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Garden花園杯植物景觀設計競賽
2020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讓我們聚焦於關注城市健康空間的規劃設計建設,尤其是城市核心建成區,高層建築密集、公共空間狹小、交通擁堵、環境惡化。如何在城市核心建成區高密度形態下,營造健康的城市綠地空間?如何在城市高密度建成區域,利用原有有限的綠地空間,因地制宜營造出能讓人們感知人與自然和諧之境、具有生態健康品質的公共綠地,是我國城市發展亟待研究的關鍵問題。
當前,城市中心區早期配套規劃設計的公園隨著日新月異的發展而逐漸老舊,或軟硬件設施落後,或功能衰退,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自然、健康環境的渴望和需求。為新時期的公共健康而營造新的城市自然空間,防止城市中心區原有綠地空間老化與消失,使其通過自然的設計,重新恢復生機與健康活力。本屆“花園杯”競賽以“城市新生 · 重返自然”為主題,旨在運用地域性植物材料打造城市中心區原有的綠地空間/城市公園,通過回歸自然的構思與設計,在城市中營造自然之境,使城市高密度中心建成區煥發自然新生活力,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城市中的人造自然環境具有多維度、多層次、多學科的含義和範疇,營造“自然”的理念即指不侷限於視覺美學的精神需求,要求從科學的角度,探索深層次、多維度、因地制宜的為人類健康和福祉服務的綠地空間規劃設計的理念和方法。
選題應包括對以下五個方面的探討:
1、回顧或關注公共健康與城市公園相互影響;
2、城市高密度建成區中如何營造自然之境;
3、如何運用地域和鄉土植物景觀再現自然景觀;
4、如何通過城市綠地自然設計使城市公共空間更新,激發活力;
5、使用植物造景來引導場地總體空間設計和局部空間構架;
6、合理科學選擇和配置園林植物。
(競賽選題應綜合以上六個方面的內容,可側重體現不同的觀點和角度,也可增補新的內容。)
01 競賽時間
2021年5月1日—2021年12月30日
02 競賽要求
本次競賽分規劃類和設計類進行,參賽者根據興趣和特長任選一類提交作品。
(一)規劃類
1、場地選擇
採用開放選址結合指定選址的方式,要求任選一種方式,科學合理選用園林植物進行自然營造,良好反映本次競賽主題。
開放選址選擇所在城市核心建成區中的已建成公園,規模不小於10hm2的區域,開展體現競賽主題的總體規劃,並選擇其中面積0.2hm2,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片綠地區域進行詳細設計。
指定選址位於廣州市科學城中心區,科學城是2005年廣州城市發展“東進”戰略開發區的核心城市建成區,該開發區其各項經濟指標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中多年穩居前茅。指定場地是科學城中心的創業公園,佔地約12hm2,周圍是密集的住宅區、商業金融區以及創業園等,還有密集的各類型城市大型公共基礎設施,包括區行政中心、區市民服務中心、會議中心、廣州國際體育演藝中心、少年宮、文化中心、展覽館、影劇院等。要求方案的規劃,通過總體規劃和節點設計,營造城市中心的自然之境。
具體場地信息詳見競賽通知附件。
2、規劃類目標
(1)拓展創新思維,充分發揮設計者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結合後疫情時代城市公共空間新生和老舊城市中心公園健康生態更新理念,探索如何通過生態修復、生境營造、科學配置等方法達到回歸自然的城市公園建設新目標。
(2)深入剖析場地在城市中的綜合價值和生態意義,因地制宜地通過規劃設計解決改善城市中心區的環境,營造有活力的自然綠地。
(3)充分前期調研,尊重場地現狀條件,理解場地性質。在方案形成的過程中,強調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過程。
(4)遵循“前期分析—整體規劃—詳細設計—運營維護”的步驟,運用系統思維和聯繫的觀點進行場地設計。
(5)鼓勵應用地域性植物品種結合外來優良引種植物品種,鼓勵運用多種設計手法營造自然生境。
(6)充分考慮設計的科學性、實操性及後期管理成本和難度。
3、圖紙內容
(1)現狀分析:場地及周邊環境各因素分析;
(2)設計構思:針對“城市新生·重返自然” 的主題充分解析;
(3)植物景觀總體規劃:基於競賽主題的總體體規劃及實現途徑;
(4)局部場地設計圖:對場地中面積0.2 hm2的綠地進行詳細設計,繪製總平面圖、透視效果圖或軸測圖、季相分析圖等;
