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Run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

2023 Run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

 總獎金: 487800

最高獎金: 200000

報名時間: 即日起 ~ 2023-07-14

主辦單位: 經濟部工業局

主辦單位電話: 02-6631-1535(黃小姐)、02-6631-1259(羅小姐)

主辦單位Email:runspace@bhuntr.com

引言

在浩瀚太空中,可以有多少創新應用?
號召各路高手,發揮你的創新創意與實作精神
提出立方體衛星設計、通遙測酬載或太空相關等設計構想
讓我們一起奔向太空星系!

2023 Run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

2023 Run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

活動目的

行政院為發展臺灣太空產業基礎能量,於本(111)年推動「太空基礎能量及產業發展先期計畫」,透過國科會、經濟部、數位部、教育部等跨部會署,針對衛星技術開發、產業推動及人才培育三項主軸,期帶領臺灣太空科技與產業進一步升級,並帶動國內衛星產業發展。

為匯集臺灣太空創新人才與技術能量,經濟部工業局於 2022 年辦理首屆「RunSpace 太空無限創新挑戰」。賽事根據太空產業發展脈動,涵蓋各面向主題,邀請太空業者與潛在團隊互動交流,以期發揮創新創意構想,挖掘太空產業跨界能量的人才與創意,協助創造與國內外業者進一步合作契機。

\ 重要公告 /

為了讓有興趣參與競賽的團隊們,準備更加充分完整,競賽將延長至7/14(五)中午12點截止。

2023 Run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

2023 Run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

→ 初審回答5道問題,繳交10頁內簡報即可,請團隊把握時間,於截止日前完成報名與上傳參賽文件

賽前Bootcamp正式開講!!活動免費,開放登記中

💫以下課程為【RunSpace太空創新無限挑戰】線上免費培訓活動,限量登記,快手刀搶起來
場次一、太空趨勢講堂 (實體+Live直播)#已結束

🔗錯過課程?觀看課程直播回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Zq9s5AcOu8

  • 活動概述:本課程邀請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PanSci泛科學以及中華電信網路技術分公司帶來精彩短講,向與會者分享低軌衛星商機與展望、太空應用趨勢以及科普跨域知識

場次二、太空創新與設計實踐工作坊(實體)

  • 時間:6/18 (日) 上午10:00- 下午:00 (9:30開放現場報到)
  • 地點:犇亞會議中心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99號6樓D室)
  • 活動概述:本課程以人為核心,透過設計思考所設計的五個步驟:同理心、定義問題、創意發想、製作原型、實際測試,讓學員用最簡單的輔助工具,尋找出解決問題的無限創意解答。
  •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runspacedesignthink

錯過競賽說明會?不要擔心!

我們有將先前的競賽線上說明會直播影片上架於YouTube。

還是有點不太清楚競賽規則的夥伴們,歡迎點擊連結觀看回放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s-LGSvVH3w

參賽資格

  • 不限國籍、年齡,新創團隊、公司行號、社會人士或學生皆可組隊參加。
  • 每隊由1- 5 人自由組隊,成員不得跨隊參與,建議團隊成員為跨領域組合 。
  • 每隊提交作品以1件為限。
  • 每隊可設指導老師/專家至多 2 名(非必須),唯參賽者不得擔任己隊或他隊之指導老師/專家。
  • 為確保競賽公平性,書審與決審繳交文件、短片與簡報等揭不得露出團隊資訊,包括姓名、所屬單位/學校等(含指導老師),違者將喪失參賽資格。此外,僅團隊成員得參與競賽加值培訓活動及進入簡報會場。

競賽主題

聚焦「地面設備與服務」、「衛星製造」、「衛星服務」、與「衛星發射」四大面向與「其他」,邀請團隊提出相關服務情境與創新解決方案。

涵蓋範圍甚廣,不限太空背景團隊參賽,含資訊系統整合、數據處理、資安防護、物聯網等多元應用皆可參與投件。

地面設備與服務

  • 地面站:射頻設備、陣列天線、電源供應設備、印刷電路板、相關電子與機械元件等。
  • 用戶終端:超小孔徑終端、陣列天線、數據調變與控制等。

衛星製造

  • 天線及射頻/基頻元件與晶片、軟體衛星、通遙測酬載等

衛星服務

  • 衛星通訊:衛星應用解決方案、邊緣運算技術、衛星寬頻服務及衛星物聯網服務、衛星語音及窄頻數據傳輸以及資通訊整合服務等
  • AI技術應用:衛星遙測與影像辨識、數據處理等。
  • 網路安全與韌性:數據加密、量子通訊等。

