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應變而進」第六屆中華設計獎

2023「應變而進」第六屆中華設計獎

 總獎金: 800000(CNY)

最高獎金: 200000(CNY)

報名時間: 2023-04-01 ~ 2023-07-31

主辦單位: 中華職業教育社台灣網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台灣設計聯盟

主辦單位電話: +86-0571-86801919(林老師、張老師)

主辦單位Email:award@cidip.cn

第六屆中華設計獎以“應變而進”為主題,“變化”是近年全球性關鍵詞。設計行業應在多變的世界中發揮動態智慧,從而做到隨機應變,不斷前行。大賽鼓勵設計師在不斷變化的局勢下提出中國式方案,從而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快速發展。

一.比賽日程

徵集:2023年4月-7月31日

評審:2023年8月

頒獎:2023年9月上旬

二.大賽類別

智慧生活:

讓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國之大者”,良好的人民生活質量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社會長治久安。智慧生活的設計是提高現代人生活幸福感的關鍵手段,該類別以提高生活幸福感的智能產品為主線,徵集家居家電、服裝穿戴、交通工具等品類中具有突破性創新性,引領行業革新的優秀設計方案或產品。

文化創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更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文化為中國特色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同時,中華文化在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過程中必將發揮重要的影響力。為了以設計啟動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傳統文化更好地繼承與創新,本屆大賽徵集針對記錄在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元素符號/創作內容的設計作品,以及文化衍生品、潮流玩具、IP形象、陶瓷作品等相關優秀設計方案或產品。

地球設計:

全球整體正處於綠色低碳發展,然而低碳是保護地球家園的最低限度活動,建設人類文明與自然生態的可持續共生是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路徑和未來願景,更是中國大國擔當的體現。該類別以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設計為主線,徵集系統設計、服務設計、產品設計等領域中具有前瞻性和落地性的優秀設計方案(包括視覺傳達類)或產品。

鄉村振興:

為進一步探索“以文化引領鄉村、以藝術賦能鄉村、以設計改變鄉村、以產業振興鄉村”,通過設計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共同富裕處理程序。重點聚焦未來鄉村(社區)建設展開設計。未來鄉村(社區)是以人本化、生態化、數位化為建設方向,以未來鄰裡、教育、健康、創業、建築、交通、能源、物業和治理等九大場景創新為引領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

該類別徵集未來鄉村規劃、未來社區項目策劃、鄉村規劃設計(產業、旅遊、鄉村建設規劃、公共區域品牌等)、建築與空間設計(公共與文化建築、老宅改造、民宿與商業空間設計改造等)、文旅藝術設計(公共藝術、文旅IP等)、視覺傳達設計(村莊VI系統及應用、導視系統、店招等)、旅遊產品設計(非遺包裝與民藝開發、農特產品包裝、工業產品設計等)等優秀設計方案或產品。

寧波鎮海專題設計:

專題設計具有高度辨識度的家電家居、汽車裝備、文具模具、服裝紡織等智能製造作品;能夠體現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先行示範區“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科創鎮海、品質之城”要素的文創產品;體現“寧波幫、幫寧波”特色,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的優秀文旅融合產品;重點開發具有寧波特色的城市禮品與城市形象設計。

三.大賽獎項

產品組:

  • 金獎(1項、20萬元/項)
  • 銀獎(2項、5萬元/項)
  • 銅獎(3項、2萬元/項)
  • 新銳獎(若干、3千元/項)
  • 優秀作品獎(50項、發放證書,最終數量根據評審結果而定)

概念組:

  • 金獎(1項、10萬元/項)
  • 銀獎(2項、5萬元/項)
  • 銅獎(3項、2萬元/項)
  • 新銳獎(若干、3千元/項)
  • 優秀作品獎(50項、發放證書,最終數量根據評審結果而定)

四.賽制

本屆大賽設立產品組與概念組,國內外設計機構、院校師生、商業組織及個人原創設計均可報名參賽。

1.報名方式與費用

1.1.本次大賽採用網上報名方式,登陸大賽官網“知產中國”( www.cidip.cn)訪問“中華設計獎”專區,根據頁面提示和相關說明完成報名和作品提交流程,同一作品不能同時投遞產品組和概念組。

