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 文資創意季設計競賽
一、競賽目的
A+創意季自2010年舉辦以來已邁進第11屆,十年來已累積計有47所學校、超過百萬人次參與。為因應園區轉型為文化部文化資產方向,文資園區A+創意季將以人才培育、向下札根之方向辦理,以激勵青年學子投入文化資產領域的設計創新;以「文資為體、文創為用」的理念來進行文資議題的創意設計、發掘優秀創意人才,為「文資極大化設計的意義」與「設計極大化文資的價值」帶來嶄新的創新推動力量。
競賽徵件作品在文化資產為核心的理念下設有「文資創意」與「設計創新」兩大領域;「文資創意」領域分設有「文資保存類」與「文資創新類」等兩類,「設計創新」領域分設有:「視覺傳達設計類」、「工業設計類」、「時尚設計類」、「空間設計類」、「數位媒體類」等五類。
邁入第十一個年頭的A+創意季系列活動,以設計力極大化文化資產內涵為主軸、有別與臺灣其他設計主題競賽,勢將成為國內跨領域創新整合最受矚目的文資主題競賽活動。展望未來A+ 文資創意季將透過設計跨域的力量,賦予文化資產新的時代價值,鼓勵每顆閃耀的設計新秀,一同為宏揚文化資產的精神與理念開展嶄新的篇章。
二、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 / 文化部
承辦單位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執行單位 / 台灣設計聯盟
三、報名資格 ( 符合其中任一項均可報名 )
- 全國各大專校院、高中職相關科系所在學學生( 不限年級 )與至報名截止日期一年內畢業的學生作品。
- 入圍「2020 A+文資創意季設計展」校院精品展,參展校院所推薦展出的學生作品。
- 經全國各大專校院、高中職相關科系所推薦的學生作品。
- 中華民國國民、20歲以下,以文化資產為主題作為保存、技術應用、概念設計匠師學徒習藝之作品。
- 學生作品可以個人或團隊創作;同一件作品可跨不同領域、類別報名參賽。
四、報名時程
- 第一階段徵件( 對象為109年符合報名資格的應屆畢業學生作品 )自公告報名日起至 109年6月1日( 一 )截止。
- 第二階段徵件( 對象為不分年級、符合報名資格的學生作品 )自公告報名日起至 109年9月21日( 一 )截止。
五、報名領域、類別
報名作品須具備文化資產議題主張,以 「文資為體,文創為用」 為理念來進行文資議題的創意設計。
「文資為體」意旨以文化本身為主體,以創新手法呈現出文化內涵的新風貌;「文創為用」意旨探究文化內涵,精煉文化內涵元素進行轉化,創作出與當代生活風貌相契合的設計應用。冀盼設計者以深厚文化資產為創作底蘊,經由設計創意轉化建構出富含文化體驗與高感質功能的創價服務的作品參賽。
( 一 ) 文資創意領域
文資保存類 |
|
文資創新類 | 包含以有形文化資產: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考古遺址、史蹟、文化景觀、古物、自然地景等;無形文化資產:如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傳統、民俗、祭典及節慶、傳統知識與實踐等為元素,以創新手法呈現出以上文資內涵的新風貌,或精煉文化內涵元素進行轉化,創作出與當代生活風貌相契合的設計應用。
關於有形、無形文化之論述,請參考「備註」欄說明。 |
備註
「文資」為「文化資產」的簡稱,文化資產又可分為「有形文化資產」及「無形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亦可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維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觀念與時俱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於2003年公佈、2006年正式生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目的為追求文化多樣性,持續尊重人類的創造力。 文化資產局以「文資為體,文創為用」的文化脈絡傳承並導入設計,透過文化多元創價,鼓勵以文化資產作為主題研發出應用轉化或概念設計之作品。 所稱文化資產,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並經指定或登錄之下列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條 )