衛星發射

  • 發射服務媒合、發射服務代理、發射任務顧問管理等

其他

  • 如太空環境清潔、太空輻射偵測、太空設備檢測技術等

競賽時程註:報名截止前將不定期辦理競賽說明會、隊友媒合交流會等,敬請留意官網公告。

4/21 開放報名&參賽文件上傳
5-6月 Space Bootcamp賽前培訓課程
7/14 中午12點 報名&參賽文件上傳截止
7月底 公布入圍
8-10月Space Bootcamp入圍團隊培訓課程與交流活動
10月底 決賽展示
12月份 決賽展示暨頒獎典禮

競賽機制

階段一:初賽 階段二:決賽
審查方式
  • 由評審團進行書面審查
  • 透過評審共識會議選出入圍團隊
  • 簡報報告與作品展示審查
  • 評審團選出獲獎團隊
繳交項目
  • 回答5道問題,提交10頁內簡報闡述作品構想 (中英文不限) *簡報格式檔案請至最下方【活動附加檔案】下載。
  • 進行簡報報告 (限英文)
  • 提供90秒作品說明影片 (限英文)
  • 提供其他視覺化呈現方式,如作品原型、Dashboard等,於決賽進行展示

※主辦方將為團隊提供相關加值培訓課程,詳見下方「Space Bootcamp培訓系列課程」說明。

評分項目

理論與技術創新 (40%) 產品或服務於技術創新及理論應用的完整性。
問題應用與解決 (20%) 產品或服務可改善或解決現有太空衛星產業問題。
商業可行性評估(20%) 概念或產品於未來商業營運的財務報告規劃。
構想未來影響力(20%) 充分突顯太空、衛星應用對未來產業的影響力。

競賽獎金

  • 冠軍一組:獎金20萬元&獎座或獎牌*1
  • 亞軍一組:獎金10萬元&獎座或獎牌*1
  • 季軍一組:獎 金 5萬元&獎座或獎牌*1
  • 加碼獎項(持續加碼中!)
    • 中華電信企業最愛獎一組:獎金3萬元
    • 入圍獎:獎金6000元 / 隊

Space Bootcamp培訓系列課程

採二階段式提供培訓課程,主辦單位將分別於截止前與入圍公布後辦理相關培訓活動,協助團隊備賽,並與產業連結強化團隊創新提案實戰力,不論你是跨域團隊或本已具備太空背景,歡迎報名參與!

賽前培訓課程 辦理時間:6月 | 課程對象:對太空領域有興趣之團隊
太空趨勢講堂暨競賽交流會 邀請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PanSci泛科學以及中華電信網路技術分公司帶來精彩短講,向與會者分享低軌衛星商機與展望、太空應用趨勢以及科普跨域知識。

  • 時間:6/9 (五) 上午9:30-12:00 (9:00-9:30開放現場&線上報到)
  • 地點:犇亞會議中心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99號6樓D室) + 線上Live直播
  • 觀看課程直播回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Zq9s5AcOu8
設計思考工作坊 本課程以人為核心,透過設計思考所設計的五個步驟:同理心、定義問題、創意發想、製作原型、實際測試,讓學員用最簡單的輔助工具,尋找出解決問題的無限創意解答。

入圍團隊培訓課程 辦理時間:8-10月 | 課程對象:競賽入圍團隊
商業模式講座 太空產業商業化或新創團隊歷程分享,提高團隊可行性商業模式。
簡報技巧課程 提供團隊簡報邏輯思考與上台報告技巧之訓練。
英語諮詢時段 協助團隊諮詢英文書寫與表達等相關疑問,以利決賽進行。。

※全課程無費用,唯限額限量報名,主辦單位保有審核出席名單權利

※入圍團隊請務必參與入圍培訓課程與交流活動達8小時(含線上與線下),並出席競賽決賽及頒獎典禮展示活動。

※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如調整為線上)及終止上述培訓活動之權利。

注意事項

主辦單位權益事宜 (完整內容請見文件下載區-參賽同意書)

