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十四屆穀雨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築設計競賽
“未來:我的大學_________”
未來難以預料,
但我們不會停止思考。
當下的思緒,聯結著過去和未來,
在這個時刻,你的出場
投射到未來的校園,
關於多元、生態、智慧和夢想。
大賽主題
“未來:我的大學— ”。該主題立足於當代中國大學校園生活的現實並指向未來。對於“我的大學”之未來暢想,實質上是回應當今校園中的問題,集結技術和思想的力量,去創造一個更加多元、智慧、可持續的大學校園環境。
關鍵詞:數字技術、可持續、____(根據自己的設計置入)。
大賽背景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臨,數字技術包括BIM技術、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AR/VR、5G技術、3D打印、數字建造、智慧建築等等,對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技術一方面改變了我們的生存狀態,甚至生活世界的圖景;另一方面也以其工具理性而潛在地影響了我們的思維方式。而“人”作為主體,並不是工具,而是目的本身。在與技術博弈的過程中,人之為人的價值需要得到彰顯,以抵制技術所導致的人的異化。正是在這個人機邊界日漸模糊的當下,我們呼喚基於批判性思維和生態倫理的,整合了數字技術的未來大學校園建築設計,塑造以師生為主體,社會群體可介入的教育、學習、生活場所。
大賽目的
本次競賽以“未來:我的大學— ”為題,旨在考察同學們以校園的現實參與者和未來建設者的身份,如何批判性思考大學和教育的本質,技術與人的關係;又如何以技術手段去解決現實社會與生態問題,並面向未來開放。
我們期待看到數字技術下傳遞的真正的理性思維對於校園建築設計的作用;期待看到不僅僅是設計邏輯,還有對於生態倫理、社會問題和人文價值的思考;更期待看到預示了未來可能性的大學教育和生活方式。而所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是設計者對於可持續理念的具體回應。
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
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建築數字技術教學工作委員會
承辦單位
湖南大學建築學院
贊助單位
北京穀雨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歐特克軟件(中國)有限公司
網絡支持
腿腿教學網(http://www.tuituisoft.com/),大賽指定的官方網站
微信公眾號:“穀雨時代”微信號:guyushidai
競賽時間(時間根據具體要求再調整)
1、2019年12月01日—2020年02月29日,公佈競賽題目及賽制,媒體宣傳。
2、2020年03月01日—2020年05月31日,參賽人員進行網上報名。
3、2020年06月01日—2020年07月31日,參賽人員通過網絡提交初賽作品。
4、2020年08月01日—2020年08月15日,技術審查時間。
5、2020年08月16日—2020年08月31日,分區初審並公佈入圍作品。
6、2020年09月01日—2020年09月20日,決賽答辯評審,舉行頒獎儀式。
獎項設置
本次大賽獎項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四大類,本競賽鼓勵參賽學生綜合運用點雲數據+BIM設計應用+物聯網+VR+綠建分析等數字技術手段。
特等獎1名,獲獎獎盃、證書及獎金20000元。
一等獎3名,獲獎獎盃、證書及獎金各8000元。
二等獎12名,獲獎獎盃、證書及獎金各5000元。
三等獎34名,獲獎獎盃、證書及獎金各1000元。
優秀獎40名,獲獎證書及獎品1份。
入圍獎80名,獲獎證書。
學校組織獎:
一等獎5個,獲獎證書1份。
二等獎10個,獲獎證書1份。
三等獎20個,獲獎證書1份。
參賽內容及要求
1、設計內容:
本次設計可以是新校園建設或老校園建築改建的一部分,需要容納教學、生活、生態空間三個部分。可選擇的類型:
(1)校園新建築設計:在已有校園空間自選場地,做一個4000—6000平方米的建築設計,內容和功能自定;
(2)校園老建築改建設計:在某個已建成的老校院內選擇一個3000—5000平方米的建築空間進行改造設計,內容和功能自定。
2、基地:
自選。可以是真實校園中的部分或整體區域、場所、空間及建築為選址目標。可新建或選用已有建築進行改建。
3、要求:
(1) 參賽方案的真實場地要求。所有方案應採用實際地形,立足於調查研究,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之上進行設計,體現出研究型設計的特點。設計圖紙應包括現場照片及實地調研與分析的內容。
(2) 建築形態及構建形式的數字化。能夠充分體現BIM軟件的功能與作用,參賽作品鼓勵使用採集的點雲數據導入Autodesk Revit軟件處理生成BIM模型,鼓勵運用VR虛擬現實生成軟件在BIM環境(Revit平台)中一鍵發佈可漫遊,可交互的虛擬場景執行程序。如經技術審查確認參賽作品沒有提供BIM模型,將直接消其參賽資格。