一、有形文化資產:
- 古蹟:指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
- 歷史建築:指歷史事件所定著或具有歷史性、地方性、特殊性之文化、藝術價值,應予保存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
- 紀念建築:指與歷史、文化、藝術等具有重要貢獻之人物相關而應予保存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
- 聚落建築群:指建築式樣、風格特殊或與景觀協調,而具有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之建造物群或街區。
- 考古遺址:指蘊藏過去人類生活遺物、遺跡,而具有歷史、美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之場域。
- 史蹟:指歷史事件所定著而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應予保存所定著之空間及附屬設施。
- 文化景觀:指人類與自然環境經長時間相互影響所形成具有歷史、美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之場域。
- 古物:指各時代、各族群經人為加工具有文化意義之藝術作品、生活及儀禮器物、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等。
- )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指具保育自然價值之自然區域、特殊地形、地質現象、珍貴稀有植物及礦物。
二、無形文化資產:
- 傳統表演藝術:指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之傳統表演藝能。
- 傳統工藝:指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以手工製作為主之傳統技藝。
- 口述傳統:指透過口語、吟唱傳承,世代相傳之文化表現形式。
- 民俗:指與國民生活有關之傳統並有特殊文化意義之風俗、儀式、祭典及節慶。
- 傳統知識與實踐:指各族群或社群,為因應自然環境而生存、適應與管理,長年累積、發展出之知識、技術及相關實踐。
( 二 ) 設計創新領域
視覺傳達設計類 | 視覺傳達設計類包含識別設計、海報設計、包裝設計及印刷設計。
|
工業設計類 | 工業設計類包含交通工具設計、設備儀器設計、生活及家居用品設計、通訊及家電產品設計。
|
時尚設計類 | 時尚設計類包含服裝設計、鞋樣設計、包包設計、飾品及配件設計。
|
空間設計類 | 空間設計類包含建築設計、室內設計。
|
數位媒體類 | 數位媒體類包含數位遊戲設計、互動多媒體設計、行動加值應用軟體、數位影像。
|
六、 競賽方式
( 一 ) 上網報名
- 請至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網站 下載參賽簡章,或至 A+文資創意季活動官方網站線上註冊並報名;註冊完成後將取得一組帳號碼。一件作品僅提供一位作者代表報名。
網站連結: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網站 | A+文資創意季活動官方網站 - 請於報名截止期限前上網填寫並完成上傳「2020 A+文資創意季設計競賽」參賽作品相關資料、勾選著作權同意書,即完成報名手續。
( 二 ) 報名審核
- 各參賽領域類別以作品為單位受理報名;創作者需符合報名資格,不限應屆畢業生,不限年級、科、系、所,作品可跨不同類別報名參賽。
- 凡初審入圍之作品均須參加「2020 A+文資創意季設計展」;作品如未參展,將取消得獎資格。
- 為了確保競賽的公允性,各領域類別入圍決選之作品之校院科系未達3所( 含 )以上者,評審團有權調整該類別的獎項。
- 全國各校院得以科系( 所 )為單位具名推薦代表作,參加該系所所屬競賽類別,並直接進入決選資格;科系所推薦代表作品報名程序,請參閱2020 A+文資創意季設計競賽「校院科系代表作推薦辦法」。
七、 初審作品繳交資料
( 一 ) 繳交期限
