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首屆美麗中國生態可持續創新設計藝術大賽.福建賽區

2021首屆美麗中國生態可持續創新設計藝術大賽.福建賽區

報名時間: 即日起 ~ 2021-06-25

主辦單位: 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福建省環境藝術設計協會

主辦單位電話: +86-18650775652

一、大賽宗旨

為了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弘揚可持續生態文化,強調創新驅動設計藝術的發展,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大賽宗旨是為中國美麗而設計,為美麗中國建設創新貢獻高校的新生力量。

2021首屆美麗中國生態可持續創新設計藝術大賽.福建賽區

本次大賽旨在推動福建省高校設計教育和設計交流,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相互交流與展示優秀作品的平台;比賽的目的為高校學子提供一個創新的平台,挖掘創新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多元性。以競賽促進培養,激發設計藝術的各專業師生的創造力,切實提高福建省師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的雙創能力;進一步促進設計藝術的多元性發展,深化福建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從而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情感的設計人才。

二、大賽名稱

2021首屆美麗中國生態可持續創新設計藝術大賽( 福建賽區 )

三、選題要求

以本學科專業培養人才的要求,選擇有一定的社會實踐應用價值,具有對所學專業知識進行綜合能力訓練課題。選題注重本學科時代發展的趨勢,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創新實踐為課題核心。課題應有一定的研究難度,有飽滿的工作量,並能體現教學計畫中對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的“三基”要求以及提升審美能力、藝術表現和知識綜合的要求。

設計選題可分解為若干子題目,以本科生構成競賽主體,原則上要求“一組一題”,可跨專業、跨院校合作完成等方式,使每個專業都能參與其中,符合設計藝術人才培養的多元性目標。

四、設計選題

1、地域性鄉村景觀生態創新設計

2、區域環境生態與空間設計

3、鄉村傳統建築與室內空間改造設計

4、傳統文化視域觀的鄉村空間再造設計

五、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福建省美術家協會

福建省環境藝術設計協會

承辦單位:

福建農林大學藝術學院·園林學院( 合署 )

福建省工程學院設計學院·海峽工學院

協辦單位:

廣州冠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天益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省各大高校及會員單位協辦、各省環境藝術設計協會

六、參賽對象

2021屆福建省高校設計學專業本科畢業生

七、參賽作品類別

1、室內空間設計類:

包含室內公共空間、室內住宅空間、展示空間、室內陳設等創意設計。

2、景觀與規劃設計類:

包含城鄉規劃、公共環境景觀、景觀照明、住宅庭院等創意設計。

3、公共藝術類:

包含建築與環境空間中的壁畫、雕塑、裝置、環境公共藝術以及環境設計相關的動漫作品等。

4、環境產品設計類

包含環境家具、燈具、雕塑及景觀小品等。

5、鄉村文旅設計類

包含鄉村生態設計、平面招貼海報、包裝設計及文創紀念品等。

八、獎項設置

本次大賽獎項設置分為各類金、銀、銅獎;競賽原則上按照參賽作品數的10%、20%、30%設立金、銀、銅等獎,優秀指導教師獎;並頒發相應證書。

( 一 )評分標準

分 項 細則 比例
作品完整性 效果圖方案和平、立、剖面圖方案圖及文字說明表達完整,能夠反映設計的目的和理念。 20%
風格獨創性 作品為原創,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獨特的創意,構思巧妙,創意內容與設計表現恰當、完美,適當的體現出地域和文化特徵。 30%
藝術感染力 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獨特的設計觀念,設計與內容描述相吻合,效果表現和空間尺度運用合理。 30%
技術表現力 運用恰當的藝術表現手段,具有豐富表現力和說明性。 10%
社會影響力 具有較大的市場應用價值、商業價值、參考價值。 10%

( 二 )評分方法

1、在專家委員會領導下,由多名評審專家負責成績評定工作,並上報專家委員會對比賽結果作最終裁定。

2、各評審組以淘汰方式進行評審,即各組先淘汰40%,留下的均為獲獎作品,再從中進行等級獎評審。評審等級獎仍以淘汰方式進行,先評出30%的三等獎,然後再評出20%的二等獎,直至留下的10%為一等獎。

3、作品採用匿名評審方式,為保證公平、公正,每份作品均由工作人員對參賽作品進行編號。

九、參賽流程

( 一 )組織報名

各高校負責本次活動對接的工作人員登錄大賽指定平台 https://lib.yiihuu.com/act/stcxsjlm ,申請成為大賽組織單位,並填寫該校相關信息,通過審核後,本校學生才可申報參賽。

( 二 )個人申報

參賽個人或團隊( 代表人 )登錄大賽指定平台 https://lib.yiihuu.com/act/stcxsjlm ,選擇所在高校,填寫參賽信息,提交報名申請,並提交參賽項目作品。參賽者須保證各項個人信息填寫有效、無誤。

( 三 )高校初選

由參賽者所屬高校評審組分別對作品進行初步審核,淘汰低水平作品,推選本校優秀作品參與大賽評獎。

( 四 )大賽評獎

專家評委會領導評審專家對所有高校初審後推選出來的作品進行多輪評選,分別評選出對應獎項獲獎者。

十、參賽者報名規範

( 一 )申報方式

申報人通過大賽指定平台 https://lib.yiihuu.com/act/stcxsjlm ,報名參賽並填寫報名信息( 需註冊平台賬號並登錄 ),報名成功後上傳作品資料。

