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農業資料開放黑客松

2022年農業資料開放黑客松

 總獎金: 300000

最高獎金: 150000

報名時間: 2022-09-01 ~ 2022-10-14

主辦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資料開放平臺

主辦單位電話: 0223315508分機8813、09/30

主辦單位Email:m.agridata.offical@gmail.com

關於黑客松

2022 年農業資料開放黑客松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 2.0 以永續台灣農業為主軸,聚焦「 農業淨零 永續臺灣 」「 在地食農 珍享鮮食 」「 農產業群聚地區 發展特色農業 」「 氣候變遷下 坡地農業發展 」四項農業議題與關心上述議題民眾一同討論,以公私協力角度,探討政府服務優化或資料解析,帶給民眾更優質便利的服務內容。

2022年農業資料開放黑客松

徵選主題說明

氣候變遷下對於農業環境、農糧生產、農產安全、農產業群聚地區均面臨重大的影響,因此農業如何面對外在環境及極端氣候等問題所造成的衝擊與社會性議題等,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究與改變,透過 2022 年農業資料開放黑客松,藉由公私協力,齊力共創農業創新、社會安定及環境永續的臺灣新農業!

農業淨零 永續臺灣

​氣候變遷的速度越來越快,使得糧食安全及農業經濟面臨重大危機。農業部門為減緩氣候變遷對農業之衝擊及對民生之影響,推動農業淨零,將透過減量、增碳匯、循環、綠趨勢等策略,永續臺灣農業環境。
結合農產品產銷履歷標章與碳足跡標籤,依據 TGAP 及 PCR 規範,讓農產品經營者,不用重複紀錄,即可完成申請產銷履歷及碳足跡標籤所需資料。

在地食農 珍享鮮食

「食農教育法」於本年 5 月頒行,透過「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深化民眾對飲食、農業及自然環境的連結。​

農產業群聚地區​ 發展特色農業

臺灣農地總量減少,在考量區域產業特性,以農產業群聚地區為主,發展農林漁牧之特色產業及提高經濟收益。​

氣候變遷下 坡地農業發展

臺灣山坡地佔土地總面積之 70% 以上且蘊涵豐富資源,近來全球氣候變遷導致發生極端氣候,為確保坡地農業生產與安全,整合坡地保育,產業特色,生態資源等,促進具有地區特色農業多元及安全之發展。​

參賽資訊

產品或服務構想書下載

資格

  • ✱ 人數:每隊 2 – 4 人,團隊成員需滿 16 歲始得參賽。
  • ✱ 資格:必須能提出與本活動主題相關之明確提案及組成團隊。
  • ✱ 每隊須指派 1 名團隊代表人,代表人必須為中華民國在籍者,代表人需與承辦單位之聯繫窗口聯繫、確認參賽文件與獎金領取事宜等與活動相關之一切事項。
  • ✱ 團隊成員中有未滿 20 歲之未成年人,須提供「法定代理人同意書」始能完成報名。

方式

  • ✱ 採徵件制,報名時須提交作品構想,經遴選後錄取由主辦單位通知參與工作坊與黑客松實體活動。
  • ✱ 一律採線上報名,參賽者需至「農業資料開放平臺 – 參賽專區」進行報名與文件繳交作業,以完成報名程序。報名與文件繳交說明如下:
    1. • 報名資料:需至「農業資料開放平臺 – 參賽專區」進行報名。
    2. • 產品或服務構想書:請上傳 PDF 檔 1 份,以 A4 格式,最多不得超過 10 頁,檔案大小不得超過 6MB。
    3. • 參賽同意書:團隊成員詳閱後簽名並請上傳 PDF 檔 1 份,以 A4 格式,檔案大小不得超過 6MB。
    4. • 法定代理人同意書:如團隊成員中有未滿 20 歲之未成年人,須上傳「法定代理人同意書」始能完成報名,請上傳 PDF 檔 1 份,以 A4 格式,檔案大小不得超過 6MB。
  • ✱ 若錄取者請先準備構想投影片,將於工作坊中進行報告與後續討論修改,並於指定時間繳交最終報告簡報,並且於黑客松活動當日進行最終評選。

