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疏濬杯」河湖文化作品創意設計大賽

「中交疏濬杯」河湖文化作品創意設計大賽

 總獎金: 55000(CNY)

最高獎金: 10000(CNY)

報名時間: 2019-10-20 ~ 2019-11-30

主辦單位: 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

主辦單位電話: +86-15757811950、+86-18684919590、+86-010-63205034

主辦單位Email:zjsjbhhwh@163.com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乾淨、優美的河湖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居民期盼。為更好展現河湖水文化,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會同有關單位共同舉辦首屆河湖文化作品創意設計大賽活動。

大賽名稱

“中交疏濬杯”河湖文化作品創意設計大賽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

承辦單位:中交疏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成都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湖北省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長沙理工大學、中交生態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中交汾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都市沱江流域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交疏濬(紅河)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水運協會、中國疏濬協會

重點河湖

作品要求重點以實施綜合治理的永定河流域、河北省白洋淀、山西省汾河、四川省錦江、沱江和雲南省撫仙湖、星雲湖、異龍湖、杞麓湖等河湖為設計對象,深入挖掘其悠久、深厚、豐富的人文資源,以民俗和文化元素為基礎,進行創意設計與開發,促進河湖治理與文化一體化發展。

作品類別

大賽共徵集兩類作品,分別是海報及文創設計類、水文化景觀設計類,參賽者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類別報名參賽。重點河湖歷史文化背景見附件。

(一)海報及文創設計類

在充分挖掘河湖特色文化基礎上,設計反映治水護水等河湖文化的各種主題海報或各類文化創意產品,海報需創意突出、畫面藝術感染力強。文創作品需貼近生活,兼具藝術性、適用性和美觀性,易於走向市場成為特色文化商品。

(二)水文化景觀設計類

以大賽推薦的永定河、白洋淀、汾河、錦江、沱江和雲南紅河州、玉溪市高原湖泊等河湖為設計對象,設計有關水文化雕塑(人物、工程、故事等)、河湖景觀改造、文化公園提升等各方面的藝術作品。

時間安排

(一)作品徵集(2019年10月20日-11月30日)

通過組織動員,面向社會特別是水利系統、高校系統開展徵集。

(二)作品初選(2019年12月)

徵集截止後,大賽組委會將對所有作品進行初篩,確定每類不少於30個作品提交專家評審。

(三)專家評審(2019年12月-2020年1月)

邀請水利、水運、藝術設計等有關專家進行評審。

(四)獎金發放及作品展示(2020年2月)

集中展示推廣。

獎項設置

本屆大賽獎項、獎金/獎品具體設置如下:

(一)綜合獎(兩類作品分別評選)

一等獎(1件):獎金10000元+證書

二等獎(3件):獎金3000元+證書

三等獎(6件):獎金1000元+證書

(二)單項獎

優秀指導教師(5名):獎金5000元+證書

優秀組織獎(3個):獎盃+證書

有關事項

1.大賽面向社會個人、團隊和企事業單位,可獨立製作,也可組隊參賽。

2.參賽作品要突出河湖文化內涵,主要指能展現人水和諧、智慧之水、優美之水、壯美之水等方面的創意設計。

3.大賽所有參賽作品知識產權歸參賽者所有,參賽者應保證享有作品完整知識產權,在其他地方使用過的作品謝絕參賽。若經檢舉或告發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一經查實,將取消參賽資格並追回獎勵,其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所有責任均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4.所有參賽作品均需提供文字版“設計說明”(500字以內)講述創意故事,各類作品需提交JPG格式文件,色彩模式CMYK,規格A3(297×420mm),分辨率300dpi,每幅不得低於2M,系列作品不得超過4幅,手繪作品可以掃瞄圖片形式報送,需標註作品尺寸(長×寬×高cm)、材質等信息。

5.組委會在公益性範圍內,享有獲獎作品免費使用、複製、宣傳推廣、部分修改的權利,且該項權利是永久和不可撤銷的。優秀作品將在中國疏濬博物館永久展出,或在有關河流、湖泊、河流治理項目中陳列展示。若項目後期落地實踐,組委會將與作者簽約,進行後續產品開發合作。

6.組委會對本活動保留最終解釋權。

聯繫方式

大賽組委會辦公室:

聯繫人:苗澍野15757811950

謝   翬18684919590

尹安寧010-63205034

郵  箱:zjsjbhhwh@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德勝門外大街85號德勝國際A座

郵  編:100088

重點河湖歷史文化背景介紹

永定河——北京的母親河

地理位置

永定河流域位於東經112°~117°45′,北緯39°~41°20′之間,發源於內蒙古高原的南緣和山西高原的北部,東鄰潮白、北運河系,西臨黃河流域,南為大清河系,北為內陸河。流域地跨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4.70萬平方千米,佔海河流域總面積32.06萬平方千米的14.7%。