(3) 提交方案包含但不限於規劃、建築空間設計、產品設計、交互設計等,我們鼓勵跨學科、跨專業,跨國家或地區的設計合作。以期能夠促成不同領域的深度合作,創新設計與數字技術在未來校園的深度應用及合作,真正實現對於未來校園的創新性改變。
參賽者要求
本次競賽活動面向全國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含研究生)、職業院校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參賽,每組成員不超過4人,指導教師不超過2名;每個小組應指定1名學生為組長負責本小組在腿腿教學網的報名工作及後期的作品提交。(歡迎高校師生踴躍參加。有條件的院校可將此競賽主題,納入到三、四年級學生的課程作業,以利提高本設計競賽的整體水平)
軟件要求
所有提交作品如是現有建築改造,建議使用點雲數據導入Autodesk Revit 軟件處理生成 BIM模型(提交作品是需同時提交點雲數據),並鼓勵使用VR虛擬現實生成軟件在BIM環境(Revit平台)中一鍵發佈虛擬場景執行程序。鼓勵採用相關歐特克軟件創建計算式設計模型及進行綠色建築技術分析。
本次大賽通過提供完善的網絡輔導服務,參賽人員可以通過登錄腿腿教學網(http://www.tuituisoft.com/)的“穀雨杯”大賽綠色服務通道,免費獲取專業的技能課程指導服務。
作品提交
1、提交方式
參賽人員需要在大賽規定時間2020年7月31日中午12點前,按照大賽規定的提交要求,登錄大賽指定網址(http://www.tuituisoft.com/)通過網絡提交參賽作品。
對於沒有按時報名參賽的作品,可以在提交作品前補報名,然後再提交作品。
2、提交要求
(1)圖紙要求:
JPG格式的A1 圖紙2張,像素分辨率為200dpi,圖紙版面可橫或豎向排版。總平面比例及主要平、立、剖面比例根據設計深度自定。要求放置能夠體現BIM建模特點的建築節點大樣圖、剖視圖等。現場調研與分析圖、效果圖或模型照片若干。圖紙內容由Revit軟件製作並存入參賽壓縮包提交。
(電子圖紙中不得出現任何有關作者姓名和所在院校的文字或圖案,不符合規定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2)電子圖片:
設計效果圖、現狀照片、地形圖各1張,JPG格式,分辨率建議為3000×2000像素,供後期宣傳使用。
(3)平、立、剖面、節點大樣電子圖紙以及 Revit 模型(大小不超過 500M)。
(4)點雲數據及可漫遊、可交互、可演繹的VR環境展示模型。
(5)說明,Word文件格式,內容應包括:
※ 設計名稱;
※ 學校及院系全名;
※ 作者姓名、年級、電子郵箱、手機號碼、身份證號/護照號;
※ 指導教師姓名;
※ 設計簡要說明(內容包括設計必要的簡單說明和分析圖;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等)。
(6)提交文件的命名要求
每個小組最終提交作品將上述(1)和(2)的文件一起打包,命名為“報名編碼+圖紙及效果圖”;(3)和(4)的文件一起打包,命名為“報名編碼+模型”;(5)文件打包,命名為“報名編碼”,分別壓縮成三個 zip 或 rar 格式的壓縮包提交。
註:作品一旦提交完成,不可再次更改,如因個人操作導致數據收取失敗,責任由參賽者自行承擔。進入決賽答辯環節的團隊可提供所設計作品的實體模型,以便在現場答辯時講解使用。參賽者擁有參賽作品的版權,但競賽組織者有權使用參賽作品署名權以外的其他版權權利。
作品評審和頒獎
1、評審標準
(1)參賽作品須符合本競賽的“競賽要求”;
(2)以批判性思維面對問題並研究問題,思考未來大學與教育的本質;
(3)設計回歸建築的本體,倡導生態倫理和對於校園問題的關注;
(4)以數字技術為手段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
(5)綜合以上所有的設計層面,表達設計者對於可持續的理念。
2、評分指標(參考項)
(1)設計功能符合校園的實際需求
(2)空間使用綜合、高效、經濟
(3)環境生態溫馨、舒適、美觀
(4)生態聚集活力又兼文化內涵
(5)新技術、多學科、專業融合的未來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
(6)如何通過建築環境設計來改善學習效率;
(7)理解場地、背景的綠色建築分析的重要性;
(8)如何通過虛擬現實模型完善設計構思。
(9)應對未來社會在技術革新背景下校園環境的演變
(10)校園應對智能管理系統與空間能效議題
(11)智慧校園以及“兼容性”未來空間模型與應用場景
(12)人工智能時代的校園建構中,人類真實情感的需求和表達與空間關係
3、初賽評審
(1)專家評委的組成:初賽評委由主辦方、承辦方及贊助方協商評委的組成名單,由主辦方邀請。
(2)技術審查:初賽作品網絡提交後,由贊助方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審查,對於不滿足相關技術條件的參賽作品取消其參賽資格,滿足技術條件的參賽作品才可以進入後續評審。
(3)評審方式:採用專家評審保密環節。全國分四區評審,如下表。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區域 | 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 |
北區 |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 |
