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網址

延伸閱讀:

2023泉州市第二屆“刺桐杯”國際設計大賽

網址:http://bhuntr.com/tw/competitions/kp14etm3iicydufiad

2023泉州市第二屆“刺桐杯”國際設計大賽

活動簡介
為促進設計賦能產業,推動工業設計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發揮泉州產業基地優勢,持續推出民生消費品新品、爆品,助力泉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決定舉辦泉州市第二屆“刺桐杯”國際設計大賽(簡稱“刺桐杯”大賽)。具體活動內容如下:

活動主題
設計賦能產業 創新引領未來
參賽資格
1.自主報名:境內外企業、設計機構、院校、個人或團隊均可報名參賽。

2.縣(市、區)設計賽事入圍複評作品:2022- 2023年間,泉州市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台投區管委會作為主辦單位或指導單位推動的行業性和製造企業命題式工業設計賽事的入圍終評作品,由各設計賽事組委會辦公室在“刺桐杯”大賽徵集作品截止日期前,向“刺桐杯”大賽組委會辦公室推薦報送的,可直接進入“刺桐杯”大賽複評。

活動時程
(一)發布啟動:4 月
4 月,舉辦大賽啟動儀式,開啟全球設計作品徵集工作。

(二)開展徵集推廣工作:4 月至8 月下旬
1.於福建經濟日報、泉州電視台、泉州晚報等重點媒體宣發,並在學習強國APP、人民網、新華網、今日頭條、鳳凰網、網易等門戶網站、公眾號等媒體進行活動宣傳,發布賽事信息。

2.通過視頻號、抖音號等,短視頻上線“#刺桐城#這次有被設計到”話題互動,全網分享原創好點子、創意小設計,讓設計走進大眾。

3.聯繫國內外優秀設計機構、行業協會、製造業企業、設計高校,組織作品參賽。

4.參賽者需在2023 年8 月30 日前登陸矮凳網大賽報名系統,提交承諾書和參賽作品。

(三)配套系列活動:4 月至10 月
1.開展“聚刺桐 設計無屆”設計雲漫談系列活動。邀請首屆大賽獲獎代表、評審專家,在線分享參與歷程、自身經驗與對泉州這座城市的所想所得,與本屆參賽設計師探討交流,開拓思路,激發靈感。

2.開展“聚刺桐 跨界共融”宣推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面向深圳設計週、廣州設計周等設計盛事,世界設計組織、中歐國際文化設計協會等專業設計機構,以及江浙、京津等優秀高校集群和泉州本地重點園區,開展“聚刺桐 跨界共融”系列賽事宣推活動,通過推介賽事亮點,提高設計師對泉州產業的理解,解讀和碰撞先鋒設計創新理念和創新趨勢,吸引高質量優秀設計作品參賽。

3.開展“聚刺桐 青春由你”設計代言系列活動。邀請全球各地設計青年人才為自己所喜歡的泉州產品、泉州名景、泉州民俗等代言,打造“聚刺桐 青春由你”設計代言精選月曆,最後彙編成冊於大賽結束後刊印發表,並評選出“十佳代言人”頒發證書及獎品。

4.開展“聚刺桐 企業專家”大賽企業評審招募計劃。面向泉州本地製造業企業管理者、設計高層、行業專家招募大賽企業評審專家。遴選一批專業優秀的一線企業人才參與賽事評審,提高賽事產業性和專業度,提升作品落地適配性。

5.開展“聚刺桐 產業共創”泉企正當時系列視頻宣傳項目。

依據徵集作品的7 個類別:紡織鞋服類、建材家居類、智能裝備類、電子信息類、健康食品類、文創禮品類、綜合類,分別採訪具有代表性或示範性的企業,走訪園區、車間、展廳,對接設計人員、一線工人,了解企業創新需求,剪輯短視頻,進行持續宣推。

(四)初評評審及資料報送:9 月上旬
1.9 月上旬,組建初評專家組對產品組、概念組的參賽作品進行初評,分別評選出不少於600 件(產品組、概念組各不少於300件)優秀設計作品,加上各縣(市、區)設計賽事組委會報送的各設計賽事入圍複評作品名單,匯總成“刺桐杯”大賽入圍複評作品名單,在大賽指定網站公佈。