- 第一階段徵件自公告報名日起至109年6月1日( 一 )( 同報名時間 )
- 第二階段徵件自公告報名日起至109年9月21日( 一 ) ( 同報名時間 )
( 二 ) 完成以作品( 件 )為單位線上填寫資料
- 填寫參賽作品資料。
- 勾選著作權授權同意書。
文資保存類、文資創新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工業設計類、時尚設計類、空間設計類
請至官網註冊帳號並登入填寫參賽作品資料。
- 基本資料( 選擇校系、填寫作品名稱、作者、指導老師 )。
- 作品設計特點( 以簡潔明瞭、充分表現設計特色,中英文作品說明各以 100 字為原則 )。
- 作品類別( 依作品性質選擇報名類別,可複選 )。
- 上傳作品圖檔( 至多 3 張,圖檔規格如下 )。
- 內容:細部特寫圖與整體圖,以充分表現作品為主。
- 格式:JPG、每張檔案不超過 2MB、解析度74 dpi。
- 尺寸:A3 ( 420 x 297mm或 297 x 420mm )。
- 檔名:報名類別_學校系所_報名作品名稱_編碼。( 跨領域報名以其中一類別命名即可 )
例:文資保存類_OOO校_OOO系_01、文資保存類_OOO_校_OOO_系_ 02
數位媒體設計類
請至官網註冊帳號並登入填寫參賽作品資料。
- 基本資料( 選擇校系、填寫作品名稱、作者、指導老師 )。
- 作品設計特點( 以簡潔明瞭、充分表現設計特色,中英文作品說明各以 100 字為原則 )。
- 作品類別( 依作品性質選擇報名類別,可複選 )。
- 上傳作品圖檔( 至多 1 張,圖檔規格如下 )。
- 內容:細部特寫圖與整體圖,以充分表現作品為主。
- 格式:JPG、每張檔案不超過 2MB、解析度74 dpi。
- 尺寸:A3 ( 420 x 297mm或 297 x 420mm )。
- 檔名:報名類別_學校系所_報名作品名稱_編碼。
例:數媒設計類_OOO校_OOO系_01、數媒設計類_OOO_校_OOO_系_ 02
- 精華版影片連結,說明如下:
- 內容:將精華版影片上傳 youtube,並將影片設為「不公開」。
- 格式:畫質 1080p,片長 30-60秒。
- 完整版正片連結,說明如下:
- 內容:將完整版正片上傳 youtube,並將影片設為「不公開」。
- 格式:畫質 1080p,片長 10 分鐘以內。
( 三 ) 初審注意事項
- 線上報名時,請填寫完整作品名稱、勾選類別( 可以跨領域、跨類別報名 ),並請自行確認上傳圖文資料能正確瀏覽與清楚辨識;若因上傳過程出錯導致作品資訊不清致影響評審結果,參賽者須自行承擔。
- 報名參賽者請儘早完成報名及作品上傳;越接近截止時間進行作品上傳,易有網路壅塞或網站負荷過大導致作品上傳不完全的問題發生,執行辦單位無法開放補報名或補繳作品資料,若因此影響參賽資格,參賽者須自行承擔。
八、 決選作品繳交資料
( 一 ) 線上資料繳交期限
109 年 10月 1 日( 四 )至 109 年 10 月 16 日( 五 )繳交流程請參閱下方表格。
( 二 ) 實體展品/模型繳交
請於109 年 11月 5 日( 四 )中午12:00前送至台中文化資產園區展覽會場。
( 三 ) 完成以作品( 件 )為單位線上填寫資料
文資保存類、文資創新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工業設計類、時尚設計類、空間設計類 |
---|
|
數位媒體設計類 |
|
九、 評選標準
( 一 ) 作品對產業創新與對社會福祉的貢獻:40%
( 二 ) 作品對運用設計學理與技法的專業度:40%
( 三 ) 作品展示的完整度:20%
各類別評審團得依上述評選標準另訂決選細則。
十、 評選辦法
( 一 ) 由執行單位依競賽類別,遴選各類別之產、官、學代表擔任評審委員,進行初審及決選。
( 二 ) 初審:由評審委員依據各類別之「參賽作品資料表」進行線上評審作業;第一階段徵件初審結果預計於6月中旬、第二階段徵件初審結果預計於10月中,公告於活動官網( 確切時間將另行公告 ),並由執行單位發送入圍決選作品 e‐mail 通知函。
( 三 ) 決選:由評審委員依據評選標準於展場實地參訪作品進行評比,必要時得請入圍決選作者進行說明。( 時間及地點將另行通知 )
( 四 ) A+大賞:由評選委員就各領域類別金獎作品進行擇優遴選。
( 五 ) 頒獎:109年11月9日( 一 )辦理頒獎典禮,現場公布各領域類別得獎名單( 如有更動,以主辦單位公告資訊為主 )。
( 六 ) 獎項:
( 主辦單位就各領域類別評審團之決議,保有調整各領域類別獎項與名額之權利。 )
A+ 文資創意季大賞 | 由文資保存類、文資創新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工業設計類、時尚設計類、空間設計類、數位媒體類等 7 大類金獎作品擇優選出1名,由主辦單頒發新台幣 16 萬元獎金、獎狀乙紙。 |
A+ 文資創意季金獎 | 文資保存類、文資創新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工業設計類、時尚設計類、空間設計類、數位媒體類等 7 大類各選出 1 名共計 7 名,由主辦單頒發新台幣 6 萬元獎金、獎狀乙紙。 |
A+ 文資創意季銀獎 | 文資保存類、文資創新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工業設計類、時尚設計類、空間設計類、數位媒體類等 7 大類各選出 1 名共計 7 名,由主辦單頒發新台幣 3 萬元獎金、獎狀乙紙。 |
A+ 文資創意季銅獎 | 文資保存類、文資創新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工業設計類、時尚設計類、空間設計類、數位媒體類等 7 大類各選出 1 名共計 7 名,由主辦單頒發新台幣 1 萬元獎金、獎狀乙紙。 |
A+ 文資創意季校院卓越表現團體獎 | 基於鼓勵校院系所跨領域參展參賽,於 2020 A+文資創意季起訖期間就各參展校院的「活動規劃」與「作品展出與獲獎數量」等表現綜合判斷,合議推舉出獲獎學校( 系所 )、頒贈獎狀以茲鼓勵。 |
A+ 文資創意季設計社團特別獎 | 執行單位得邀請國內外各設計社團協會,就各該領域表現優異之作品( 或學校 )頒贈獎狀以茲鼓勵。 |
十、 評選辦法
( 一 ) 由執行單位依競賽類別,遴選各類別之產、官、學代表擔任評審委員,進行初審及決選。
( 二 ) 入圍決選之參賽作品,均須參加「2020 A+文資創意季設計展」現場展出;作品未能參展將取消得獎資格。
( 三 ) 主辦單位有權運用得獎作品圖片及說明文字等相關資料進行宣傳推廣,參賽者應無償配合;參賽者須自行完成作品智財產權之保護措施。
( 四 ) 參賽者應尊重評審委員會之決議,除非能具體證明其他作品違反本辦法相關規定,對於評審結果不得有異議。
( 五 ) 評審過程採匿名方式進行,除報名表外參賽者不得在作品上簽名或標示記號,違者經舉發將喪失參賽資格。
( 六 ) 每件作品可以報名參賽不同領域、類別,惟各校院所具名推薦之代表作,只能報名參加該系所屬專業競賽類別;設若同一件作品重覆入圍跨領域、跨類別並獲獎時,將由評審團合議於決選代為擇定獲獎獎項。
( 七 ) 所有參賽報名資料均不退件。
( 八 ) 所得獎金依稅法規定,超過新台幣 20,000 元者,執行單位將依法代扣繳規定的稅額。
( 九 ) 凡報名參加本項競賽者即視為充分了解辦法規則中各項條款,且同意完全遵守簡章所述之各項規定。
( 十 ) 本簡章最終執行版本,將以官網公告之內容為準,倘若有未盡事宜之處,主辦單位保有動態調整辦法之權利。
十一、 注意事項
( 一 ) 由執行單位依競賽類別,遴選各類別之產、官、學代表擔任評審委員,進行初審及決選。
( 二 ) 入圍決選之參賽作品,均須參加「2020 A+文資創意季設計展」現場展出;作品未能參展將取消得獎資格。
( 三 ) 主辦單位有權運用得獎作品圖片及說明文字等相關資料進行宣傳推廣,參賽者應無償配合;參賽者須自行完成作品智財產權之保護措施。
( 四 ) 參賽者應尊重評審委員會之決議,除非能具體證明其他作品違反本辦法相關規定,對於評審結果不得有異議。
( 五 ) 評審過程採匿名方式進行,除報名表外參賽者不得在作品上簽名或標示記號,違者經舉發將喪失參賽資格。
( 六 ) 每件作品可以報名參賽不同領域、類別,惟各校院所具名推薦之代表作,只能報名參加該系所屬專業競賽類別;設若同一件作品重覆入圍跨領域、跨類別並獲獎時,將由評審團合議於決選代為擇定獲獎獎項。
( 七 ) 所有參賽報名資料均不退件。
( 八 ) 所得獎金依稅法規定,超過新台幣 20,000 元者,執行單位將依法代扣繳規定的稅額。
( 九 ) 凡報名參加本項競賽者即視為充分了解辦法規則中各項條款,且同意完全遵守簡章所述之各項規定。
( 十 ) 本簡章最終執行版本,將以官網公告之內容為準,倘若有未盡事宜之處,主辦單位保有動態調整辦法之權利。
十二、 聯絡方式
執行單位:2020 A+文資創意季工作小組
承辦人:周先生