河流水系

永定河上游有桑乾河、洋河兩大支流,於河北省張家口懷來縣朱官屯匯合後稱永定河,在官廳水庫納媯水河,經官廳山峽於三家店進入平原。三家店以下,兩岸均靠堤防約束,盧溝橋至梁各莊段為地上河,梁各莊以下進入永定河泛區。永定河泛區下口屈家店以下為永定新河,在大張莊以下納龍鳳河、金鐘河、潮白新河和薊運河,於北塘入海。

1.桑乾河

永定河主源,流經山西省山陰、應縣、大同、陽高以及河北省陽原、涿鹿等市縣,全長390千米,流域面積2.48萬平方千米,上源有恢河、源子河,沿線有口泉河、御河、壺流河等支流匯入。

2.洋河

上源有東洋河、西洋河、南洋河等河流,在河北省懷安縣柴溝堡附近匯合後稱為洋河,流經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萬全、宣化、下花園、懷來等區縣,全長101千米,流域面積約1.55萬平方千米,沿線有清水河、盤腸河、龍洋河等支流匯入。

3.永定河

自河北省張家口懷來縣朱官屯至天津市屈家店,全長307千米,中間有清水河、大西溝、湫河等十幾條支流匯入。其中梁各莊至屈家店為永定河泛區段,長67千米,其間有天堂河、龍河匯入。

4.永定新河

自天津市屈家店下至入海口,全長62千米。沿線有龍鳳河、金鐘河、北塘排水河、潮白新河、薊運河等河流匯入,在北塘經防潮閘入渤海。

歷史變遷

歷史上,遼金以前,永定河上游地區山谷幽邃,林木茂密,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存在,河水清澈見底,被稱為“清泉河”。

自遼金時期,由於人類活動影響,流域上游大片森林遭到破壞,地表枯枝落葉層和腐殖層受雨水沖刷入河,河水逐漸變黑,“呼黑為盧”“盧溝河”由此得名。

元明時期,受大規模建築開發和薪炭伐木、戰爭焚伐等諸多因素影響,森林遭到了全面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永定河河水進一步變渾,平原區河床淤積,由地下河變成地上河,河流改道氾濫頻繁,河流被更名為“無定河”。

至清朝時期,平原區河床因泥沙淤積而日益變淺,導致洪水漫出河堤,決口氾濫,河道動盪不定。康熙年間,在盧溝橋以下河道築起了較大的堤壩,並欽定賜名為“永定河”。

治理歷程

上世紀50年代,永定河水量充沛,洪災嚴重。為防禦洪災,國家相繼修建官廳、友誼、冊田等一批水庫以及三家店、盧溝橋、屈家店等水利樞紐,整治了永定河泛區、三角淀分洪區,開挖了永定新河。

80年代以後,隨著工農業生產和城市用水的增加,平原地區河道出現連續斷流。90年代出現全年斷流,河道完全乾涸,河床裸露,周邊地區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流域生態環境逐漸惡化。

河流文化

永定河是傳承京津冀晉深厚歷史文化的載體。永定河形成於300萬年前,孕育了黃帝之都涿鹿、北魏都城大同、漢代邊塞、燕京盧溝曉月等豐富燦爛的文化資源,北京3000年的建城史和860年的建都史以及天津、廊坊等城市發展史,也與永定河的發育和變遷息息相關。

永定河是流經北京的第一大河,是首都的母親河。北京城就建在永定河洪積沖積扇上,永定河流域的豐富物產為北京城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基礎性的物質保障。永定河文化是北京的母體文化,同時也是首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白洋淀—河北平原最大淡水湖群

地理位置

白洋淀位於大清河中下游流域,地處東經115°45′-116°07′,北緯38°44′-38°59′之間。四周以堤為界限,東至清河口,西至四門堤,地至千里堤,北至安新北堤,東西長39.5公里,南北寬28.5公里。東臨雄縣、任丘縣境,西連徐水縣、清苑縣,南鄰高陽縣,北對容城縣,白洋淀主體在安新縣境內,多個淀體在容城縣、雄縣、高陽縣、任丘市境,總面積約為336平方公里。白洋淀流域地形複雜多樣,由140多個大小不等的淀泊、溝壕3700多條錯落分佈構成。萬畝以上的淀泊7個(白洋淀、燒車淀、馬棚淀、羊角淀、池魚淀、石塘、小北淀),千畝至萬畝內的24個,面畝以上的大淀99個,百畝以下的淀44個。其中白洋淀面積最大(本淀面積19899.0畝,位於安新縣關城正南)。

