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平面設計

0

2021「江海造物—融江追海.匠心造物」中國.太倉文創和旅遊商品大賽

2021「江海造物—融江追海.匠心造物」中國.太倉文創和旅遊商品大賽
徵集初評階段(徵集時間2021年9月10日-10月31日;初評時間2021年11月上旬)
專業組一等獎1名:5萬元人民幣;
學生組一等獎1名:2萬元人民幣。
參賽對象:有志參與文創產品創意、設計、開發的個人及機構。

0

2021京津冀高校「無償獻血、造血幹細胞捐獻、器官捐獻」主題宣傳海報作品徵集

2021京津冀高校「無償獻血、造血幹細胞捐獻、器官捐獻」主題宣傳海報作品徵集
截至日期:2021年10月30日。
一等獎,3名,證書及作品集;
二等獎,9名,證書及作品集;
三等獎,15名,證書及作品集;
活動參加主體:主要面向京津冀三地高校大學生(專科、本科、碩士、博士)開展作品徵集

0

2021「星海獎」大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2021「星海獎」大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2021年10月30日徵集截止。
A、主題競賽單元:金獎1件;頒發獎金人民幣1500元,頒發獲獎證書及作品集。
B、自由主題單元:金獎1件;頒發獎金人民幣1500元,頒發獲獎證書及作品集。
參賽作品無論入選與否,一概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

0

2022年第二十屆扶輪電腦圖文創作比賽

2022年第二十屆扶輪電腦圖文創作比賽
線上報名與送件:110年10月1日(星期五)至110年12月31日(星期五)止。
平面圖畫類─國中組、國小組、動畫類(代號:A、B、C、D)
扶輪社頒給第一名獎學金3000元、第二名獎學金2000元、第三名獎學金1000元、佳作獎學金500元。

0

2021第二屆天津市高校清廉文化招貼設計大賽

2021第二屆天津市高校清廉文化招貼設計大賽
報送作品即日起至2021年10月30日止。
凡參展作品一律為作者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任何個人和機構的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名譽權及其他任何合法權益,否則造成任何法律糾紛或責任,作者自負,並取消其參展資格。
作品必須為原創,每人投稿數量不限。

0

2021「青春萬象,生肖記憶」首屆恆田杯設計大賽

2021「青春萬象,生肖記憶」首屆恆田杯設計大賽
本次報名免收報名費。參賽選手在2021年11月8日24:00前。
獎項設置:
1、金獎1名 (獎金 3000元,頒發獲獎證書)
2、銀獎2名(獎金 1000元,頒發獲獎證書)
3、銅獎3名 (獎金 500元,頒發獲獎證書)

0

2021第七屆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2021第七屆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報名:2021年8月1日—10月31日。
大賽初評和決賽評審採取專家評審會的方式開展,由主辦單位從大創賽評審專家庫中抽取的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負責實施,複賽階段專場賽採用“3 + 3”互動答辯模式,即每個參賽項目展示3分鐘、回答評委提問3分鐘。

0

2021「共同體」IPBP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

2021「共同體」IPBP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
徵集截止:
2021年10月25日。
獎項/Awards:
全場大獎一件:獎金20000人民幣;
金獎一件:獎金10000人民幣;
銀獎二件:獎金5000人民幣;
銅獎三件:獎金3000人民幣;
評審獎五件:獎金3000人民幣;

0

「Happy Halloween」填色、繪畫、書法、攝影、電腦平面設計比賽

「Happy Halloween」填色、繪畫、書法、攝影、電腦平面設計比賽
截止報名 – 郵寄﹑傳真﹑電郵:27/10/2021 (香港時間下午 5 時前)–傳真﹑電郵﹑郵寄以郵戳為準。
冠軍、亞軍、季軍、優異獎及其他獎項之得獎者均獲頒發獎狀
所有參賽作品,不得在公佈結果前發表。

0

2021「創意青春.悅享邯鄲」十二屆「邯鄲銀行杯」邯鄲青年文創設計大賽

2021「創意青春.悅享邯鄲」十二屆「邯鄲銀行杯」邯鄲青年文創設計大賽
咨詢與報名:
10月18日前,將大賽報名表發至大賽組委會辦公室郵箱。
獎項設置:
金獎2名獎金各10000元,證書+獎杯。
銀獎4名獎金各5000元,證書+獎杯。
銅獎6名獎金各3000元,證書+獎杯。

0

2021第十五屆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

2021第十五屆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
截止日期:8K作品截止5月31號,其他作品10月20日。
所有作品以電子圖片形式提交,手繪、計算機繪圖均可,圖片為JPG格式,計算機繪圖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300dpi,圖片大小控制在5M以內。
圖片內容應包括產品設計效果圖

0

2021未來之星設計獎

2021未來之星設計獎
報名時間:2021.04.01–10.31
基本條件:符合參評要求,按要求遞交資料及作品
功能性: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強調設計的實用性和技術性
創新性:設計作品具有創新理念,並與實踐相融合
社會貢獻:強調設計應用,包含利民生活性、產業貢獻性和未來貢獻性評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