2.9 月上旬,開展刺桐杯大賽“專家坐堂”圓桌會議,組織初評專家云點評參賽作品,並預測本屆賽事成績。

(五)首輪複評評審及資料報送:9 月上旬
1.9 月上旬,組建複評專家組對產品組、概念組的參賽作品進行首輪複評評審,分別評選出不少於200 件(產品組、概念組各不少於100 件)設計作品。

2.9 月上旬,收集下一輪評審的作品資料。

3.10 月中旬前,完善大賽優秀作品線上展。

(六)第二輪複評答辯及資料報送:10 月上旬
1.10 月上旬,組建複評專家組對入圍首輪複評作品開展評審工作。以百分制方式,根據入圍選手線上答辯情況進行評分,每組分別評選出35 件入圍終評作品(產品組、概念組共計70 件),通過大賽指定網站公示。複評環節得分佔總得分40%。

2.收集入圍終評作品資料。

(七)網絡票選:10 月中旬
組織產品組、概念組各35 件入圍終評作品進行為期5 天的網絡投票。網絡投票得分佔總得分5%。

(八)終評評審:10 月下旬
1.組織終評專家組以百分制方式對入圍終評作品的PPT、作品實物或線上作品展示進行評分。終評環節得分佔總得分55%。

2.由終評專家組根據入圍作品的第二輪複評(佔比40%)、網絡投票(佔比5%)、終評(佔比55%)加權計算作品的最終得分。

3.終評專家組對組團參賽單位或個人提交的參賽作品量、入圍量計分排序,確定優秀組織獎獲獎名單。

(九)“Match Me”大賽成果產業對接:9 月上旬至12 月
1.自初評結束後,於大賽官微發布優秀作品線上展,設置“企業×設計師共創鏈接器”、“'設計面孔100'人才庫”等新版塊,針對地方優勢產業推廣大賽設計人才成果,組織開展大賽入圍複評作品產業對接工作。

2.“研習設”線上交流,組織入圍複評選手召開線上會議,邀請泉州企業家在線參與,通過選手解讀入圍參賽作品讓企業深度了解作品的設計理念,初擬意向合作設計師名單。

3.組織泉州市園區代表企業擬合作的省內入圍選手來泉進行“聚刺桐 設計進園”產業調研活動,省外的選手通過“雲對話”的方式,一對一深入了解泉州重點產業代表性企業情況,實現供需精準對接,針對性地通過工業設計解決企業的生產瓶頸。

4.“Match Me 計劃”優秀人才成果對接會,組織入圍終評選手與企業代表現場面對面對接,深入達成合作意向。

(十)頒獎及系列活動:10 月下旬
擬定於2023 年10 月下旬舉行大賽頒獎儀式,同期舉辦“設計不設限”線下展、“設計面孔100”人才庫上線儀式、“聚刺桐 產業共創”優秀合作單位、“聚刺桐 企業專家”企業評審頒獎儀式、“聚刺桐 青春由你”十佳代言人等授牌頒獎,“Match Me計劃”大賽人才成果對接簽約儀式等系列活動。

參賽方向
主要圍繞泉州“十四五”發展規劃培優做強六大主導產業中的民生產業,分別從7 個類別徵集作品:紡織鞋服類、建材家居類、智能裝備類、電子信息類、健康食品類、文創禮品類、綜合類。

1.紡織鞋服類:旨在側重時尚趨勢與健康生活的設計,包括專業運動、戶外休閒、時尚商務、校園服飾等不同方向相關的鞋服、箱包、智能穿戴等。

2.建材家居類:旨在家居環境創新與智慧解決方案的設計,包括水暖衛浴、家居家具、建築建材等方向。

3.智能裝備類:旨在智能製造與前沿科技創新應用的設計,包括生產設備、工程機械、特種裝備等方向。

4.電子信息類:旨在提高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信息處理產品的設計,包括數字對講機等通訊設備、智能安防、音視頻產品、智能終端等領域方向。

5.健康食品類:旨在推動品牌定位及包裝綠色創新設計,包括品牌識別體系設計、表面標籤設計、包裝結構設計、包裝材料循環或二次利用等方向。(僅面向產品組)
6.文創禮品類:旨在展示泉州世遺文化、非遺文化、海絲文化等藝術特色與美學品質的設計。

