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十八屆李國鼎(K.T.)科技與人文藝術創意競賽.互動科技藝術組

2023第十八屆李國鼎(K.T.)科技與人文藝術創意競賽.互動科技藝術組

報名時間: 2023-06-01 ~ 2023-08-23

主辦單位: 國立清華大學中華民國亞太新經濟學會

主辦單位Email:ktaward.tw@gmail.com

組別

互動科技藝術組(Interactive Technology Art)

作品形式

在全球局勢劇變與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代背景之下,本屆KT競賽互動科技藝術組除了鼓勵參賽者探索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創新潛能之外,也期待參賽者能在作品中呈現對於當前議題與現象的深入反思。

2023第十八屆李國鼎(K.T.)科技與人文藝術創意競賽

2023第十八屆李國鼎(K.T.)科技與人文藝術創意競賽

本組徵求能夠巧妙挖掘議題、運用科技媒材、科學元素或科普概念進行藝術呈現的數位互動藝術作品。創作技術範疇可包括但不限於:影像偵測、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網路通訊、感測器…等,同時也歡迎運用數位設備或借助科學現象、機械動力、生物化學等手法進行的創作。

參賽資格

  • 須為報名時間往前推一年半內(2021年12月迄今)新完成之作品。
  • 曾獲「K.T.競賽任一獎」之作品不得報名參賽。
  • 每組人數不得超過4人,須全符合全國各大專院校學生或應屆畢業生資格。
  • 組長限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在台學生或應屆畢業生。
  • 教師限以指導身分參加。
  • 參賽作品與提供之作品影片不得有抄襲或侵害他人權利之情事,音樂、圖像皆須已取得合法授權。

作品繳件內容

請先至活動網站下載「創作說明」與「參賽與個資同意書」範例,並準備以下檔案。

【作品介紹影片】內容包含作品科學原理、作品展示與操作示範

1. 影片名稱設定:2023 第十八屆 KT 科藝獎投稿-互動-作品名稱

2. 將影片上傳至 YouTube,設定非公開(只有知道網址的人可以看),並提供連結網址給主辦單位。

【創作說明】請從網站下載格式

1. 名稱設定:「2023KT 互動_作品名稱創作說明」

2. 封面:

(1)年份與組別 (2)作品中英文名稱

(3)全組中英文姓名學校科系中英文

(4)指導老師中英文姓名

3. 詳細作品描述:

(1)作者介紹 200 字(作者最多四人)

(2)作品 300 字簡介及圖文介紹(宣傳與介紹作品用)

(3)作品意涵、設計概念(發想與理念、設計主題)

(4)互動技術方法及運用(裝置功能描述、操作方式與互動結果、科學運用原理、技術與媒材之獨特處)

(5)裝置造型示意圖(空間示意圖、作品內部結構與展出所需器材、環境、設備)

(6)其他

4. 完成後請將可由本單位複製編輯的原檔放入「2023KT 互動_作品名稱資料」資料夾,另轉存PDF檔後上傳至Google雲端,並提供可線上瀏覽之連結網址。

【開關機手冊】於初選入圍後提供

1. 開關設備注意事項。 2.安裝及使用說明。 3.簡易維修。

【作品資料】壓縮資料夾請將以下內容加入壓縮檔,資料夾取名:「2023KT 互動_作品名稱資料」

1. 作品精彩照片三張(網頁上介紹作品用,每張需 1Mb 以上)

2. 前述【創作說明】之原始檔(Word),需可供本單位複製與編輯文字。

3. 前述【作品影片】轉成 mp4 放入,畫質 720p 以上,長度限5分鐘內。

4. 其他自行補充之資料。

【作品程式】壓縮資料夾(選擇性提供,非必要)

1. 取名:「2023KT 互動_作品名稱程式」

2. 放入作品主程式、安裝檔 (若有的話)

3. APP 檔案請加上 PC 執行版,尤其是 IOS 的作品。

4. 上傳至 Google 或 Dropbox 雲端,並提供下載連結。須設定開放共享。

【參賽與個資同意書】可分別簽署在不同張上分開寄出,務必於右上角填作品名。

1. 請逐頁填寫組別與作品名稱。

2. 請逐頁逐項確認同意內容,並打勾表示意願。

3. 為符合個資法授權本單位取得聯絡資料,請指導老師與組員皆須親自簽名。

4. 將所有正本郵寄至116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世新大學數媒系張純良先生收。

