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共創輔導計畫
113年「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共創輔導計畫 團隊用 申請簡章
壹、計畫緣起
自行政院宣布2019年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起,地方創生成為重要的國家政策,地方政府也將其視為施政重點。嘉義市的地方創生行動於 2020年正式啟動,為了將設計導入城市治理,嘉義市政府開始投注許多資源,與民間展開合作,讓城市的各個街區角落充滿創新的設計與活力,也漸漸發展出以「揪團」為核心的地方文化,希望由一個成熟的團隊帶著地方響應,將設計力融入地方需求找出解決方案,逐漸形成嘉義市獨有的創生模式。
今(113)年為了吸引更多團隊與人才投入嘉義市的地方創生行列,本計畫將創造一個共創平台,讓更多團隊與創意能夠參與到這樣的共創過程,在都市空間中注入更多元的活力,讓嘉義市朝向台灣的「設計之都」邁進。
貳、本案目標
一、 打造創生環境與交流平台,鼓勵地方團隊投入地方創生行列。
二、 導入外部刺激,創造交流機會,加速創意發想與實踐。三、培力地方團隊成長、轉型,帶動地方產業轉型與升級。
四、提供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的機會與環境,磁吸多元關係人口。
參、辦理單位
一、 主辦單位: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二、 承辦單位:城東大院子文化有限公司
肆、招募對象
一、 以設籍、營業登記或工作地點於嘉義市,有意投入嘉義市創生領域之團隊為優先。
二、 每一團隊僅限單一提案為原則。
三、 曾於111-113年期間獲得嘉義市政府補助或國家發展委員會與地方創生相關補助(青年培力工作站、公有建築空間整備活化補助、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計畫)者,不得提出申請。
伍、計畫說明
本計畫分為「共創組」、「實踐組」,分別招募 2 組針對地方創生相關議題(詳見下表),具備創新提案想法的地方團隊。
一、共創組:
1. 依照 2 組入選團隊的提案內容,分別媒合 4 位設計師,透過工作坊、交流會等方式與入選團隊進行共創,協助提案發展,並提供入選團隊獎金支持及媒合其他所需資源,入選團隊須於結案前產出成果。
2. 適合投件的團隊:提案內容具有實驗性 或 希望透過共創過程發展創新內容之團隊。二、實踐組:
1. 依照 2 組入選團隊的提案內容,提供獎金支持及一對一的隨隊業師輔導,入選團隊須於結案前產出具體成果。
2. 適合投件的團隊:提案內容具有高可行性,能夠於參與計畫期間有具體成果產出之團隊。
本計畫議題總表
主題 | 說明 | |
1 | 空間活化 | 以街區整合、共享空間、老屋新力等為主題。 |
2 | 永續產業 | 以運動產業、碳權交易、森林教育等為主題。 |
3 | 旅遊創新 | 以深度旅遊、品牌再造等為主題。 |
4 | 數位創新 | 以數位體驗、遊戲化體驗等為主題。 |
5 | 文化產業 | 以文化小旅行、文化體驗等為主題。 |
6 | 食農教育 | 以食農教育、農業創生等為主題。 |
7 | 其他 | 不在上述議題但符合地方創生精神之其他議題。 |
陸、申請時間與方法
一、 申請時間:自本計畫公告日起至 113 年 7 月 19 日下午 5 時止,逾期不受理。
二、 申請方式:採線上申請,請於申請時間內將下列應備文件依格式上傳至指定表單( https://forms.gle/sTzCJsdfq81RRgJPA)。
三、 應備文件:
1.共創組/實踐組團隊申請計畫書(附件一)
2.公司登記/商業登記或經法院登記之社團法人證明文件
3.申請人資料證明文件(附件二)
4.切結書(附件三)
四、計畫重要期程
日期 | 重要期程 |
7/4(四) | 公開說明會 |
7/19(五) | 徵件截止 |
7/26(五) | 團隊簡報決審 |
7/29(一) | 入選團隊名單公告 |
7/31(三) | 設計師簡報決審 |
8/5(一) | 入選設計師名單公告 |
8/12(一) | 共創交流與工作坊 |
9/16(一)-10/13(日) | 第一批設計師移居 |
10/14(一)-11/10(日) | 第二批設計師移居 |
10/10(四)-10/20(日) | 成果展示(包含共創交流與工作坊) |
11/15(五) | 結案 |
柒、獎金項目
一、共創組團隊:每組支持獎金新臺幣 150,000 元整。
二、實踐組團隊:每組支持獎金新臺幣 350,000 元整。
捌、撥款方式
一、 共創組團隊:分兩期撥付,第一期款於簽約完成後撥付新臺幣 75,000 元整(含稅),第二期款於成果完成結案後撥付新台幣 75,000 元整(含稅),團隊請檢附收據或發票請款,相關稅金需自行吸收。