重要時程

報名 海選 工作坊 決選
即日起至
09/30
下午 17 :00 截止

即日起至
10/14
下午 17 :00 截止

10/03~10/07
10/17~10/21
海選評選會議

10/13
10月下旬
農業主題式演講
邀請優良農業團隊進行分享
輔導晉級團隊進行提案實作
各業務單位人員與晉級團隊進行交流活動
11月底
決選
頒獎典禮
即日起至 111 年 09 月 30 日(五)下午 17 : 00 截止

  1. 於農業資料開放平臺 – 參賽專區 – 立即報名填寫「報名表」
  2. 至參賽專區 – 立即報名上傳「產品或服務構想書」、「參賽同意書」、「法定代理人同意書」
  3. 「產品或服務構想書」範本格式請參閱參賽專區 – 參賽資訊中下載或參賽專區 – 立即報名 – 下載專區中下載
  4. 「參賽同意書」與「法定代理人同意書」請參閱參賽專區 – 立即報名 – 下載專區中下載
  5. 團隊成員中有未滿 20 歲之未成年人,須提供「法定代理人同意書」始能完成報名
111 年 10 月 03 日 (一) 至 111 年 10 月 07 日 (五)

  1. 採線上審查,競賽團隊無須出席
  2. 111 年 10 月 7 日公告海選晉級名單
111 年 10 月 13 日 (四) 舉辦

  1. 晉級團隊須於指定時間與地點出席
  2. 輔導晉級團隊進行提案實作
  3. 各業務單位人員與晉級團隊進行交流活動
  4. 農業資料開放應用主題式演講
  5. 主辦單位保有視實際情況需要,調整各項時程之權利
111 年 11 月底舉辦

  1. 晉級團隊須於指定時間與地點出席
  2. 進行產品或服務發表
  3. 主辦單位保有視實際情況需要,調整各項時程之權利

獎勵方式

第一名

$150,000 + 團隊獎狀一紙

第二名

$100,000+ 團隊獎狀一紙

第三名

$50,000+ 團隊獎狀一紙

評分標準

可行性 40% 創新性 30% 影響性 30% 加分 0%~10%
已掌握組織內部或外部資料,成果可導入公共服務之運作。 與農業主題關聯性,跨領域合作之創新服務與延展性。 滿足社會上立即需被解決之問題,對於社會產生之影響性。

