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水小尖兵,『水』補夠了嗎」繪畫比賽

得獎名單 得獎作品
「補水小尖兵,『水』補夠了嗎」繪畫比賽

報名時間: 即日起 ~ 2021-09-30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主辦單位Email:311@jtf.org.tw

【參考資料】校園食品

一、「校園食品」的定義

 指學校員生消費合作社內所販售的食品,以學生為主要銷售對象;除「衛生安全」外,也注重「營養均衡」。

二、「校園食品」的功能

 確保學生獲得品質良好、衛生安全的食品。
 改善學童的營養狀況,糾正體重兩極化( 過重或過輕 )的現象。
 培養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促進正常生長發育。
 延緩慢性疾病發生的年齡,減輕國家健保醫療成本的負擔。
 少糖:一般添加糖類的甜食,多常只含熱量、糖及油等,少含維生素、礦物質,每日的添加糖類攝取量應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為原則;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可進一步減半到每日攝取總熱量的5%以下。從小攝取過多的糖,常會養成喜愛甜食的習慣,因此日常應盡量減少攝取添加過多糖類的食物與飲料。
 少油:許多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及很多的癌症皆與高脂肪量的攝取有關,每公克脂肪可提供的熱量為9大卡,是同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 每公克4大卡 )的2倍多。飲食中應盡量以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酸,且每日攝取自脂肪的熱量應不超過總熱量的30%。
 少鹽:許多研究證實,長時間攝取高鈉與高血壓的發生有關,也有許多證據顯示,低鹽或低鈉的飲食攝取,可明顯減少「高血壓危險群」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飲食應以清淡為原則,每日食鹽( 包括食鹽、醬油、味精、鹽漬物及加工食品中的含鹽量 )以不超過5~10公克為原則。

三、「校園食品」的特性

 校園食品應屬「點心」或「飲品」,而非「零食」。
◎「點心」是指含有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之食品,可用於補充正餐之不足;其熱量較正餐為少,具有補充營養及矯正偏食的功用。
◎校園食品之「飲品」包含100%果( 蔬菜 )汁、鮮乳、保久乳、豆漿、優酪乳等五種液態食品;鼓勵多喝白開水,養成自備環保杯的習慣。
◎「零食」是指高油、高糖或高鹽的空熱量食品;偶爾用來滿足口慾或達到社交功能的食品,非人體生理所必需,不是每天應吃的食物。
◎由於小朋友的胃比較小或青少年活動量較大,無法由三餐中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或熱量,可藉由點心及飲品來補充正餐的不足。
 校園食品是使用鮮度良好之天然食材製成的食品,不得使用代糖或代油( 脂 )等人工合成物。代糖、代油( 脂 )應是提供無法正常飲食、或代謝異常的病人,為改善口感所使用的食品添加,不適合一般學童。
 校園食品不應有「營養素強化」或「含食品特定成分」等訴求。例如:標榜高蛋白或添加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字樣。其主要的目的希望讓學童在成長過程能均衡地從各種天然食物中,獲得所需之各種營養成分,而不是從添加各種營養素的加工食品中獲得。
 衛生安全及品質管制採行最高國家標準,即CAS( 台灣優良農產品 )及TQF( 台灣優良食品 )。
 開放產銷履歷驗證產品進入校園,「新鮮」、「在地」、「環保低碳」,食品來源看得到。


相關檔案: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