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藝術跨域創作案徵件

2023藝術跨域創作案徵件

 總獎金: 300000

最高獎金: 100000

報名時間: 2022-12-01 ~ 2022-12-16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主辦單位電話: 04-2372-3552分機703(朱以夫)

主辦單位Email:yifuchu@art.ntmofa.gov.tw

一、 宗旨

國立臺灣美術館為鼓勵臺灣數位藝術創作者提出具創新及實驗性之藝術創作計畫,以當下即歷史的視野來建構臺灣數位藝術的詮釋內容及詮釋體系,透過公開徵選創作案,以「時光天井電視牆」為展出場域,提供臺灣數位藝術創作者創作資源及發表作品之管道,藉以激勵數位藝術創意及創作發展之能量,並在立足本土的基礎上,擴展臺灣美術發展的寬度及廣度。

二、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本館」)。

三、 申請資格

(一) 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個人或團體(團體以個人為申請代表),須具中華民國國籍或持在台居留證(五年以上實際居住時間),或是在台立案之團體、工作室、公司、法人等組織。

(二) 曾獲選藝術跨域創作案(以下簡稱本案)之個人或團體,二年內不得提出申請。

四、 展覽提案說明

(一) 創作提案須符合本案宗旨,結合視覺藝術與數位科技技術。創作者須在計畫書內提出具創新概念及實驗性之藝術創作計畫,並呈顯其提案對臺灣數位藝術及跨域藝術發展的意義。

(二) 展出空間:時光天井電視牆(設備規格及場地圖請參考簡章附件)

(三) 預計展出時間:

1. 預計展出時間由本館依展覽空間和提案內容協調安排於2023年度檔期展出,每檔展期以3個月為原則,最遲不超過2024年3月開始展出。本館得因展檔安排需要調整之。

2. 獲選者(團隊)須依本館排定之展覽時間規劃展出。若因故無法如期展出,應於展出前3個月告知本館。未能遵守者,本館得取消其展出資格、追還本館已支付之相關製作費用,且二年內不得申請本案。

五、 徵選名額及製作費用

「時光天井電視牆」徵選2-3案,備取1案。由本館依計畫內容酌予支付製作費用,費用以新臺幣10萬元為限(本館依規定代扣繳所得稅及二代健保費)。本案製作費用不得包括個人護照、簽證、保險費及設備購置費(詳細說明見【附錄二】製作費用預算明細說明)。

六、 作業時程及審查標準

(一) 作業時程:

作業階段 預定時程(2022年) 備註
徵件簡章公布及公告時間 即日起

至12月16日

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網站公布。
申請時間 12月1日

至12月16日

線上報名及紙本資料寄送,郵戳為憑。
初審 12月底 由本館遴聘學者專家進行書面審查,通過者由本館個別通知進行複審。
複審 (2023年)

1月中

入圍複審者,須親至本館進行簡報。因故無法親自出席者,得於複審前3日向本館提出網路簡報申請,並配合本館進行網路連線測試;若未能於期限內提出網路簡報申請,視同放棄簡報權利。
結果公布 2月中 獲選名單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網站公布並個別通知。

(二) 審查重點:

1. 作品概念、實驗性及創新性(40%)

2. 媒材運用及作品表現力(30%)

3. 計畫可行性(20%)

4. 空間規劃能力(10%)

(三) 創作計畫未達評審認定之標準者,得予以從缺。

(四) 本館及本案評審委員得基於獲選案件之可執行性提供修正建議。

七、 申請及結果公告時間

(一) 申請時間:自2022年12月1日至12月16日24時止,一律採線上報名,於開放申請時間至國立臺灣美術館官方網站( https://www.ntmofa.gov.tw)>展覽>展覽徵件,進行線上報名程序。資料缺件、逾時或與規定不符者不受理。

(二) 結果公告:預定2023年2月 (暫定)於本館網站公告評審結果。

*以上時程本館保留更動之權利,若有異動將公告於本館網站。

八、 申請方式

(一) 請至國立臺灣美術館官網( https://www.ntmofa.gov.tw)>展覽>展覽徵件,下載/列印本簡章並進行線上報名程序。線上報名流程及注意事項請參閱【附錄一】,請於12月16日24時前完成線上報名申請,如有操作上的問題,請電洽本館承辦人員。

(二) 請依報名網頁所需填寫報名表及上傳相關文件。

(三) 填寫個人資料同意書及切結書(如簡章內之【附錄三】及【附錄四】)。

(四) 報名完成後,請列印【申請計畫書】、【報名表】、【個人資料同意書】及【授權切結書】共四份資料並親筆簽名或蓋章,於12月16日前(含12月16日)以掛號郵寄或專人送至本館(403414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國立臺灣美術館,請標註「藝術跨域創作案收」),自國內寄件者以郵戳為憑,自國外寄件者以寄達日為準,資料缺件、逾時或與規定不符者恕不受理。

九、 注意事項

(一) 本案所蒐集個人資料,僅針對本館規劃之數位藝術相關展覽、活動、「2023藝術跨域創作案」徵選之目的進行蒐集、處理及利用,不做其他用途,其餘均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規定處理。