河流水系

白洋淀,是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中游的緩洪滯洪區,位於九河下梢,承擔著9條河流的洪水調蓄。白洋淀,及其上游幾大支流,共同構成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南支。

1.府河

位於白洋淀西部。府河上游有一畝泉河、候河、白草溝等支流。一畝泉河為主流,與眾多支流匯合後稱府河。府河在靈雨寺東分出一支護城河。主流向東有黃花溝、金線河匯入。與唐河匯合後入藻雜淀,全長62公里。府河碼頭曾是保定城水路交通的樞紐。流經地區歷史文化豐富。

2.瀦龍河

位於白洋淀南部。上游以沙河為主,並有滋河、浩河、孟良河等流入,於安國市軍詵村北匯流後,始稱瀦龍河,向東北流經安平縣、博野縣、蠡縣、高陽縣,至安新縣高樓村北注入馬棚淀。入淀口在千里堤與四門堤之間。

3.唐河

位於白洋淀西部。發源於山西省渾源縣南翠屏山,戰國時期,在今肅寧西入黃河,東漢至唐流經今靈丘、來源、唐縣、定縣、博野、蠡縣、高陽入安新境內,流經安新鎮南,東入雄縣、霸縣達天津入海。後又分別在1330年、1472年、1517年、1801年幾次改道入淀,1966年又辟新道(唐河新道)由建昌改韓村入淀。

4.孝義河

位於白洋淀西南。為唐河口之間平原排瀝河道,源於安國黃台村,經安國、定州大辛莊、入蠡縣潘家營村匯月明河、萬安村匯溫仁分干河,再經高陽、安新同口村東流入馬棚淀,全長90公里。

5.漕河

位於白洋淀西部,源於易縣五回嶺。漕河經管頭村、再匯甘河淨之水,經龍門峽谷、龍潭匯水峪溝、馬連川河、白堡河、楊莊河、泥溝河入徐水到達安新縣東馬村南入藻雜淀,全長110公里。

6.瀑河

位於白洋淀西部,分南瀑河、北瀑河。又稱為雹河、鮑河。北瀑河流經容城縣河北莊村入萍河,到安新縣三台入藻雜淀,後因於堵而廢棄。南瀑河為洩水支流,由徐水大因東經安新縣寨裡村南入藻雜淀,全長73公里。

7.萍河

位於白洋淀西部。源於定興南幸村,流經徐水縣田村鋪匯十五級溝,經下河西匯雞爪河,到容城縣河北莊匯入北瀑河,至黑龍口萍河橋入安新縣三台南藻雜淀,全長30公里。

8.白溝引河

位於白洋淀東北部。古白溝河曾因流經白溝鎮而得名。先由容城縣至雄縣西入黃灣河,又經安新縣進淀入四角河後因改道由雄縣故賢村決河南逆流經安新縣大陽村入燒車淀。白溝引河為人工河,在1970年開挖,溝通了白洋淀與大清河北支,經容城境內留通村入淀。

9.趙王河

《畿輔通志》記載,趙王河是同治十二年河道葉伯英所開。為使西淀(白洋淀)洩水暢通,自燒車淀(白洋淀北部)起,穿過十二連橋,至大港淀東南,順千里堤至苟各莊,人工開挖的新河,稱趙王河,後併入老趙王河。直到新中國成立,趙王河都是白洋淀唯一的洩水河道。1960年代又開闢趙王新河、棗林莊分洪道,分趙王河為上、中、下三段。

歷史演變

唐以前,白洋淀地區人類影響較小。《新唐書》有:“鄚州有九十九淀”的記載。窪淀相連,一片澤野。宋初,在宋遼邊境的白洋淀地區大建塘濼作為軍事防線,使白洋淀範圍一度擴大。而宋代的屯墾開發、元代對大運河的改造,使海河宣洩不暢的情況加劇,河北地區洪澇災害頻發。元在北京建大都,燕山、太行山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壞,使水土流失加重,流域泥沙增多,加速了白洋淀的淤積。

明代移民屯田加劇淀區縮小,白洋淀幾度乾涸,到明代弘治年間,白洋淀有些淀泊已經淤成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為牧馬場。”明正德年間,楊村河決口,唐河決入白洋淀,形成了徐、漕、萍、一畝、方順、唐、滋、沙九河入淀,白洋淀才具備了現代的規模。為防洪水氾濫,建設了大規模的堤防。尤其是南岸的千里堤的建設,對白洋淀水面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影響。明代清代,繼續對白洋淀進行治理,特別是保天運河的開通,至乾隆28年(1763年)白洋淀東、西淀的界限正式確定下來,“大清自雄入,逕張青口(文安縣),口西西淀,口東東淀。”到了清末,政府無力大規模開展水利建設,白洋淀地區水旱災害頻繁,加快了其衰廢過程。民國以後,對海河流域的治理著重於下游航道的治理,中上游河道淤積嚴重,也加快了中流窪淀的淤積。白洋淀面積進一步縮小。到了近代,1950年代初白洋淀總面積為567.6平方公里,到了2010年代減少到366平方公里。