7.綜合類:除上述六類外的其他設計方向。

大賽組別
大賽設置產品組、概念組兩個組別。 1.產品組。面向已上市2 年內或即將上市但能公開展示的產品。

2.概念組。面向未量產和未產業化的概念作品。圍繞五大類別方向,設計作品需在功能、結構、技術、形態、材料、工藝、節能、環保等方面有較大創新,提出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和消費結構升級要求、具有前瞻性的設計作品。

評分標準
(一)產品組評選標準
1.商業性(30%):具有較強商業轉化價值的創新性產品。

2.實用性(25%):符合人機工學原理,功能合理,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3.創新性(20%):具有較強原創性的產品設計,包括材料創新、工藝創新、結構創新等。

4.美學性(15%):具有外形美觀、色彩搭配和諧、作品結構合理的產品設計。

5.社會性(10%):符合當下社會價值及消費趨勢,滿足人性情感與使用心理需求。

(二)概念組評選標準
1.原創性(30%):具有行業突破性的創新設計,包括材料創新、工藝創新、結構創新、生產方式創新等。

2.趨勢性(25%):體現對未來社會與生活帶來的顛覆性變化,符合未來社會發展及消費趨勢,滿足人性情感與使用心理需求。

3.美學性(20%):具有潮流時尚元素與最新設計理念的作品設計。

4.商業性(15%):具有一定的商業轉化價值的創新性作品。

5.環保性(10%):符合“綠色、健康、環保”的未來生活理念。

活動獎勵
大賽按組別分別設置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和入圍獎。

1.在產品組入圍終評作品中,不分類別綜合評出金獎(1 名,獎金15 萬元)、銀獎(5 名,獎金5 萬元/名)和銅獎(10 名,獎金1 萬元/名)、優秀獎(19 名,獎金2 千元/名)。

2.在概念組入圍終評作品中,不分類別綜合評出金獎(1 名,獎金10 萬元)、銀獎(7 名,獎金3 萬元/名)和銅獎(10 名,獎金1 萬元/名)、優秀獎(17 名,獎金2 千元/名)。

3.獲得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作品的由組委會給予頒發證書和獎杯,並兌現獎金;入圍複評環節的其他設計師或單位由組委會給予頒發入圍獎電子證書。獲獎作品的參評單位、團隊成員姓名(前四名)等內容可列入證書。

4.為鼓勵高校、社會組織等單位或個人積極發動參賽對象參賽,設立優秀組織獎(10 個,獎金3000 元/個)。同時設立優秀指導老師獎,向入圍複評作品的指導老師頒發電子證書。

5.人才政策:金獎獲得者第一完成人(泉州市職工),擇優推薦1名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報“泉州市技術能手”稱號,擇優推薦1名向泉州市總工會申報“泉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稱號。銀獎獲得者第一完成人(泉州市職工),擇優推薦3名向泉州市總工會申報“泉州金牌工人”稱號。

6.其他說明:①大賽最終獎項評定數量視參賽作品質量而定,允許部分獎項空缺。②所有獎項個人所得稅由獲獎者自行承擔。

相關單位
指導單位: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泉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泉州市豐澤區人民政府、泉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泉州市總工會
承辦單位:泉州市豐澤區工業信息化和科技局、泉州市工業設計協會
協辦單位: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泉州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務辦公室
支持單位:泉州市各縣(市、區)工信(工信科技、工信商務)局、泉州開發區、台商投資區科經局
合作單位:世界設計組織(WDO)、中歐國際設計文化協會(CEIDA)
大賽組委會:設立泉州市第二屆“刺桐杯”國際設計大賽組委會,負責統籌、協調和推動大賽的各項工作。組委會領導由主辦、承辦單位領導組成,成員由主辦、承辦和協辦單位人員組成,組委會下設辦公室。

聯絡方式
聯絡人:“刺桐杯”國際設計大賽組委會辦公室
聯絡人信箱:18159322721
聯絡電話:zayton_design@163.com
比賽網站 : https://contest.bhuntr.com/tw/kp14etm3iicydufiad/



2020「設計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首屆泉州市「刺桐杯」國際設計大賽 相關延伸閱讀


檢視所有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