(二) 評定入選之作品,本館擁有首次展出之權利。

(三) 每位申請者針對展出空間限投一件,參與評審之創作計畫須為尚未發表之原創新作;業已發表之作品,視同不符申請資格,亦不得變更計畫名稱向本館提出申請。

(四) 因本館為文化部所屬機構,基於政府資源公平分配原則,申請者(團體)所提之申請計畫,不得重複領取文化部及其他文化部所屬機構補助;該計畫若同時進行申請或獲得其他公私立單位補助,應於申請文件中述明全部經費內容,及向各機關申請補助之項目及金額。

(五) 入選作品於本館展出前及展出期間,未經本館同意,不得於本館所指定場所外的其他地點,進行任何形態之作品展示。

(六) 獲選者須與本館簽訂契約書,雙方之權利義務悉依契約書辦理。獲選者與本館之權利義務,於徵件簡章未列入者,由本館於契約書內明訂。

(七) 送件資料不予退還,請自行備份留存。

(八) 凡送件者於報名資料簽名蓋章後,即視為同意並遵循本案簡章各項規定。

(九) 如有未盡事宜,本館得修訂本案簡章後公佈之。

十、 展出規範與權責

提案與內容不得抄襲、剽竊或違反著作權之相關法律。提案內容如有著作權或其他法令糾紛涉訟,經評審委員會決議或法律程序敗訴確定者,本館得取消其提案資格。損害第三人權利者,由創作者(團隊)自行負責,本館不負相關責任。若因創作者(團隊)言行致本館名譽受損,本館得追究其法律責任,並視情節輕重追回部分或全部之展演經費。

十一、 其他事項

(一)2023年度展覽經費視立法院預算審定結果調整之。

(二)2023年度展覽檔期安排視本館規劃調整之。

十二、 聯絡方式

40359臺中市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國立臺灣美術館 展覽組

電話:04-23723552分機703 朱以夫

2023藝術跨域創作案徵件

2023藝術跨域創作案徵件

線上報名流程與注意事項

一、 本案一律採線上報名,紙本寄出,流程如下:

(一) 請於開放申請時間至國立臺灣美術館官方網站( https://www.ntmofa.gov.tw)>展覽>展覽徵件,點選進入「2023藝術跨域創作案 公開徵件」。

(二) 點選頁面中「場次資料」的「報名」連結,並開始填寫報名表:

1. 詳閱「報名系統個資告知暨同意條款」後,點選同意即開始進行線上報名作業。

2. 進入報名表頁面後,依序填寫「基本資料」及「申請計畫/作品資訊」。(請特別留意姓名與Email資訊正確性,此二資訊將作為查詢報名紀錄的依據)

3. 填寫「影音檔案連結資訊」;依序提供申請作品及近五年參考作品(以5件為限)之影音播放連結或影音檔下載連結,每件作品限上傳1部動態影音,每件檔案小於150MB,須為mp4格式。

4. 填寫「申請作品/參考作品 資料上傳」;依序上傳「2023藝術跨域創作案」申請計畫書(參閱簡章內附件格式):含申請人資料表、創作計畫、展覽經費預算規劃表(請參閱【附錄二】說明)、參考作品說明一覽表。

5. 上傳展場空間規劃說明圖。靜態圖檔每張檔案小於4MB,請儲存為.jpg或.bmp格式。

6. 上傳申請作品及近五年參考作品(以5件為限)之圖片,每件作品限上傳3張靜態圖檔,每張檔案小於4MB,請儲存為.jpg或.bmp格式。

7. 上述資料完成填寫及上傳完成後,於頁面最下方輸入驗證碼後點選「確定報名」即完成線上報名作業。

8. 線上報名完成後須等待約5分鐘,俟系統完成報名資料製作,會收到報名完成通知信及報名表單電子檔完成通知信,請至系統查詢,確認報名表單內容無誤後列印並親筆簽署或蓋章,並列印「個人資料同意書」及「授權切結書」確認切結事項後親筆簽署或蓋章。

(三) 列印「申請計畫書」,連同「報名表」、「個人資料同意書」及「授權切結書」各一式一份(須親筆簽名或蓋章),以掛號郵寄或專人送至本館(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國立臺灣美術館,請標註「藝術跨域創作案收」)。

二、 注意事項:

(一) 為節省時間,建議進行線上報名前先將申請資料備妥後,再使用網頁報名填寫,以避免網頁停留過久造成連線逾時致資料上傳失敗。

(二) 報名完成後須等待約5分鐘,俟系統完成報名資料製作,將寄發系統信件通知,方可於我的紀錄>活動報名查詢頁面,以姓名及EAMIL二項資訊做驗證查詢。

(三) 線上報名資料於報名截止前可至查詢頁面修改,請留意各項資料的正確性,確認無誤後再行列印,館方將以最後收件之紙本報名資料為依據。

(四) 所有紙本資料均以A4規格繳交,並於左上角以釘書針裝訂。請勿另加封面或特殊裝訂。

(五) 若有操作及報名疑問,請於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9:00-17:00)電洽本館。


相關連結:


相關檔案:


藝術跨域創作案徵件相關競賽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