治理歷程

建國以後主要有兩項重要工程:

一是建於1970年的棗林莊樞紐。位於任丘市與安新縣交界處棗林莊村南,由25孔洩洪閘、4孔節制閘、100噸船閘和趙北口溢流堰等4座建築物組成,是白洋淀出口的控制工程,具有調節白洋淀水量,發揮調洪、蓄水、灌溉和航運等綜合效益的作用。

二是引黃入冀補淀工程。該工程通過小白河將黃河水補給到白洋淀。自河南省濮陽市渠村引黃閘取水,全部為自流引水,流經豫冀兩省23個縣(市、區),最終進入白洋淀。白洋淀引黃泵站位於雄安新區雄縣七間房鄉大樹劉莊村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末端的入淀口處。2018年9月中旬開工建設,採用7台套立式潛水軸流泵,6用1備。2019年1月21日泵站的主體泵房施工全部完成,7組水泵機組安裝到位,具備了通水條件。白洋淀引黃泵站是雄安新區設立後的首個永久性水利工程。

河流文化

南部的高陽縣是著名的戲曲之鄉,北方崑曲發源地,孕育了韓世昌、蓋叫天、張慧雲、齊花坦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北方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容城縣是元初著名學者劉因、明朝忠烈楊繼盛、清初大儒孫奇逢等“容城三賢”的故里。

東部任丘境內有戰國時期燕趙邊界的十二連橋,北宋名將楊六郎的屯兵堡壘,西漢名將李廣的駐紮地,還有改革開放以後發掘出的前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著名的鄚州、阿陵、謁王、高郭,明成祖的樂駕台,清、乾隆的行宮等。曾湧現出春秋戰國時期神醫扁鵲(秦越人),西漢經學家韓嬰,三國曹魏大將張合等古聖先賢。任丘又是革命老區,朱德、聶榮臻、楊成武、呂正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留下了足跡。有機智靈活的抗日英雄(電影《小兵張嘎》中嘎子的原型),有蘆葦蕩中殲日寇的雁翎隊,有地道戰中逞英豪的游擊健兒,也有“牛氏三傑”的壯烈悲歌。

元明清時期,白洋淀地區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地區之一,因此受京都文化影響也最深。清朝康熙年間曾於白洋淀興建了圈頭、趙北口、端村、郭裡口四大行宮。康熙、乾隆曾多次到行宮駐蹕,留下許多讚美白洋淀風光的詩篇。盛行京都的昆弋腔流散到白洋淀地區,成為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這一時期,雄安地區成為畿輔文化的核心區。以教育為例,清代河北地區縣級書院共計136個,其中保定府最多有22個,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均建有縣一級的縣學和書院。渥城書院、正學書院、葛鄉別塾、靜修書院被稱為白洋淀四大書院。

汾河——三晉文明之源

地理位置

汾河流域地跨山西省中部和西南部,地理坐標在東經110°30′~113°32′,北緯35°20′~39°00′之間,東隔雲中山、太行山與海河水係為界,幹流由北向南縱貫山西省中部,其支流水系發育在兩大山系之間。西連蘆芽山、呂梁山與黃河北幹流東側眾多支流為界,東南有太岳山與沁河毗連,南面則以紫金山、中條山、孤山、稷王山與涑水河接壤。汾河源頭處於神池縣太平莊鄉西嶺村管轄,位於雷鳴寺泉上游,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流經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呂梁市、晉中市、臨汾市、運城市6市的29縣(區),全長716公里,流域面積39471平方公里,佔山西省國土總面積的1/4,流域範圍涉及9市51縣。

河流水系

汾河發源於寧武縣東寨鎮管涔山脈樓子山下水母洞,和周圍的龍眼泉、象頂石支流匯流成河,幹流自北向南縱貫太原、臨汾兩大盆地,至運城新絳縣境急轉西行,於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附近匯入黃河。

汾河幹流沿途匯入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較大支流共83條,其中,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有嵐河、楊興河、瀟河、昌源河、文峪河、磁窯河、段純河、洪安澗河、澮河等9條;500~1000平方公里的有洪河、東碾河、澗河、象峪河、烏馬河、龍鳳河、團柏河、澇河等8條;300~500平方公里的有干河、屯蘭河、惠濟河、交口河、南澗河、洰河、滏河、豁都峪、三官峪等9條;100~300平方公里的21條。在眾多支流中,最大的支流為文峪河,流域面積4112平方公里,河長159公里;瀟河次之,流域面積3894平方公里,河長147公里;嵐河流域面積排在第四位,但泥沙含量最大。