賽事推薦碼

報名時可使用設計競賽網推薦碼SJJS23,作品可同級優先晉級,優先評審,提高獲獎率。

1.2.所有參賽者提交作品圖紙及電子檔案(提交檔案均不退回),參賽者必須是參賽作品的設計方或者智慧財產權的所有者,所有參賽者必須實名制填寫個人資訊,參賽作品不得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

1.3.本屆大賽採取專家提名和公眾報名相結合方式,專家提名作品直接進入大賽終評。為保證大賽公平公正性,提名專家和評審專家相互獨立,提名專家及提名作品經評審委員會與大賽組委會稽核後生效。

1.4.本次大賽不收取報名、參評、參展等費用,參評產品寄送費和獲獎嘉賓交通食宿費,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2.設計內容要求

符合相應類別主題,適應市場,兼具文化性、創新性、實用性、可延展性的創意作品,彰顯品質生活。設計方案需充分考慮並表現出作品的人文關懷、功能創新、材料環保、使用者體驗、市場價值等方面。參賽作品必須為原創,不得侵犯他人的智慧財產權或其它任何權利;若存有剽竊等不誠信行為,大賽組委會將取消其參賽資格、獲獎資格並保留追訴權力。

3.設計圖紙

A3(297mm×420mm)豎版設計排版圖1張,附設計說明及論述(中文300字左右)。不同角度效果圖、三檢視(鼓勵手繪製圖)、實物圖片不超過12張(不包括豎版排版圖)。解析度不低於300dpi,圖片檔案可選用jpg、Tiff、pdf格式,單個圖片檔案大小不超過5M。

設計圖紙必須包含參賽作品名稱、作品主題、彩色效果圖、基本外觀尺寸圖,產品設計說明。

4.產品郵寄

產品組參賽作品符合本屆大賽要求的產品、系統及服務。

參賽作品必須為產品實物,已上市銷售,參賽者有智慧財產權使用權。

所有產品組參賽者網上報名成功後即可寄出產品實物。

作品價值過高或體積過大請聯絡組委會溝通協商後再決定是否郵寄。

註:概念組不要求寄送實物。

4.1.收件資訊: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新業路228號來福士廣場塔一5604室

中華設計獎組委會張老師

(郵寄前請聯絡組委會確認郵寄產品資訊)

4.2.收件截止日期:

2023年7月31日

4.3.郵寄費用及作品退回

1.所有因作品寄送與退回所產生的費用,均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2.為進一步推廣優秀參賽作品,組委會將在賽後進行作品展覽活動。獲獎作品需永久留存大賽組委會,用於中華設計獎展覽館展品陳列,其他參賽作品將在展覽結束後統一寄回。

4.4.作品損壞處理

1.作品如在運輸過程中破損,組委會將在收到貨物的第一時間拍照聯絡參賽者,參賽者可根據作品簽收和破損情況,自行向快遞/物流公司索賠。如作品的破損程度超出了可評審範圍,為避免影響評審結果,建議參賽者立即重新寄送新的產品參加評審。

2.組委會將保證作品在評審過程中不被人為損壞,但因評審需要,將會對產品造成不可避免的使用及操作痕跡,組委會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

溫馨提示

1.參賽作品中涉及動態圖形、互動體驗、影像類作品的,請聯絡組委會或傳送視訊至大賽官方信箱(award cidip.cn),郵件請註明“2023中華設計獎參賽作品+姓名+地區+參賽類別”,若因參賽者個人未標註產生的誤報漏報,責任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2.所有參賽作品內容中不得出現參賽者姓名與參賽機構的相關資訊(包括英文或拼音縮寫或與參賽者身份有關的任何圖示、圖形等),否則被視為違紀,撤銷參賽資格。

