛行性能評分

(1) 以飛行時間為計算基準。飛行次數不限,每位參賽者自行選擇較佳飛行時間登錄。

(2) 飛行時間為飛機起飛後,至著陸、著水或飛出計時評審視界為止,所經歷之時間。飛行過程中觸及障礙物,若能於 2 秒內恢復飛行,飛行時間繼續計算。飛出評審視界後,若能於 3 秒內飛回視界,飛行時間繼續計算,且視界外經歷之時間亦計算在內。

(3) 起飛計時開始之時機,依各項比賽之特性另行定義。

(4) 本次競賽採取遠距方式,評審視界以飛行現場拍攝影片為依據。若飛機飛出拍攝畫面範圍,或無法清楚判別飛機影像時,視為超出評審視界。

(5) 飛行時間低於時間上限(參照各項目規定),以實際飛行時間為該次飛行成績;超過時

間上限,以時間上限為該次成績。取最佳二次成績之平均值作為飛行性能成績,並依此排序名次。若平均值相同,以達到時間上限次數較多者為優先。若達到時間上限次數亦相同,則以最佳時間較長者為優先。

9. 獎項

(1) 飛行性能獎:

(a) 各項目依據飛行性能評分取前五名,依序頒發飛行性能獎第一~五名。

(b) 單項競賽完成有效飛行人數不足 6 人時,給獎人數為該項目完成有效飛行總人數減一名。

(2) 團體錦標

(a) 以學校為評分對象,初級組、高級組及大專組分開計算。總積分最高之學校,頒發團體錦標優勝。

(b) 參賽學校依獲得名次計算積分。第一名積分 5 分,第二名 4 分,第三名 3 分,第四名 2 分,第五名 1 分。

10. 申訴

(1) 對於競賽成績及評審之判定有異議時,可以書面方式提出申訴。

(2) 申訴內容需詳述事由及意見,並列舉相關競賽規則。

(3) 爭議事項於規則中已有明文規定者,以評審之判定為終決,不得再提出申訴。

11. 參賽者有違反本規則或有失競賽精神時,評審委員會可裁定取消競賽資格。於競賽結束後始被裁定取消資格者,其競賽紀錄作廢,獎牌及獎狀(榮譽狀)應全部繳回。

第二章 彈射滑翔機

1. 使用橡筋繩彈射起飛。

2. 橡筋繩尺寸及材質不限,可安裝握把,便於操作。握把長度不可超過 0.2 公尺。

3. 翼展限制

(1) 初級組:不超過 0.5 公尺。

(2) 高級組:不得少於 0.4 公尺。

(3) 大專組:不得少於 0.4 公尺。

4. 調整及彈射均由參賽者自行操作。僅能使用雙手操作彈射,除橡筋繩及握把外,不可使用其他輔助工具。如有行動障礙無法使用雙手者,可採用輔助工具,但橡筋繩拉長之最大長度不可超過 1.2 公尺。

5. 滑翔機彈出時,飛行時間即開始計算。

6. 每次飛行時間上限為 2 分鐘。飛行時間超過 2 分鐘,仍以 2 分鐘計算成績。

第三章 手擲滑翔機

1. 以手投擲起飛,不可使用任何輔助裝置。投擲姿態不限。

2. 調整及投擲由參賽者自行操作。

3. 翼展限制

(1) 初級組:不超過 0.5 公尺。

(2) 高級組:不得少於 0.4 公尺。

(3) 大專組:不得少於 0.4 公尺。

4. 滑翔機投擲離手時,飛行時間即開始計算。

5. 每次飛行時間上限為 2 分鐘。飛行時間超過 2 分鐘,仍以 2 分鐘計算成績。

第四章 牽引滑翔機

1. 以拉線方式牽引起飛。

2. 牽引線(含掛鉤)總長度及直徑不限。牽引線需使用非金屬線,且不可有顯著之彈性。牽引線可連接於握把或線轂,長度不可超過 0.3 公尺。牽引線末端需有降落傘或旗幟,面積不得小於 200 平方公分,以利辨識,並減緩落地衝擊。

3. 翼展限制

(1) 初級組:不超過 0.7 公尺。

(2) 高級組:不得少於 0.7 公尺。

(3) 大專組:不得少於 0.75 公尺。

4. 調整及牽引起飛均由參賽者自行操作。可指派一位助手於起飛時協助握持滑翔機。

5. 滑翔機自牽引線脫鉤時,飛行時間即開始計算。

6. 牽引過程中,未脫鉤而觸地者,可重新起飛。重新起飛以兩次為限,第二次重新起飛仍失敗者,該次飛行成績不計。

7. 每次飛行時間上限為 3 分鐘。飛行時間超過 3 分鐘,仍以 3 分鐘計算成績。

第五章 橡筋動力滑翔機

1. 以橡筋繩帶動螺旋槳推進,以手投放或自地上起飛。

2. 橡筋繩需附掛於機體,尺寸及材質不限。

3. 翼展限制

(1) 初級組:不超過 0.7 公尺。

(2) 高級組:不得少於 0.7 公尺。

(3) 大專組:不得少於 0.75 公尺。

4. 捲纏橡筋可以徒手或使用輔助工具操作,並可指派一名助手協助。調整及起飛均由參賽者自行操作。

5. 滑翔機離開參賽者手中或離地時,飛行時間即開始計算。

6. 每次飛行時間上限為 3 分鐘。飛行時間超過 3 分鐘,仍以 3 分鐘計算成績。

2022全國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

20222022全國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


相關連結:


相關檔案:


全國自由飛行滑翔機競賽相關競賽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