依委員認定加分幅度,提案為跨地方或中央政府應用者。

參賽須知

  1. 團隊參與本活動,視同同意活動須知及各項規定,活動中若有爭議,主辦單位保有活動須知最終解釋權。本同意書如有未盡事宜,除依法律相關規定外,主辦單位保留修改之權利,主辦單位並得另行補充及隨時公佈於活動網頁。
  2. 參賽作品如曾在其他競賽中獲獎,則需有 50% 程度之修改始得參賽,並需事前告知主辦單位。如經主辦單位認定參賽作品與曾獲獎作品相似程度達 50% 以上,如未事先告知經檢舉後主辦單位保留取消參賽、得獎資格之權利。
  3. 智慧財產權:
    • (一) 參賽作品內容須遵守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肖像權、隱私權、個人資料保護等法律規定。凡使用涉及他人之人物肖像、背景音樂或任何類型著作、專利、商標、個人資料,參賽者應符合相關法令之規定。如有侵權爭議,由參賽團隊及個人自行負責。
    • (二) 參賽作品不得有涉及抄襲、剽竊、仿冒或其他侵害他人權益之情事。若經主辦單位發現、檢舉或告發有侵害他人權益之情事,得保留獎項暫緩公布之權利,並經訴訟程序確認屬實者,得取消參賽、得獎資格,並追回相關獎金(項)。
    • (三) 參賽作品(作品簡介或作品影片)之智慧財產權權益,歸屬參賽團隊或成員個人所有。惟參賽者(若為未成年人須得法定代理人同意)須同意無償授權主辦單位,用於推廣開放資料結案之目的,以不限區域及非營利之方式使用其參賽產品,包括但不限於拍攝或請競賽團隊提供相關照片及動態影像以紀錄相關活動,並使用、編輯、印刷、展示、宣傳、報導、出版或公開其參賽成果、個人肖像、姓名及聲音等。如未涉及著作人格之誣衊,參賽者不得對主辦單位行使著作人格權。
    • (四) 參賽團隊同意主辦單位得將本參賽成果之名稱、簡介、參賽組別及所使用的資料集等相關背景資料,彙整為開放資料格式登載於公開網站供公眾下載使用或提供予設組之主辦單位。
  4. 獲獎團隊同意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優先予主辦單位,主辦單位並應支付合理報酬以締約進行後續承作。(如無意願需事先說明理由)。
  5. 個人資料保護:
    • (一) 主辦單位基於個資法第 8 條規定參賽者管理、報名管理、活動期間身分確認、活動聯繫、寄送獎品、競賽活動相關訊息聯繫及相關行政作業之目的,得蒐集、處理及利用參賽團隊成員之個人資料。
    • (二) 參賽者必須提供詳實之個人資料,不可冒用或盜用任何第三人之資料。如有不實或不正確之情事,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賽及得獎資格。如有致損害於主辦單位或其他任何第三人之相關權益,參賽團隊全體隊員應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 (三) 代表報名者應取得個別團隊成員之同意提供其個人資料予主辦單位。
    • (四) 參賽者因本競賽所提供之個人資料,依個資法第 3 條規定得向主辦單位請求查詢閱覽、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必要時亦可請求刪除,惟依法必須保留者不在此限,若因此致影響參賽或得獎及受領獎項權益者應自負責任。
    • (五) 參賽者保證提供之作品,於活動期間或活動結束後,應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或其他相關法令之規定,如因違反法令而蒐集、處理及利用他人個人資料,致他人受有損害者,參賽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6. 參賽團隊內部分工或權益分配(如獎金領取及分配),若有任何爭執疑問,應由團隊或參賽者法定代理人自行處理,與主辦單位無涉。
  7. 參賽入圍團隊至少需有一半以上成員(含代表人)參加工作坊與決選,若團隊為兩人則皆須到場。
  8. 團隊獲獎時,獎金由團隊推派一位代表人領取,若授權代表人無法領獎,由團隊成員共同簽屬同意更換代表人代理領取,請將代理表單於領獎期限內寄至主辦單位以茲證明。
  9. 若參賽隊伍組成為現職軍公教員工(含約聘僱人員、工友及臨時人員等),參賽獲獎獎金依據「跨主管機關及區域性競賽活動核發獎金或等值獎勵支給表」規定辦理。
  10. 領獎者須依中華民國稅法規定繳納稅金;且得獎者需依規定填寫並繳交相關單據(如領獎單)方可領獎,若未配合者,則視為放棄獲獎資格。
    • (一) 得獎獎品價值或獎金超過新臺幣 2 萬元者,得獎者必須依規定扣繳 10% 中獎所得稅額,始得領獎。但得獎人如為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在中華民國境內居留未達 183 天者),不論金額依規定扣繳 20% 稅率。
    • (二) 得獎獎品之金額價值或獎金,皆須列入個人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
  11. 參賽者應配合事項:
    • (一) 凡報名參選之團隊必須配合主辦單位,進行相關評選、表揚、輔導及媒體報導等工作。
    • (二) 獲獎團隊需配合進行後續效益追蹤 2 年。
  12. 違反本須知之處理:
    • (一) 凡報名參加者,應遵守本須知內各項規定,如有違反者,主辦單位有權利取消參賽資格並追回已得之獎金與獎項,且得公告之。
    • (二) 若有違反本須知之事項,致主辦單位受有損害,得獎隊伍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13. 其他事項:
    • (一) 參賽者未經主辦單位及團隊其他成員書面同意,不得轉讓本競賽之權利與義務。
    • (二) 本同意書之解釋與適用,主辦單位保有最終解釋權,任何與此同意書有關的爭議,均依中華民國法律予以處理,並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 (三) 本須知如有未盡事宜,除依法律相關規定外,主辦單位保留修改及補充(包括活動之任何異動、更新、修改)之權利,並以本活動網站( https://data.coa.gov.tw/hackathon/Home.aspx)公告為依據。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 37 號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9:00~17:30 (中午休息12:00~13:00)

服務電話:( 02 ) 2331-5508轉8813

除另有註明,網站之內容皆採用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資料使用規範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