5.大賽服務

活動支援媒體和網站及其相關平台將對大賽進行全面深入報導,相關內容將覆蓋PC端、移動端和社交媒體。

大賽組委會將對具有良好產業化和市場前景的優秀設計作品,組織評估並推薦有關部門、機構以各種形式開展產品化和商品化孵化;幫助已產品化的優秀設計作品需求對接商業資源,加速其商品化過程;連接製造、品牌和商業資源,為有意向出讓或合作的優秀設計作品牽線搭橋;同時對大賽獲獎作品提供推廣增值服務,對大賽活動對接成功的設計作品,優先推廣市場管道。

6.獎項召回

當遇到以下情況時,中華設計獎組委會有權收回獎項標誌的使用權和已頒發的獎金、獎盃和獲獎證書:

1.獲獎作品造成社會危害或負面影響的;

2.獲獎作品侵犯了其它產品的著作權或其它智慧財產權的;

3.設計者或生產者在未通知主辦者的情況下對獲獎作品進行明顯修改,並繼續在該作品上使用獲獎標誌或利用其進行宣傳的。

7.智慧財產權

1.獲獎作品的智慧財產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大賽組委會有權對參賽作品進行文化藝術傳播、推廣等,並對獲獎作品的智慧財產權享有優先受讓權,如需智慧財產權轉讓將與作者另簽訂轉讓合同書。

2.對於所有參賽作品,在參賽者知情的情況下,大賽組委會有權在宣傳和推廣中使用其相關材料,包括作者資訊、設計效果圖等。

3.謝絕一稿多投,一經發現,大賽組委會將取消作品的參賽資格。

4.參賽者嚴禁抄襲或仿冒他人的產品或設計作品。一旦發現參賽者存在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或與他人就參賽作品存在智慧財產權爭議問題,大賽組委會有權取消參賽者資格;因參賽作品的智慧財產權侵權導致的法律責任全部由參賽者自行承擔,並賠償因此給大賽組委會造成的包括評審費、諮詢費等所有損失。

5.所有獲獎作品和參評作品,主辦和承辦單位有權出版作品集;所有獲獎作品,將留存組委會用於展覽展示;大賽主辦和承辦單位對參賽作品進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協助申請註冊專利。

6.未盡事宜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法》。

五.組織單位

指導單位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主辦單位

中華職業教育社

台灣網

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

台灣設計聯盟

承辦單位

上海宜拓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知產中國)

協辦單位

浙江省中華職業教育社

杭州市中華職業教育社

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

六.評審委員會

大賽評審委員會由海峽兩岸、港澳地區、海外資深專家組成,負責制定大賽的評審規則及評審辦法、遴選本屆大賽評委成員、稽核最終獲獎名單等。大賽組委會邀請來自設計、文化、投資、創意產業等不同領域人士擔任大賽年度評委,評委在大賽評審委員會指導下開展評審工作。

主任:

魯曉波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院長

教育部長江學者

教育部設計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設計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副主任:

余隋懷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

教育部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工業設計與人機工效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楊佳璋台灣設計聯盟理事長

評審委員:

婁永琪同濟大學副校長

教育部長江學者

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

趙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

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國際設計聯合會副主席

孫守遷浙江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浙江大學未來設計實驗室主任

段勝峰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

范聖璽同濟大學長聘教授、博導

同濟大學工業設計工程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

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

曹雪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博導

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原院長

北京2022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設計團隊負責人

廣州城市形象標誌設計者

陳江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導

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分教指委副主任

季鐵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

教育部長江學者

張明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

韓挺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

朱旭光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鄧嶸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博導

社會科學處副處長

郝凝輝中央美術學院教務處處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首席專家

郭介誠台灣設計聯盟秘書長

林鑫保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劉榮祿台灣室內設計協會榮譽理事長

陳斌中國旅遊協會旅遊商品與裝備分會秘書長

羅成浪尖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特約評審員:

李淳寅亞太設計師聯盟聯合主席、世界設計組織前執委

盧西亞諾·加林貝蒂義大利工業設計協會主席

七.組委會聯絡方式

如對報名有任何疑問,請洽:

中華設計獎組委會秘書處

林老師張老師

電話:0571-86801919

信箱: award@cidip.cn

本賽制規則的最終解釋權及修改權歸大賽組委會所有。

中華設計獎組委會


相關連結:


相關檔案:


中華設計獎相關競賽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