汾河流域水系圖

汾河流域水系圖

歷史變遷

歷史時期,汾河流域是一個森林茂密、湖泊沼澤遍地的水鄉澤國。曾有“台駘治汾”、“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智伯水淹晉陽城”的歷史記載。

秦漢時期,先秦時期湖泊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汾河流域水源充足、支流縱橫、河寬水深,是山西的重要水運動脈。漢武帝劉徹曾八次坐樓船從渭河經黃河溯汾河而上到河東郡汾陰縣(今萬榮)祭祀后土,泛舟汾河,寫下了千古絕調《秋風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說明當年汾水既大又清。

唐宋時期,湖泊面積減少到300平方公里歷代王朝大興土木,砍伐林木,森林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汾河流域墾荒屯田,不少丘陵河谷被開墾為耕地,農田灌溉一度達到傳統時代的高峰,晉祠泉灌溉面積曾達到40平方公里(6萬畝),古堆泉、霍泉、龍祠泉曾達到107平方公里(16萬畝)。當時太原以下仍有可以通行運載糧食的大船;宋代汾河水量雖有減少,但仍有“宋太宗趙光義水淹晉陽城”的歷史事件。

明清時期,山西地區森林植被遭受極大破壞。一是明政府為了抵禦蒙元勢力的侵擾,曾設置九個軍事重鎮,大力實行軍屯民屯,農田開墾規模空前。二是人口急增,洩湖造田、墾荒屯植有增無減。明洪武年間人口達到403萬,是陝豫兩省的總和。到清光緒三年之前,人口達到1643萬,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的1431萬還要多200餘萬。汾河流域是山西人口密集區,人口壓力劇增,湖泊面積急劇減少,洩湖造田達到高峰,到光緒年間,山西總計耕地達34097平方公里(5112萬畝),幾乎接近於現在全省的耕地面積。

民國時期,由於長期戰亂,森林植被又遭受了進一步的破壞,森林覆蓋率一度下降到歷史最低點。

治理歷程

建國以來,山西省先後實施了四次大規模的汾河治理。

一是上世紀50年代起,以建設骨幹性工程開發利用水資源為主,在汾河流域主要水源區的干支流上建起了汾河、文峪河等一批大中型水庫工程,並建成了汾河、文峪河、瀟河等大型灌區。

二是上世紀70年代進行了第二次治汾,主要建成了汾河一、二、三壩,修建了部分堤防,在流域內大規模開展了打井抗旱、開發地下水,在山區新建了一批淤地壩以控制水土流失。

三是1998年長江大水後,山西省實施了以修建堤防為主體的防洪體系建設,完成了汾河中下游800公里堤防的新建和加固工程,建成了河流控導工程;實施了汾河上游81公里河道治理,在整個幹流形成了相對較為完整的防洪體系。

四是2008年之後進行了第四次汾河治理,實施“千里汾河清水復流工程”,通過調引客水,實現了汾河幹流不斷流;河道復流對地下水的補給加大,是促成流域地下水位逐步回升的因素之一。

河流文化

汾河是山西省的母親河,汾河流域是傳承山西文化的重要媒介與載體。黃河之魄在山西,長城博覽在旱溪,大美太行在山西。黃河文化、長城文化、太行文化是山西省文化精髓所在。

1.詩詞文化

自春秋戰國以來,在各種歷史文獻之中流傳了數以千記的吟詠汾河風光的不朽詩文,為今人瞭解與研究汾河的歷史文化留下了一筆可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最為著名的有漢武帝的《秋風辭》,王昌齡的《駕幸河東》,李白的《太原早秋》等。

2.水利文化

在汾河水利文化方面,地方志和其他文獻中同樣有著大量而詳盡的記載。三晉土地上的各種金石碑刻也記錄了各種水事活動,流傳千古。其中篇幅完整的有明代的《烈石渠記碑》和清代的《修建汾源廟樓記》、《天池記》等。

3.歷史紀要

關於汾河的情況歷史紀要中最為重要的文獻資料有講述大禹治水的五帝時期《史記·夏本紀》,東周時期《水經注》,兩漢時期《史記·河渠書》,而兩晉、隋唐及宋、元、明、清均以記述詳盡的地方志為主要參考資料。