二、 實踐組團隊:分兩期撥付,第一期款於簽約完成後撥付新臺幣 200,000 元整(含稅),第二期款於成果完成結案後撥付新臺幣 150,000 元整(含稅),團隊請檢附收據或發票請款,相關稅金需自行吸收。
玖、權利與義務
一、共創組團隊
1.入選團隊須配合參與本計畫安排的共創活動(如:工作坊、交流會等)。
2.入選團隊須配合主辦單位辦理階段性成果活動。
3.入選團隊於為期一個月的設計師共創過程中,須製作共創日誌(形式不限),每週至少 1 則,內容包含共創過程的影像及文字紀錄,並於 11/15 前提供予承辦單位。
4.入選團隊須於 11/15 前完成提案內容,並交付成果予承辦單位,形式不限(如:報告書、教案、遊程等)。
5.入選團隊須配合提供本計畫行銷所需的相關素材及文件,並參與相關行銷宣傳活動。
6.共創組團隊須配合的基本事項
項目 | 數量 |
參與共創議題聚焦會議 | 3 場次 |
參與共創活動 | 1 個月 |
參與共創交流與工作坊 | 2 次 |
提交共創日誌 | 4 篇 |
提交成果 | 1 式 |
二、實踐組團隊
1.入選團隊須配合參與本計畫安排的共創活動(如:工作坊、交流會等)。
2.入選團隊須配合主辦單位辦理階段性成果活動。
3.本計畫將媒合對應的陪伴業師,團隊須每月與業師進行至少 1 次的諮詢會議,並於諮詢會議後製作諮詢紀錄(形式不限),並於 11/15 前交予承辦單位。
4.入選團隊須於 8/30 前完成修正計畫書,11/15 前完成提案,並交付成果,產出應為能回應申請議題之具體成果。
5.實踐組團隊須配合的基本事項
項目 | 數量 |
參與共創交流與工作坊 | 2 場次 |
參與業師輔導諮詢 | 4 次 |
提交輔導諮詢紀錄 | 4 篇 |
提交成果 | 1 式 |
拾、審查程序
一、 資格審查:由主辦單位與承辦單位就書面資料進行審查,文件缺漏不齊、未依指定格式撰寫或不符資格者,喪失申請資格。
二、 簡報決審:召集評審委員辦理簡報決審會議,並於 7/29 公告錄取名單。團隊參與簡報決審時,須由計畫主持人進行簡報,如計畫主持人無親自到場簡報,將取消其申請資格。如有不可抗力之特殊原因,辦理單位得調整決審形式。三、評分標準:
評分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
1 | 提案構想 | 35% | 提案內容的創新與執行規劃等內容。 |
2 | 團隊實績 | 25% | 申請團隊過去經歷。 |
3 | 在地連結 | 25% | 與嘉義市的空間、文化、產業之關聯性,以及提案內容是否能夠與在關係人口共榮共好。 |
4 | 永續性 | 15% | 本案預期成果未來的發展性,以及對於地方能夠帶來之效益。 |
拾壹、計畫變更及終止作業
計畫執行過程中,參與本計畫之團隊,如因不可抗力因素或自願放棄而需辦理計畫終止,應敘明事由,報請承辦單位,經過主辦單位同意,簽立切結書並繳回全部之獎金。
拾貳、違規處理
主辦單位與承辦單位得監督及查核入選團隊之計畫執行情形。入選團隊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撤銷參與本計畫之資格,且須依指定期限內繳回全部獎金:
一、 偽造文書,或以不實資料申請本計畫。
二、 有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抄襲、以同一計畫申請不同補助。
三、 曾於111-113年期間獲得嘉義市政府補助或國家發展委員會與地方創生相關補助(青年培力工作站、公有建築空間整備活化補助、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計畫)者。
四、 未依規定如期完成簽約作業者。
五、 違反性別平等及善良風俗等相關法令規定
六、未依據本計畫於所定期限前提交相關文件,經通知限期改善,仍有逾時繳交、缺件、補件等情形。
七、未依核定計畫執行,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或無法改善者。
拾參、其他注意事項
一、 為推廣本計畫,所有入選團隊同意於計畫期間所產生之各項資料,如簡報、計畫書、影片等,其相關之智慧財產權為原參賽者及其指定者,但須無償授權給主辦單位或其指定者,依其需要為公開播送、公開傳播、重製、出版或在一切相關活動中為公開發表等利用行為,時間及地點由主辦單位決定,且所有使用方式及次數均不受限,使用範圍僅限於相關推廣使用,不得作營利之使用。
二、 入選團隊於線上、實體之行銷露出與報名國內外獎項,皆須註明由嘉義市政府補助。
三、入選團隊如有辦理各項活動時,應依規定辦理公共意外責任險,以保障參與民眾之安全。
四、本計畫相關未盡事宜,主辦單位視實際需要調整及補充,另行通知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