( 二 )申報項目文件夾

每個項目提交資料時,需建立一個文件夾,文件夾名稱“類別—項目名稱—設計者( 團隊 )名—院校名稱”設計圖紙和效果圖。

例1:園林景觀-某某萬達廣場景觀設計-曾某某-某某人( 團隊名單 )—院校名稱。

( 三 )所需提供的參賽資料

申報項目文件夾中需要建立四個文件夾:參賽報名文件夾、平立剖圖片文件夾、項目效果圖、個人或團隊文件夾。具體說明如下:

1.參賽報名文件夾( 1 )按照要求填寫完畢的《參賽報名表》及設計說明文字,申報表名稱規範:“項目名+設計者( 團隊 )+院校名稱”;例如:某某萬達廣場景觀設計-曾某某-某某學校學院專業
2.平立剖面圖片文件夾參評項目的平面/立面( 剖面 )的設計文件;缺一不可。要求:每幅設計圖片提交的圖片名稱需填寫具體的空間位置和圖紙屬性;例1:一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三層平面圖等; 一層立面圖、二層立面圖、三層立面圖( 一層剖面圖、二層剖面圖、三層剖面圖 )等;
3.項目效果圖文件夾提交參賽項目效果圖,不得少於5幅,且不多於20幅。參賽文件夾中圖片,為評委評審時必看圖片。圖片要求:每個項目提交的圖片須填寫空間名稱:例1,公裝:大堂、客房、衛生間、辦公室、公共走廊、會議室等;例2,住宅:客廳、餐廳、臥室、衛生間、廚房、影音室、花園等;如果同一個空間有多張角度圖片,請按照“空間+編號”填寫圖片名稱,例:客廳1、客廳2、大堂1、大堂2。上述圖片為jpg格式,圖片要求不低於300dpi印刷質量,每張圖片大小不超過2M。報名者可為圖片另附說明,以word形式體現,格式:圖片名稱+說明文字。

4、個人或團隊文件夾設計師個人、團隊高清數碼相片,要求不低於350dpi印刷質量,相片圖注為“設計師姓名”,團隊相片請按照從左至右的順序填寫團隊成員姓名。

( 四 )、申報要求

1、此次大賽作品徵集,以項目為院校進行申報,一套項目只可申報一個專業類別,如發現一套項目參與多個專業類別的賽事,組委會將取消報名者參賽資格;

2、申報人數要求:主創設計和輔助設計人數總計不超過3位人選;

3、主辦方將對參賽材料進行形式審查,不完整、不正確或不符合參賽要求的材料( 例如:作品圖片要求無水印、無黑邊、無單位或設計者名稱 )將視為無效或作廢,主辦方有權取消任何未能提交完整參賽材料或者提交的參賽材料不符合本規則要求的參賽者的參賽資格;

4、參賽提交的作品,圖片只能是“JPG”格式,不接受除“JPG”格式以外的其他格式。個人簡介、設計說明、項目信息只能是“word”文件,不接受除“word”外的其他格式文件;

5、參賽者在提交作品時,請選擇所屬的類別,無法確定或項目功能無法歸屬在現有類別時,可由評委來決定其所屬類別;

( 五 )、網上申報說明

申報材料以電子文檔( 文件壓縮包 )形式通過大賽指定平台 https://lib.yiihuu.com/act/stcxsjlm 提交。

十一、參賽須知

( 一 )、報名時間

2021年6月1日起接受報名,2021年6月25日截止報名。

( 二 )、作品提交

按要求上傳參賽作品至大賽指定平台 https://lib.yiihuu.com/act/stcxsjlm,作品圖片要求無水印、無黑邊、無院校或設計者名稱。除上傳文件壓縮包外,需在大賽平台上傳參賽項目效果圖作為作品展示,接受大眾瀏覽或點贊投票。

( 三 )、權利與義務

1、所有參賽者享有同等參與評獎、監督、建議的權利,組委會具有被監督、聽取建議的義務;

2、所有參賽者有義務無償將參賽作品版權授予組委會,供組委會傳播、展覽、出版參賽作品集之用;

3、所有參賽者不得要求組委會退回所提交的參評資料,不提出任何形式的索償要求;

4、參賽者應自行保證申報作品具有全部知識產權,如發現參賽者申報作品有不符合參賽條件情形,組委會有權在大賽任一階段取消其參賽資格,收回其所獲之榮譽,由此造成主辦方損失的,由參賽者承擔;

5、就參賽材料提交、展覽、公示、宣傳與出版等一切事項,參賽者不得向主辦方提出任何補償要求或報酬的權利,亦不得要求享有任何特殊權利;

6、如其他方對參賽產品提出知識產權方面的爭議,則由參賽者自行處理並承擔一切法律責任。本設計大賽為行業學術評價,不收取評審費。

組委會聯繫地址:福州市倉山區上下店路福建農林大學東苑公寓3號樓負一層

郵 編:350002

聯 系 人:陳鏗

聯 系 電 話:18650775652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