4.旅遊文化

汾河流域以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不勝枚舉,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根祖文化和山水文化相得益彰,景點眾多,且獨具特色。其中不乏有雙塔寺、崇善寺、寧化萬佛洞、南十方院(白雲寺)、雙林寺等佛教文化;中國金融鼻祖的晉商大院;平遙古城世界文化遺產,烈士陵園和紀念建築物的紅色文化;高山群湖的管涔山、道教聖地北武當山等眾多名山,還有獨特的民俗風情,麵食之鄉、民歌的海洋、古代戲曲藝術的發樣地等。

錦江——成都母親河

地理位置

錦江是岷江流經成都市區的兩條主要河流的合稱,這兩條河流分別為府河和南河,故也稱之為府南河,市區段總長29每公里。屬都江堰灌區,長江水系。府河進入市區後繞城北城東而流,南河進入市區後順城西城南而流,兩河在合江亭相匯後向東往南經樂山、宜賓入長江。歷史上府河、南河兩江抱城,河寬水深,是古代成都通往中國沿海的黃金水道。府南河孕育了成都,是成都的母親河。

河流水系

錦江流域包含河流有柏條河、徐堰河、走馬河、清水河、沱江河、江安河、錦江、鹿溪河等,其中上游柏條河水系、走馬河水系,下游江安河水系是其三大主要水系,總流域面積達2009平方公里,覆蓋都江堰、溫江、雙流、郫都、新都、金牛、青羊、武侯、錦江、成華、成都高新、成都天府新區和龍泉驛13個區(市)縣,總人口約1100萬。

歷史變遷

秦漢時代,錦江被稱為二江,是指郫江、流江這兩條由李冰開鑿的繞成都而過的人工河流。郫江,又稱內江,是從岷江分流出來的一條支流,繞成都北門東下與南河匯合。唐代,改郫江從府城下經過,成為護城河,故改稱府河。流江,又稱外江、南河、錦江,是從岷江幹流上分流出來的一條支流,繞成都西、南,向東流去。漢以後,因水量巨大,曾被誤認為是岷江正流。

唐代,蜀錦名揚天下,蜀地織女們愛用二江的水洗濯織錦,洗後的錦緞紋理鮮明,顏色更加豔麗,文人騷客們都把府、南二河統稱為錦江。

1993年,成都市啟動“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一段時間裡錦江又被稱為“府南河”。2005年,成都市政府下發文件《關於將府河南河統稱為錦江的批覆》,府南河復名錦江,並對錦江範圍重新界定,總長度達到110餘千米。

治水歷程

成都城市史就是一部治水的歷史,史上著名的工程有鱉靈治水患、李冰穿二江、文翁穿湔口、高駢改府河。

鱉靈治水患。據記載,上古時期成都平原是一片內海,後內海消失,水澤密佈、水道亂流,水患相當嚴重。古蜀國叢帝憋靈引岷入沱,使平原出澤國,為古蜀先民定居成都創造了基本條件。

李冰穿二江。《史記·河渠書》記載:“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秦蜀郡太守李冰完成舉世矚目的都江堰水利樞紐工程,溝通成都直達荊楚和吳越黃金水道,解決了岷江氾濫成災的問題,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

文翁穿湔口。西漢蜀郡太守文翁推廣水稻種植,首擴灌渠系統,大量增加了農灌面積,引湔水和清白江連接,從此賦予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灌溉意義,推進和繁榮了四川盆地的農業經濟。

高駢改府河。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西川節度使高駢為抵禦南詔侵擾,擴築羅城,改道郫江東流,注入新開之清遠江,環繞羅城北、東而匯入外江。從此改“二江並流”為“二江抱城”,給成都留下千年不變的城市景觀。

河流文化

歷代文豪詩宗記寫成都錦江、錦城、錦裡、浣花溪、浣花村、浣花橋,已成為文界風氣。

1.經濟錦江

錦江初得名於“濯錦之江”,“流經錦裡錦城之江”可理解為“經濟錦江”。此江與蜀錦之生產、商貿、運輸、管理息息相關。中國北絲路從長安出發,通往西域,遠達蔥嶺(今新疆西部帕米爾高原)以西的歐亞大陸,是我國當時對外交往的北方黃金通道。南絲路從成都出發,通往東南亞,遠達南亞次大陸諸國。南絲路在北絲路開通前早已存在。後經漢朝開發西南夷,加意開拓,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最古老的一條黃金通道。漢唐時代,錦江上的商船、客船鱗次櫛比,非常繁榮。杜甫曾讚歎道:“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生態錦江

綠色生態成都到唐代達到一個新高峰。成都綠色生態的保障就是錦江。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錦江為成都帶來的地理生態優勢。這種認識體現在杜甫大量的成都詩作中。最集中的詩句便是“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即是說錦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優勢得自天賜,非那種人工造勢之地所能比擬。成都為府,錦江為江,相輔相成,互相輝耀。