中區 | 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河南省、台灣省、香港、澳門 |
南區 | 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 |
西區 | 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4)最終結果:初評晉級結果在大賽官方微信公眾號及腿腿教學網進行公佈。
4、決賽評審
(1)決賽評審選擇國內知名專家、建築師組成評委會評審。
(2)獎項設置:特等獎1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34個。(其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採用現場答辯的形式最終確定名次);學校組織獎則為針對學校作品報名數量及教師組織程度進行評選。
(3)初賽入圍作品名單及最終獲獎名單將在大賽官方微信公眾號及腿腿教學網(http://www.tuituisoft.com/)公示。
5、頒獎
頒獎儀式將在2020年9月20日(暫定)在湖南大學舉行,頒發獎盃、獎狀。
聯繫方式
1、官方QQ群:721588765、599362114、1017639215、974512011
2、官方微信公眾號:搜索“穀雨時代”或微信號:guyushidai點擊關注
3、湖南大學建築學院
聯繫人:胡骉
聯繫電話:0731-88822634
電子郵箱:570453523@qq.com
4、北京穀雨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聯繫人:鹿琦
聯繫電話:010-56422975,57457985
電子郵箱:luqi@cnkibim.com
主辦單位: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建築數字技術教學工作委員會
承辦單位:湖南大學建築學院
相關連結:
穀雨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築設計競賽相關競賽:
- 2020第十四屆穀雨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築設計競賽2020第十四屆穀雨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築設計競賽 “未來:我的大學— ”。該主題立足於當代中國大學校園生活的現實並指向未來。對於“我的大學”之未來暢想,實質上是回應當今校園中的問題,集結技術和思想的力量,去創造一個更加多元、智慧、可持續的大學校園環境。 2020年03月01日—2020年05月31日,參賽人員進行網上報名。
- 2019穀雨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築設計競賽2019穀雨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築設計競賽 以“空間挖掘——城市有機更新設計”為題,旨在引導建築類專業學生以專業角度去關注城市空間的更新、城市環境的改善和城市社區的營造,通過空間挖掘、植入新的功能,從而激發城市空間的活力,改善城市環境的品質,創造城市社區的公共價值,並最終實現對於人居環境質量的提升。
延伸閱讀:
- 2021 年第十五届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一、大赛主题 “空间折叠:疫情下的城市生活空间”。 主题立足于疫情冲击下的城市生活现状解读与应对策略,为维系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可变性、复合性、不确定性的复杂空间系统,对城市公共空间与私属空间的重构和配置提出设计概念。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提出有助于城市生活向“新常态”过渡的解决方案。 二、大赛背景 2019 年 12 月,新型冠状病毒首先在武汉被发现,这场全人类的疫情给所有人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并有可能产生持续的影响。“隔离”、“封城”等措施虽然有效地阻隔了疫情的疯狂蔓延,但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疫情使被限定的日常生活因缺少工作、娱乐等因素的持续调剂而出现内卷化,与原本多彩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冗长更加冗长,单调愈显单调。同时绝大多数公共性的经济活动陷入停滞,公共空间资源被荒置。 三、大赛目的 本次竞赛以“空间折叠:疫情下的城市生活空间”为题,旨在探讨未来类似疫情可能会常态化的情景下,结合数字技术,如何重构公共空间与私属空间的逻辑体系,如何营造在隔离时能够维系人们生活的多样性、可变性、复合性、不确定性的复杂空间系统。 空间折叠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场地或建筑,也可以是多点构成的空间系统。