聯絡電話:02-2957-5560
電子信箱:2020.aplus1107@gmail.com
官網: www.a-plus-creative-festival.com.tw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
- 【設計活動】2020 A+創意季 倒數啦!設計競賽 即將截止 只到2020/09/21! 輪到理事長來倒數啦~ 開始期待下一個代言大使接棒的會是誰呢? A+文資創意季
- [國內] 2021A+文資創意季,即日起至2021年4月12日(一)截止。▶ 比賽說明 「A+文資創意季」前身為「A+創意季」,自2010年舉辦以來即將邁入第12屆;歷年來已累積計有全台47所以上設計校院、超過百萬人次參與。為因應本局經管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之營運方向轉型以文化資產為主軸,2021A+文資創意季在前屆的基礎上,續以向下紮根、培育並發掘文資創新人才之方向,鼓勵青年學子延續文資為體文創為用之精神、以文化資產為底蘊進行創意設計,並發揮「文資‧設計加值」之極大化文資意涵,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 ▶ 競賽主題:「文資為體,文創為用」 作品須具備文化資產議題主張,以 「文資為體,文創為用」 之精神來進行文資議題的創意或創新設計,發揮「文資‧設計加值」最大綜效。 「文資為體」意旨以文化本身為主體,以創新手法呈現出文化內涵的新風貌;「文創為用」意旨在探究文化內涵,精煉文化內涵元素進行轉化,創作出與當代生活風貌相契合的設計應用。 冀盼設計者以深厚文化資產為創作底蘊,經由設計創意轉化建構出富含文化體驗與高感質功能的創價服務作品參賽。 ▶ 參賽對象 (一) 全國各大專校院、高中職相關科、系、所在學學生。 (二) 全國各大專校院系所、高中職相關科組具函推薦的學生代表作品。 (三) 中華民國國民、20歲以下,以文化資產為主題作為保存、技術應用、概念設計匠師學徒習藝之作品。 (四) 學生作品可以是個人或團隊、獨立或是在老師指導下完成的創作;同一件作品可以跨「文資創意」領域與「設計創新」領域不同類別報名,但最多以不超過三類別(含)為限。 ▶ 連絡窗口 執行單位:2021 A+文資創意季工作小組 聯絡電話:02-2701-9106 電子信箱:2021aplus01@gmail.com 官網: http://www.a-plus-creative-festival.com.tw/ ● 詳細競賽資訊: http://www.a-plus-creative-festival.com.tw/design/index
- 2020A+文資創意季競賽html format="ckeditor" different_values="0" style_padding_top="20" style_padding_bottom="20"]競賽-新秀設計競賽 1. 報名需符合學生資格。 2. 共分為「 ...
- 2020 A+文資創意季設計競賽A+創意季自2010年舉辦以來已邁進第11屆,十年來已累積計有47所學校、超過百萬人次參與。為因應園區轉型為文化部文化資產方向,文資園區A+創意季將以人才培育、向下札根之方向辦理,以激勵青年學子投入文化資產領域的設計創新;以「文資為體、文創為用」的理念來進行文資議題的創意設計、發掘優秀創意人才 https://tinyurl.com/y9swnt25
- 2020 A+文資創意季設計競賽一、競賽目的A+創意季自2010年舉辦以來已邁進第11屆,十年來已累積計有47所學校、超過百萬人次參與。為因應園區轉型為文化部文化資產方向,文資園區A+創意季將以人才培育、向下札根之方向辦理,以激勵青年學子投入文化資產領域的設計創新;以「文資為體、文創為用」的理念來進行文資議題的創意設計、發掘優秀創意人才 https://tinyurl.com/y7wgcrx2
- 文化部文化資產辦理「2020A+文資創意季競賽」文化部文化資產辦理「2020A+文資創意季競賽」 一、競賽目的 因應園區轉型為文化部文化資產方向,文資園區A+創意季將以人才培育、向下札根之方向辦理,以激勵青年學子投入文化資產領域的設計創新;以「文資為體、文創為用」的理念來進行文資議題的創意設計、發掘優秀創意人才,為「文資極大化設計的意義」與「設計極大化文資的價值」帶來嶄新的創新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