3.民俗錦江

成都長期為巴蜀大地首府,民風民俗中既有蜀俗,又有巴風。錦江像一條巴蜀風俗的金帶,濃縮了巴蜀大地禮儀節慶文化風俗的質樸、幽默、尚文、重義和樂觀。可以說,錦江是成都禮儀節慶風俗之江。比如玩龍燈,蜀人善玩“干龍”( 即表演性舞龍) ,巴人好玩“火龍”———舞龍健兒須赤膊接受觀眾射向龍燈隊的各種帶火花的“花炮”考驗。”此外,著名的錦城“十二月市”,即從正月到臘月,每月都有一種特色商品交易會。十二月市順次為:燈市、花市、蠶市、錦市、扇市、香市、七寶市、桂花市、藥市、酒市、梅市、桃符市。其實十二月市都是依錦江沿岸產生的,因為沿江區域販運往來比較方便。

4.城市風光

2019年春節,成都市打造“夜遊錦江”活動,以“錦江故事捲軸”為主線,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節、夜宿”六大主題場景,繪製出老成都、蜀都味、國際范的生活美學地圖。“夜遊錦江”的習俗其實早在五代兩宋時期就形成了,那時頗為有名的遊樂活動叫“浣花大游江”,形成“遨遊空閭巷”“車馬擁行道”的壯觀局面。浣花大游江始於唐代,至前後蜀時期更盛。到了宋代,在浣花江上呈現官吏士大夫與百姓共同在城市空間遊樂的盛況。其中,在大游江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規模水上彩舟遊行和船上音樂歌舞表演,供兩岸遊人觀賞。浣花大游江活動成為最為盛大、氣氛最為熱烈的全民性狂歡節。

沱江(成都)

地理位置

成都市沱江流域貫穿成都市東北部和東南部,介於東經103°60′-104°89′、北緯30°22′-31°44′之間,流域東西長125公里,南北寬133公里,總面積約6458平方公里。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南面與眉山市相連,西南緊鄰中心城區、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流域範圍涉及都江堰、彭州、郫都、金牛、成華、新都、龍泉驛、青白江、金堂、高新、簡陽11個區(市)縣。

河流水系

沱江屬長江一級支流,北河、青白江、毗河在金堂縣境內趙鎮匯流後始稱沱江。沱江幹流成都段自金堂縣官倉鎮滿天星起,至簡陽市新市鎮界牌村。

沱江基本呈南北流向穿越成都市域東隅。因沱江接納岷江水源,與岷江有連通關係,故成為非封閉型流域的特殊江河。沱江上源有綿遠河、石亭江、湔江三支。東源綿遠河河源較長,通常被視為正源。三源相匯後的幹流自201醫院進入金堂縣境,改稱北河。北河自北向南流至金堂縣趙鎮,有都江堰內江渠系的青白江、毗河先後相匯,以下始稱沱江。南行至金堂峽穿龍泉山入丘陵區,納黃水河後,東流3公里進入簡陽市境內,在簡陽市區納絳溪河後,向南偏東流至臨江寺出成都境。沱江流域上游三支及都江堰內江二支與成都平原水網交叉,水量補給關係複雜,西界為都江堰渠首-柏條河-府河-東風渠總干渠到龍泉驛一線。沱江流域水系見圖1。

沱江水系分支眾多,沱江流域成都段主要支流有青白江、湔江、毗河、北河、資水河(陽化河)、絳溪河等河流。

成都市沱江流域水系圖

治理歷史

在遠古時代,金堂的洪災很嚴重。2600多年前,一次大地震讓雲頂山塌陷下去了,阻塞了沱江河道,於是雲頂山上形成了一片汪洋。古蜀國的國王杜宇無能為力,最後找到了一位善於治水的人——鱉靈。鱉靈拓開了阻塞堰塞湖的堤壩,放出了古蜀國成都平原的水,後來才發展成我們的天府之國。

先民早就開始利用沱江水資源了。江上自古就揚起風帆,輕舟巨舫來回穿梭,溝通物資交流的渠道,開闊交通旅行的事業,為四川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宋代有個轉運使韓壽,為了航道的順暢,曾經徹底地修治過金堂峽航道。此後歷代都有些有識之上,組織群眾,鑿平灘險,整理航線,使這條黃金水道暢通無阻。

在古代,人們很早就開挖了一些渠道,引沱江水來灌田。上游平原區的湔江堰、朱李火堰、綿江堰等一系列引水工程,都是先輩治水業績的結晶。就連丘陵區裡,這種引水渠堰也並不少見。

新中國成立以後,修建了人民渠。這條引水長龍的龍頭浸在彭縣慶興鄉,吸的是青白江的水,自西向東橫切沱江上游三支,沿途發出千支萬脈,把岷沱兩江的水送往平原東北部,接著穿過龍泉山,進入涪江流域,使古老的天府陸海,延伸到更遠之處。