  1. 參賽者擔保不得破壞由主辦單位、協辦單位及其他贊助支援廠商提供之相關競賽軟體及硬體設備,若有毀損或滅失之情事,參賽者應負擔所有損害賠償責任。
  2. 參賽者需充份了解主辦單位不擔保任何所提供之器材、線路及相關競賽環境可用性與完整性。
  3. 參賽隊伍若需於本競賽會場架設非屬主辦單位提供之硬體及軟體,需於賽前事先取得主辦單位之同意,且提供「架設設備清單」以利主辦單位評估;參賽隊伍若於本競賽會場有干擾其他參賽者之情事,主辦單位得要求該參賽隊伍停止繼續使用該軟硬體。
  4. 參賽進行中若發生任何技術性或非技術性之問題,或其他任何主辦單位無法掌控之問題, 導致本競賽無法正常進行,主辦單位得結束或延後本競賽、調整參賽者之權利、取消該參賽者或其所屬參賽隊伍之參賽資格或得獎資格。
  5. 參賽者需充分瞭解主辦單位對於逾期、遺失、不完整、不合格、無法閱讀之參賽作品,不負任何責任。
  6. 除參賽者能證明自己已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參賽者應妥善保管其因本競賽而知悉或持有主辦單位、協辦單位或其他贊助支援廠商之相關資訊,非經主辦單位書面同意,不得洩漏或交付予任何第三人。
  7. 所有入圍及獲獎獎項皆由評審委員視參賽作品水準議定,必要時得以「增設」或「從缺」 調整名額,亦可由評審團決議更動獎項名稱。為維持競賽公正性和評分需求,主辦單位有 權要求複賽入圍隊伍和得獎隊伍提供其詳細原始設計資料文件。
  8. 參賽者同意主辦單位得將其參賽作品(包含影像、影音、照片等)予以公開發表、重製、公開播送、公開展示、重新編輯、出版等非商業用途之實施,且參賽者不得對於上述實施要求任何形式之報償。
  9. 參賽者擔保為參賽作品之原著作權人,並同意主辦單位擁有該參賽作品(包含影像、影音、照片等)之公開發表、重製、公開播送、公開展示、重新編輯與出版等使用於學術或推廣教育之權利。若有因該參賽作品而引起智慧財產糾紛、訴訟等,均由參賽者全權負責。
  10. 參賽者同意主辦單位得將其個人資料及其相關參賽作品納為「 RunSpace 太空無限創新挑戰」人才媒合庫之用。
  11. 凡入圍與獲選之團隊必須配合主辦單位,進行相關評選、表揚、補助及媒體採訪報導等工作。並須配合主辦單位進行後續效益追蹤 5 年。
  12. 參賽者需保證所提供與繳交之各項資料以及參賽文件內容,均屬實且無侵害他人權益(含智慧財產權)。如有虛假或侵害他人權益之情況,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競賽或得獎資格,索回獎金、獎座及獎狀,且參賽者同意全權負責一切法律責任(如智慧財產糾紛、訴訟等)。
  13. 團隊參賽作品如涉及企業、大專院校實驗室或教授等研發資源或智慧財產權等,請先取得相關單位與人士等同意後方得報名參賽。若有因參賽作品引起相關疑慮或爭議以致無法公開作品資訊,將取消團隊入圍或獲獎資格,並由下一順位之團隊遞補。
  14. 參賽作品若有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或違反其他競賽規則之爭議時,將由評審委員會仲裁,參賽者對於仲裁結果不得異議。
  15. 參賽作品之智慧財產權應歸屬於競賽團隊;為推廣本活動,參賽者同意永久無償授權主辦單位,供重製、出版、或於本活動相關之一切活動中發表。主辦單位擁有將該參賽作品編製成任何形式的專輯,以非營利方式推廣之權利,且參賽者承諾不對主辦單位行使智慧財產權等相關權利。
  16. 參賽作品若欲申請專利,敬請參賽者於參賽前逕行向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以避免作品因 參與競賽公開而失去新穎性,影響申請結果。
  17. 「贊助商」對於參賽作品之使用權利與授權相關事宜,將由個別贊助商與個別參賽團隊另 進行合作之洽談及約定。
  18. 參賽團隊內部分工或權益分配(如獎金領取及分配),若有任何爭執疑問,應由團隊應自行處理,與主辦單位無涉。
  19. 得獎人需按中華民國所得稅法給付稅額。得獎者為國內居住者的個人,或在國內有固定營業場所的營利 事業,其中獎的獎金或給與,按給付金額扣取 10%,而得獎者為非國內居住者的個人,或在國內無固定 營業場所的營利事業,一律按給付金額扣取 20%。得獎人給付原則將按當年相關稅法給付,不得異議。
  20. 參賽者同意參加本競賽活動即表示其同意遵守本競賽活動辦法,並同意本競賽活動評審團及主辦單位就本競賽活動所為之決定,擁有最終決定權。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本辦法之權利。
  21. 參賽者如有違反本競賽規則或其他相關法令規定之情形,主辦單位有權取消該參賽者或其所屬參賽隊伍之參賽資格或得獎資格。
  22. 參賽者同意放棄因本競賽而對主辦單位、協辦單位及其他贊助支援廠商之任何法律追訴權。
  23. 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本參賽規則之修改。

主辦單位

經濟部工業局

執行單位

資策會

金級贊助企業

中華電信

想要了解更多競賽內容
請來信 runspace@bhuntr.com或撥打02-6631-1535黃小姐 /02-6631-1259羅小姐


相關連結:


相關檔案:


RunSpace 太空創新無限挑戰相關競賽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