(5)植物配置節點詳細設計:綠地中具有代表性的節點植物種植設計詳圖、種植效果圖等。
◆ 標識植物種類,包括中文學名、拉丁名、規格、數量、觀賞特徵等;
◆ 分析群落組合方式、立面效果、季相特徵等;
(6)維護策略分析:依據項目所在地周邊環境及所選擇的植物種類,以一年為週期進行維護管理建議及策略分析。
(7)設計說明:要求400字左右的設計說明。
4、成果格式
90cm(橫向)*120cm(豎向)展板一張,分辨率為300pixels/inch,壓縮為JPEG格式提交。文件低於20M。電子版不予以退回。
(二)設計類
1、場地選擇
採用開放選址結合指定選址的方式,要求任選一種方式,科學合理選用園林植物進行自然營造,良好反映本次競賽主題。
開放選址選擇所在城市核心建成區中的已建成公園綠地中0.2hm2—0.5hm2的區域進行體現競賽主題的植物景觀設計。
指定選址為創業公園內的指定地塊,任選其中之一進行設計。通過植物造景設計,營造自然生境。
具體場地信息詳見競賽通知附件。
2、設計目標
(1)拓展創新思維,充分發揮設計者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結合後疫情時代城市公共空間新生和老舊城市中心公園健康生態更新理念,探索如何通過生態修復、生境營造、科學配置等方法達到回歸自然的城市公園建設新目標。
(2)充分前期調研,尊重場地現狀條件,理解場地性質。在方案形成的過程中,強調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過程。
(3)遵循“前期分析—整體規劃—詳細設計—運營維護”的步驟,運用系統思維和聯繫的觀點進行場地設計。
(4)鼓勵應用地域性植物品種結合外來優良引種植物品種,鼓勵運用多種設計手法營造自然生境。
(5)充分考慮設計的科學性、實操性及後期管理成本和難度。
3、圖紙內容
(1)現狀分析:場地及周邊環境各因素分析;
(2)設計構思:針對“城市新生·重返自然”主題進行充分解析;
(3)綠地設計圖:包括總平面圖、豎向設計圖、體現場地豎向特徵的剖面圖(至少3個)、透視效果圖或軸測圖、季相分析圖等;
(4)植物配置詳細設計:植物種植設計詳圖、時序性分析種植效果等;
◆標識植物種類,包括中文學名、拉丁名、規格、數量、觀賞特徵等;
◆分析群落組合方式、立面效果、季相特徵等;
(5)成本核算及維護策略分析:核算項目成本,依據項目所在地周邊環境及所選擇的的植物種類,以一年為週期進行維護管理建議及策略分析;
(6)設計說明:要求400字左右的設計說明。
4.成果格式
90cm(橫向)*120cm(豎向)展板一張,分辨率為300pixels/inch,壓縮為JPEG格式提交。文件低於20M。電子版不予以退回。
03 參賽方式
1、參賽資格
各院校提交競賽作品數量為本科生不超過6份,研究生不超過6份。
參賽人數每組不超過5人,每人限定參加一個組,每組限定參加一個類別(規劃類或設計類),每組指導教師不超過3人,每位老師指導作品數量不超過3組。要求作品體現獨立知識產權。
2、參賽報名與作品提交
參賽報名:由參與院校聯絡人自行組織。
作品提交截止時間:2021年12月30日24:00(由各院校聯絡人統一提交,不接受個人自由投遞作品)。
提交郵箱:在下一輪通知中公佈。
04 獎項設置
在全部獲獎作品中,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總獲獎數量不超過投送作品數量的20%。
初審,40%的投送作品進入覆審。
覆審,20%的投送作品獲獎,進行等級評定。
終審,決議等級獎名單。
如獲獎作品達不到獎勵等級,可以空缺。
評選組別:競賽評選將分為規劃類和設計類兩個類別。每個類別分為本科生組和研究生組,分別進行評選。
競賽頒發電子證書及其獲獎編號,證書內容體現花園杯競賽電子章、數字LOGO及教工委主任電子簽名。
獲獎信息將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官網及花園杯競賽公眾號進行1周公示後,正式發佈競賽評價結果。
05 競賽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
廣東園林學會
“Garden”花園杯植物景觀設計競賽組委會
承辦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風景園林系
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園林學會園林教育信息專業委員會
掃碼下載:競賽底圖2021 (2).dwg
掃碼下載:競賽底圖2021-Model
掃碼下載:蘿崗創業公園介紹.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