通过对空间边界或无边界、序列或非序列的深入思考,利用其产生的连续的或离散的多样性空间,在尺度感与空间感上都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需求自由地使用此类空间,空间是动态的、生成的,空间的使用方式和空间感知也因此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四、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高校数字建造联盟( 筹 ) 承办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支持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 赞助单位: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欧特克软件( 中国 )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腿腿教学网( http://guyubei.tuituisoft.com/ ),大赛指定官网 微信公众号:“谷雨时代”( 微信号:guyushidai ) 五、参赛对象及要求: 本次竞赛活动面向全国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含研究生 )、高职院校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每组成员不超过 4 人,指导教师不超过 2 名;每个小组应选定 1 名成员为组长,负责本小组在大赛官网的报名及后期作品提交等工作。( 欢迎高校师生踊跃参加,有条件的院校可将此竞赛主题纳入到三、四年级学生的毕业设计,以利提高本设计竞赛的整体水平。 ) 六、大赛日程安排 1、公布竞赛题目及赛制:2021.3.3 2、 参赛人员进行网上报名:2021.3.5—2021.6.30 3、参赛人员通过大赛官网提交参赛作品:2021.7.1—2021.7.30 4、参赛作品技术审查:2021.8.1—2021.8.15 5、作品初审及入围作品公布:2021.8.16—2021.8.31 6、决赛答辩评审:2021.9.1—2021.9.26 七、奖项设置 1、本科组( 含研究生 ) 奖项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大类,本竞赛鼓励参赛学生综合运用点云数据+BIM 设计应用+物联网+VR+绿建分析等数字技术手段。 特等奖 1 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 20000 元。 一等奖 3 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 8000 元。 二等奖 12 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 5000 元。 三等奖 34 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 1000 元。 优秀奖 40 名,获奖证书及奖品 1 份。 入围奖 80 名,获奖证书。 学校组织奖: 一等奖 5 个,获奖证书 1 份。 二等奖 10 个,获奖证书 1 份。 三等奖 20 个,获奖证书 1 份。 2、专科组 一等奖 3 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 5000 元。 二等奖 6 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 2000 元。 三等奖 15 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 1000 元。 优秀奖 20 名,获奖证书及奖品 1 份。 学校组织奖: 一等奖 1 个,获奖证书 1 份。 二等奖 3 个,获奖证书 1 份。 三等奖 6 个,获奖证书 1 份。 八、参赛内容及要求 1、设计空间与设计内容 本科( 含研究生 )组: 设计空间自选。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场地或建筑,也可以是多点构成的空间系统。建筑面积规模 3000 平方米至 6000 平方米,内容和功能自定。 专科组: 设计空间自选。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场地或建筑,也可以是多点构成的空间系统。建筑面积规模 1500 平方米至 6000 平方米,内容和功能自定。 2、赛项技术规范: ( 1 )参赛方案的真实场地要求。所有方案应采用实际地形,立足于调查研究,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体现出研究型设计的特点。设计图纸应包括现场照片及实地调研与分析的内容。 ( 2 )建筑形态及构建形式的数字化。能够充分体现 BIM 软件的功能与作用,参赛作品鼓励使用采集的点云数据导入 Autodesk Revit 软件处理生成 BIM 模型,鼓励运用 VR 虚拟现实生成软件在 BIM 环境( Revit 平台 )中一键发布可漫游,可交互的虚拟场景执行程序。如经技术审查确认参赛作品没有提供 BIM 模型,将直接消其参赛资格。 ( 3 )提交方案包含但不限于规划、建筑空间设计等,我们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国家或地区的设计合作。