繳件方式

請於2023.06.01~2023.07.31上網報名並繳交作品,網址:

https://forms.gle/56JS3CPEoRwEf2t67

將作品資料上傳至網路,結構如下:

  • YouTube網址:2023第十八屆KT科藝獎投稿-互動-作品名稱
  • Google網址1:2023KT互動_作品名稱創作說明.pdf(創作說明)
  • Google網址2:2023KT互動_作品名稱資料(壓縮資料夾,內容如下)
    • 作品圖三張.tif、海報.tif
    • 2023KT互動_作品名稱.mp4
    • 2023KT互動_作品名稱.doc(可供本單位編修之創作說明)
    • 其他
  • Google網址3:2023KT互動_作品名稱程式(壓縮資料夾,非必要)
    • 安裝檔與主程式
    • PC執行版
    • 其他

審查方式

  • 評審:由一位評審召集人主持評審會議,委任三位評審委員針對作品繳交之【作品影片】與【創作說明】進行初選,選出入圍者五名。
  • 決選:入圍作品將於現場決選展以及網路上公開展出。入圍作品之作者需親自至現場決選會佈展,主辦單位將擇日進行公開決選會,由評審委員決定最終名次。若作品有指導老師,請指導老師務必至現場指導學生佈展,以提升展覽表現。
  • 得獎作品成果展覽期間本單位將提供簡易展示架與防盜器出借,作者需佈展、撤展,以及協助處理現場無法解決之特殊狀況。

展覽方式

  • 今年成果展覽將依照贊助單位之意願,決定最後展覽形式與規格。
  • 無論是純粹「網路展覽」,或是與其他單位共同辦理展出,皆會另行公告與通知。

公佈方式

  • 主辦單位將於第一時間在網站及粉絲頁上公告入圍名單,並以e-mail通知入圍隊伍決選會時間及場地。若未收到請至垃圾郵件匣中查看,其他問題請email至: ktaward.tw@gmail.com
  • 最新消息請持續關注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ktaward.tw
  • 得獎名次將於頒獎典禮當天公佈,並請務必派員出席領獎。
2023第十八屆李國鼎(K.T.)科技與人文藝術創意競賽

2023第十八屆李國鼎(K.T.)科技與人文藝術創意競賽

關於K.T.科藝獎

李國鼎(K.T)人文與科技藝術創意競賽,簡稱K.T.科藝獎,是2006年由當時的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主任朱雲鵬教授以及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秘書長萬其超教授發起,為紀念李國鼎先生為臺灣發展之貢獻。

李故資政國鼎先生(K. T. Li)曾任經濟部長、財政部長和主導科技發展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從中華民國第一期四年經建計畫起,一直參與國家重要經濟決策,國際間尊稱「KT」(李國鼎英文名字的縮寫)為「台灣經濟發展奇蹟的締造者」,他個人的生命歷史已與台灣經濟發展史相結合。他長期推動台灣的經濟發展,且致力於提倡科技與人文的結合,爲紀念與表彰其成就,特舉辦「K.T.科藝獎」(英文為K. T. Creativity Award,同時寓有「國鼎」與「Knowledge Taiwan」的意義),希望以數位技術之創新應用於視覺藝術為重點,廣徵各大專院校師生參與競賽,共同爲提升台灣的創意與創新活動而努力。

【生平大事年表】 【貢獻事蹟】 【李國鼎虛擬故居】

本競賽從第一屆開始即由國科會(現改名科技部)之科普活動計畫補助,並由各大學資深教授擔任共同主持人,培育臺灣科技藝術人才。尤其感謝現任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的院長 許素朱教授,從第一年就開始協助活動計畫書的撰寫,多年來累積贊助上百萬獎金、展覽費用,並協助引薦KT科藝獎與台北數位藝術節共同展覽及頒獎(從第三屆~第十七屆)。

主辦單位

協辦單位


相關連結:


相關檔案:


李國鼎(K.T.)科技與人文藝術創意競賽相關競賽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