河流文化

沱江源頭處的九頂山,屬於北東向的龍門山脈中段,主峰獅子王高程4982米,高出成都平原4400米以上。龍門山脈因為嚴格受著秦嶺褶皺帶、華夏系褶皺斷裂帶的控制,山脈的排列走向與大地構造的走向完全一致,亦步亦趨。在地質史上距今8000萬年開始的喜馬拉雅運動中,山岩被強烈地推掩,於是形成一系列“飛來峰”,使山形更加特異。古代稱為玉山,不知有多少詩人為它吟詠過美妙的詞句。杜甫詩中有:“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岑參也曾高吟過:“玉壘天晴望,諸峰盡覺低”“曠野看人小,長空共烏齊。”

蜿蜒的沱江曾是成都乃至整個四川重要的交通樞紐,便捷的水路滋養著近百萬靠水而居的金堂人。與此同時,一種獨特的沱江文化應運而生。在半邊山江半邊城的五鳳溪,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五鳳溪一張帆,要裝成都半城鹽;五鳳溪一搖槳,要裝成都半城糖。

雲南玉溪市、紅河州高原湖泊

玉溪市-撫仙湖

撫仙湖,古人稱為“琉璃萬頃”,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海拔高程為1722.5米,是我國第二深水湖泊,水深僅次於白頭山天池。撫仙湖景色優美,別具一格,湖面微波蕩漾,奇麗美妙,變幻萬千。早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遊記》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渾濁,惟撫仙湖最清”。

撫仙湖的形成,大約起始於地質年代第三紀末,是雲貴高原抬升過程中形成的斷陷型深水湖泊。約300萬年前,因地殼大變動,喜馬拉雅山脈的突起,引起了一系列斷層貯水及岩石熔蝕,造成了雲南高原群山中眾多的湖泊,撫仙湖就是那時形成的湖。唐樊綽所寫《蠻書》,稱撫仙湖為大池。《澄江府志》說:“量水川即唐書梁水縣(今澄江、江川一帶),大池,撫仙湖也。”後稱羅伽湖,據《明史·地理志》記載:澄江府“北有羅藏山(現名梁王山),南有撫仙湖,一名羅伽湖”。得此名可能和宋、元時南詔、大理段氏在澄江設羅伽部有關。另有華寧縣誌載:又稱“澄江海”,澄江縣誌載:又稱青魚戲月湖。

撫仙湖得名由來,據舊說有二種:一說據澄江《府志》記載:湖東南諸山,岩壑磷響,懸竇玲就,中有石、肖二仙,比肩搭手而立,扁舟遙望,若隱若現。相傳石、肖二仙慕“湖山清勝”,忘了回返天廷,變為兩塊並肩搭手的巨石,站立在湖的東南方。在湖上駕舟遙望,還隱約可見。有此仙人遺蹟,故名撫仙湖。另一說是因湖西面的“尖山”(有稱撫仙石)平地拔起,狀如玉筍,直插雲天,又宛如高大的仙人立於湖岸,伸手撫摸瑩碧的湖水,故名撫仙湖。而“玉筍晴嵐”,也成為舊時雲南勝景之一。

紅河州高原湖

1.星雲湖

星雲湖與撫仙湖僅一山之隔,一河相連,俗稱江川海,湖面海拔高出撫仙湖1米。由於湖水碧綠清澈,波光嫵媚迷人,月明之夜,皎潔的月光映照湖面,如繁星閃爍,墜入湖中,晶亮如雲,故而取名為星雲湖。星雲湖湖灣多,灣弧深,魚草繁茂,岸邊柳樹蘆草成行。星雲湖水面十分平靜,湖灣垂釣十分便利。

2.異龍湖

異龍湖是石屏人民的母親湖。石屏世稱“文獻名邦”,商賈雲集之地。景觀特徵有:千畝荷池飄香,異龍漁舟競渡。鶴亭登高遠望,平湖萬家燈火。古城民居獨特,秀山古剎鐘聲。春花秋實遍山,花腰傣族風情。旅遊觀光探奇,尋古訪幽寶地。

3.杞麓湖

杞麓湖,在唐代時稱為“海河”,以位於杞麓山(又名秀山)畔而得名,湖泊長軸呈東西向,湖水位1796.62米,湖面積36.73平方公里。杞麓湖周圍有大小河溪8條,沿湖還有興義岩子、興龍潭、石畢大龍潭、甲寶井龍潭等36處泉水補給,水量不大,但較穩定。湖畔平疇沃野,盛產稻、麥、煙等作物。


相關連結: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