以期能够促成不同领域的深度合作、创新设计与数字技术在建筑的深度应用及合作,可以灵活应对疫情影响下的“新常态”。 九、作品提交 1、提交方式 参赛人员需要在大赛规定时间 2021 年 7 月 30 日中午 12 点前,按照大赛规定的提交要求,登录大赛指定网址( http://guyubei.tuituisoft.com/ )通过网络提交参赛作品。 2、提交要求 ( 1 )图纸要求: 本科组( 含研究生 )要求:JPG 格式的 A1 图纸 2 张; 专科组要求:JPG 格式的 A1 图纸 2 张; 图纸的像素分辨率不小于 300dpi,图纸版面可横或竖向排版。总平面比例及主要平、立、剖面比例根据设计深度自定。要求放置能够体现 BIM 建模特点的建筑节点大样图、剖视图等。现场调研与分析图、效果图或模型照片若干。图纸内容由 Revit 软件制作并存入参赛压缩包提交。 ( 电子图纸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作者姓名和所在院校的文字或图案,不符合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 ( 2 )电子图片:设计效果图、现状照片、地形图各 1 张,JPG 格式,分辨率建议为 3000×2000像素,供后期宣传使用。 ( 3 )平、立、剖面、节点大样电子图纸以及 Revit 模型( 大小不超过 500M )。 ( 4 )点云数据及可漫游、可交互、可演绎的 VR 环境展示模型。 ( 5 )说明,Word 文件格式,内容应包括: 设计名称 学校及院系全名 作者姓名、年级、电子邮箱、手机号码、身份证号/护照号 指导教师姓名 设计简要说明( 内容包括设计必要的简单说明和分析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 )。 ( 6 )提交文件的命名要求 每个小组最终提交作品将上述( 1 )和( 2 )的文件一起打包,命名为“报名编码+图纸及效果图”;( 3 )和( 4 )的文件一起打包,命名为“报名编码+模型” ( 7 )文件打包,命名为“报名编码”,分别压缩成三个 zip 或 rar 格式的压缩包提交。 注:作品一旦提交完成,不可再次更改,如因个人操作导致数据收取失败,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进入决赛答辩环节的团队可预先准备所设计作品的实体模型,以便决赛答辩时讲解使用。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参赛者拥有参赛作品的版权,但竞赛组织者有权使用参赛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其他版权权利,一旦发现参赛作品有侵权、抄袭等行为,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收回其所获奖项,并保留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 十、作品评审和颁奖 1、评审标准 ( 1 )参赛作品须符合前述本竞赛的各项要求; ( 2 )设计所体现的应对策略的可行性与创新型; ( 3 )设计是否恰当的表现出关于公权和私权不同配比对建筑空间影响的研究与思考,以及建筑空间中私权的处理与表达方式; ( 4 )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思考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 ( 5 )综合以上所有的设计层面,表达设计者对于可持续的理念。 2、评分指标( 参考项 ) ( 1 )设计功能符合建筑服务属性的实际需求; ( 2 )空间使用综合、高效、经济; ( 3 )环境生态温馨、舒适、美观; ( 4 )生态聚集活力又兼文化内涵; ( 5 )新技术、多学科、专业融合的未来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 ( 6 )如何通过建筑环境设计来改善生产效率; ( 7 )理解场地、背景的绿色建筑分析的重要性; ( 8 )如何通过虚拟现实模型完善设计构思; ( 9 )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多样性、可变性; ( 10 )设计方式、设计理念的创新性。 3、初赛评审 ( 1 )专家评委的组成:初赛评委由主办方、承办方及赞助方协商评委的组成名单,由主办方邀请。本科组和专科组的评委分别分组。 ( 2 )技术审查:初赛作品网络提交后,由赞助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审查,对于不满足相关技术条件的参赛作品取消其参赛资格,满足技术条件的参赛作品将按程序进入后续评审。 ( 3 )评审方式:采用专家组在线评审方式,其中全国范围内本科组与专科组都分为四组进行分别评审。 ( 4 )最终结果:初评晋级结果在大赛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布。 4、决赛评审 ( 1 )决赛评审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国内知名建筑师、BIM 专家组成评委会评审。 ( 2 )本科组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专科组的一等奖、二等奖采用网络在线答辩的形式最终确定名次;学校组织奖则为针对学校作品报名数量及教师组织程度进行评选。 ( 3 )最终获奖名单将在大赛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 十一、联系方式 1、官方 QQ 群 本科组:906487243( 1 群 )、411126880( 2 群 )、936532460( 3 群 )、774882925( 4 群 ) 专科组:390514691( 1 群 )、768577629( 2 群 ) 2、官方微信公众号 搜索“谷雨时代”或微信号:guyushidai 点击关注 3、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联系人:宋靖华 联系电话:13397177568 4、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1 )本科组 联系人:熊女士 联系电话:17600297178 电子邮箱:xiongcaifang@cnkibim.com ( 2 )专科组 联系人:朱先生 联系电话:18516866047 电子邮箱:zhushuai@cnkibim.com 报名官网: http://guyubei.tuituisoft.com/
- 2021年第十五届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摘要: 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6月30日;主办单位:中国高校数字建造联盟 | 旨在探讨对未来类似疫情可能会常态化的情景下,结合数字技术,如何重构公共空间与私属空间的逻辑体系,如何营造在隔离时能够维系人们生活的多样性、 ... 2021年第十五届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6月30日 大赛官网:http://guyubei.tuituisoft.com/
- 2021年第十五届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一、大赛主题 “空间折叠:疫情下的城市生活空间”。主题立足于疫情冲击下的城市生活现状解读与应对策略,为维系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可变性、复合性、不确定性的复杂空间系统,对城市公共空间与私属空间的重构和配置提出设计概念。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提出有助于城市生活向“新常态”过渡的解决方案。 二、大赛背景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首先在武汉被发现,这场全人类的疫情给所有人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并有可能产生持续的影响。“隔离”、“封城”等措施虽然有效地阻隔了疫情的疯狂蔓延,但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疫情使被限定的日常生活因缺少工作、娱乐等因素的持续调剂而出现内卷化,与原本多彩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冗长更加冗长,单调愈显单调。同时绝大多数公共性的经济活动陷入停滞,公共空间资源被荒置。 三、大赛目的 本次竞赛以“空间折叠:疫情下的城市生活空间”为题,旨在探讨未来类似疫情可能会常态化的情景下,结合数字技术,如何重构公共空间与私属空间的逻辑体系,如何营造在隔离时能够维系人们生活的多样性、可变性、复合性、不确定性的复杂空间系统。 空间折叠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场地或建筑,也可以是多点构成的空间系统。通过对空间边界或无边界、序列或非序列的深入思考,利用其产生的连续的或离散的多样性空间,在尺度感与空间感上都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需求自由地使用此类空间,空间是动态的、生成的,空间的使用方式和空间感知也因此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四、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高校数字建造联盟( 筹 )承办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支持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 赞助单位: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欧特克软件( 中国 )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腿腿教学网( http://guyubei.tuituisoft.com/ ),大赛指定官网微信公众号:“谷雨时代”( 微信号:guyushidai ) 五、参赛对象及要求: 本次竞赛活动面向全国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含研究生 )、高职院校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每组成员不超过4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每个小组应选定1名成员为组长,负责本小组在大赛官网的报名及后期作品提交等工作。 ( 欢迎高校师生踊跃参加,有条件的院校可将此竞赛主题纳入到三、四年级学生的毕业设计,以利提高本设计竞赛的整体水平。 ) 六、大赛日程安排 1、公布竞赛题目及赛制:2021.3.3 2、参赛人员进行网上报名:2021.3.5——2021.6.30 3、参赛人员通过大赛官网提交参赛作品:2021.7.1——2021.7.30 4、参赛作品技术审查:2021.8.1——2021.8.15 5、作品初审及入围作品公布:2021.8.16——2021.8.31 6、决赛答辩评审:2021.9.1——2021.9.26 七、奖项设置 1、本科组( 含研究生 ) 奖项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大类,本竞赛鼓励参赛学生综合运用点云数据+BIM设计应用+物联网+VR+绿建分析等数字技术手段。 特等奖1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20000元。 一等奖3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8000元。 二等奖12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5000元。 三等奖34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1000元。 优秀奖40名,获奖证书及奖品1份。 入围奖80名,获奖证书。 学校组织奖: 一等奖5个,获奖证书1份。 二等奖10个,获奖证书1份。 三等奖20个,获奖证书1份。 2、专科组 一等奖3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5000元。 二等奖6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2000元。 三等奖15名,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各1000元。 优秀奖20名,获奖证书及奖品1份。 学校组织奖: 一等奖1个,获奖证书1份。 二等奖3个,获奖证书1份。 三等奖6个,获奖证书1份。 八、参赛内容及要求 1、设计空间与设计内容 本科( 含研究生 )组: 设计空间自选。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场地或建筑,也可以是多点构成的空间系统。建筑面积规模 3000 平方米至 6000 平方米,内容和功能自定。 专科组: 设计空间自选。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场地或建筑,也可以是多点构成的空间系统。建筑面积规模 1500 平方米至 6000 平方米,内容和功能自定。 2、赛项技术规范: ( 1 )参赛方案的真实场地要求。所有方案应采用实际地形,立足于调查研究,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体现出研究型设计的特点。设计图纸应包括现场照片及实地调研与分析的内容。 ( 2 )建筑形态及构建形式的数字化。能够充分体现BIM软件的功能与作用, 参赛作品鼓励使用采集的点云数据导入Autodesk Revit软件处理生成BIM模型,鼓励运用VR虚拟现实生成软件在BIM环境( Revit平台 )中一键发布可漫游,可交互的虚拟场景执行程序。如经技术审查确认参赛作品没有提供BIM模型,将直接消其参赛资格。 ( 3 )提交方案包含但不限于规划、建筑空间设计等,我们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国家或地区的设计合作。以期能够促成不同领域的深度合作、创新设计与数字技术在建筑的深度应用及合作,可以灵活应对疫情影响下的“新常态”。 九、作品提交 1、提交方式 参赛人员需要在大赛规定时间2021年7月30日中午12点前,按照大赛规定的提交要求,登录大赛指定网址( http://guyubei.tuituisoft.com/ )通过网络提交参赛作品。 2、提交要求 ( 1 )图纸要求: 本科组( 含研究生 )要求:JPG格式的A1图纸2张;专科组要求:JPG格式的A1图纸2张;图纸的像素分辨率不小于300dpi,图纸版面可横或竖向排版。总平面比例及主要平、立、剖面比例根据设计深度自定。要求放置能够体现BIM建模特点的建筑节点大样图、剖视图等。现场调研与分析图、效果图或模型照片若干。图纸内容由Revit软件制作并存入参赛压缩包提交。 ( 电子图纸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作者姓名和所在院校的文字或图案,不符合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 ( 2 )电子图片: 设计效果图、现状照片、地形图各1张,JPG格式,分辨率建议为3000×2000像素,供后期宣传使用。 ( 3 )平、立、剖面、节点大样电子图纸以及Revit 模型( 大小不超过500M )。 ( 4 )点云数据及可漫游、可交互、可演绎的VR环境展示模型。 ( 5 )说明,Word文件格式,内容应包括: ◆设计名称 ◆学校及院系全名 ◆作者姓名、年级、电子邮箱、手机号码、身份证号/护照号 ◆指导教师姓名 ◆设计简要说明( 内容包括设计必要的简单说明和分析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 )。 ( 6 )提交文件的命名要求 每个小组最终提交作品将上述( 1 )和( 2 )的文件一起打包,命名为“报名编码+图纸及效果图”;( 3 )和( 4 )的文件一起打包,命名为“报名编码+模型” ( 7 )文件打包,命名为“报名编码”,分别压缩成三个zip或rar格式的压缩包提交。 注:作品一旦提交完成,不可再次更改,如因个人操作导致数据收取失败,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进入决赛答辩环节的团队可预先准备所设计作品的实体模型,以便决赛答辩时讲解使用。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参赛者拥有参赛作品的版权,但竞赛组织者有权使用参赛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其他版权权利,一旦发现参赛作品有侵权、抄袭等行为,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收回其所获奖项,并保留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 十、作品评审和颁奖 1、评审标准 ( 1 )参赛作品须符合前述本竞赛的各项要求; ( 2 )设计所体现的应对策略的可行性与创新型; ( 3 )设计是否恰当的表现出关于公权和私权不同配比对建筑空间影响的研究与思考,以及建筑空间中私权的处理与表达方式; ( 4 )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思考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 ( 5 )综合以上所有的设计层面,表达设计者对于可持续的理念。 2、评分指标( 参考项 ) ( 1 )设计功能符合建筑服务属性的实际需求; ( 2 )空间使用综合、高效、经济;( 3 )环境生态温馨、舒适、美观; ( 4 )生态聚集活力又兼文化内涵; ( 5 )新技术、多学科、专业融合的未来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 ( 6 )如何通过建筑环境设计来改善生产效率; ( 7 )理解场地、背景的绿色建筑分析的重要性; ( 8 )如何通过虚拟现实模型完善设计构思; ( 9 )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多样性、可变性; ( 10 )设计方式、设计理念的创新性。 3、初赛评审 ( 1 )专家评委的组成:初赛评委由主办方、承办方及赞助方协商评委的组成名单,由主办方邀请。本科组和专科组的评委分别分组。 ( 2 )技术审查:初赛作品网络提交后,由赞助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审查,对于不满足相关技术条件的参赛作品取消其参赛资格,满足技术条件的参赛作品将按程序进入后续评审。 ( 3 )评审方式:采用专家组在线评审方式,其中全国范围内本科组与专科组都分为四组进行分别评审。 ( 4 )最终结果:初评晋级结果在大赛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布。 4、决赛评审 ( 1 )决赛评审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国内知名建筑师、BlM专家组成评委会评审。 ( 2 )本科组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专科组的一等奖、二等奖采用网络在线答辩的形式最终确定名次;学校组织奖则为针对学校作品报名数量及教师组织程度进行评选。 ( 3 )最终获奖名单将在大赛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 十一、联系方式 1、官方QQ群 本科组:906487243( 1群 )、411126880( 2群 )、936532460( 3群 )、774882925( 4群 ) 专科组:390514691( 1群 )、768577629( 2群 ) 2、官方微信公众号 搜索“谷雨时代”或微信号:guyushidai 点击关注 3、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联系人:宋靖华 联系电话:13397177568 4、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1 )本科组 联系人:熊女士 联系电话:17600297178 电子邮箱:xiongcaifang@cnkibim.com ( 2 )专科组 联系人:朱先生 联系电话:18516866047 电子邮箱:zhushuai@cnkibim.com http://www.tuituisoft.com/bisai/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