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Mobileheroes 通訊大賽.新世代5G+用戶端與小基站天線系統設計競賽

2021 Mobileheroes 通訊大賽.新世代5G+用戶端與小基站天線系統設計競賽

 總獎金: 650000

最高獎金: 300000

報名時間: 2021-05-01 ~ 2021-07-07

主辦單位: 經濟部工業局網通產業發展推動辦公室

主辦單位電話: 07-970-0910轉34、07-970-0910轉35

主辦單位Email:service@bw-ant.comstacy.yeh@g-mail.nsysu.edu.twcharis.jc@g-mail.nsysu.edu.tw

競賽主題 INTRODUCE

本競賽以『 新世代5G+用戶端與小基站天線系統設計競賽』為主軸,著重天線系統設計應用於用戶端,包含人( 如手持裝置、筆電/平板、穿戴裝置、生醫感測、AR/VR等 )、車聯網、物聯網、精密定位,以及小基站或針對系統測試 ( 如吞吐量的測試技術、結果分析、MIMO效能分析、通道模型建立等 )之技術創新。

2021 Mobileheroes 通訊大賽.新世代5G+用戶端與小基站天線系統設計競賽

競賽辦法 REGISTRATION

競賽語言

中文

競賽特色

參賽者須根據設計動機及應用對象,分別考量設計原理、天線結構、電氣特性、創新性、進步性、實用性、可商業化程度等因素進行說明,並朝整合4G/5G之天線系統設計,並鼓勵天線設計跨領域軟硬體整合,例如:IC整合、特殊材料或製程、通訊演算法、系統架構優化等領域的整合,以達成在通訊架構下,維持高速高穩定傳輸,具有提升及符合創新架構的天線設計系統對策。

參賽資格

全國各大專院校之在學生( 含應屆畢業 )均可報名參加,實作賽每隊一到二人,創意賽每隊一人,指導老師至少一名;參賽者不得跨隊,指導老師不受此限。

備註:

  1. 所有參賽者必須檢附學校/系所在學證明。
  2. 各項參賽文件未於期限內繳交齊全者視同放棄參賽資格。
  3. 同一作品若已報名參加其他競賽或已在其他競賽獲獎,不得以相同或近似之作品報名參加本競賽。
  4. 參與競賽隊伍必須進行專利搜尋,其專題製作不得抄襲。

天線競賽

競賽辦法

競賽主軸

本競賽以『新世代5G+用戶端與小基站天線系統設計競賽』為主軸,著重天線系統設計應用於用戶端,包含人( 如手持裝置、筆電/平板、穿戴裝置、生醫感測、AR/VR等 )、車聯網、物聯網、精密定位,以及小基站或針對系統測試 ( 如吞吐量的測試技術、結果分析、MIMO效能分析、通道模型建立等 )之技術創新。

參賽者須根據設計動機及應用對象,分別考量設計原理、天線結構、電氣特性、創新性、進步性、實用性、可商業化程度等因素進行說明,並朝整合4G/5G之天線系統設計,並鼓勵天線設計跨領域軟硬體整合,例如:IC整合、特殊材料或製程、通訊演算法、系統架構優化等領域的整合,以達成在通訊架構下,維持高速高穩定傳輸,具有提升及符合創新架構的天線設計系統對策。

【操作頻帶】

由參賽隊伍自行依競賽主軸之可能應用場景選定相應操作頻帶。

【賽制說明】

為鼓勵創新研發概念,分為實作賽及創意賽兩類:

    1. 實作賽:
      著重天線系統設計及實作,須繳交天線作品,並提供模擬及量測結果( 含:S參數、天線效率等 )。
    2. 創意賽:
      以創新研發概念為主,鼓勵參賽隊伍提出創新研發概念,繳交設計構想書( 須含模擬驗證數據 )。

※註:參賽團隊須於報名時先行選取競賽類別,如兩類別同時參與,須以不同題目參賽。

參賽資格

  1. 參賽資格:全國各大專院校之在學生( 含應屆畢業 )均可報名參加。
  2. 參賽人數:實作賽每隊一到二人,創意賽每隊一人,指導老師至少一名;參賽者不得跨隊,指導老師不受此限。
  3. 參賽系所:歡迎電子、電機、材料、通訊、機械、光電、資訊工程、電信、工藝設計⋯⋯等科系,鼓勵跨系所/跨專才之學生組隊參加。
身分別 競賽說明 身分說明
在學生
( 含應屆畢業 )
可報名參加 係指各國教育單位認可之公立或依「私立學校設立之大專院校之二年制、四年制、研究所碩士、博士日夜間部之全職學生
在( 兼 )職生 不符合報名資格 報名參賽之當年度曾同時任職產學研界之在學生,包括顧問、教師、研究技術人員…等工作,均屬在( 兼 )職生
指導老師 指導老師不得參與競賽賽程中之決賽簡報會議

備註:

  • 所有參賽者必須檢附學校/系所在學證明。
  • 各項參賽文件未於期限內繳交齊全者視同放棄參賽資格。
  • 同一作品若已報名參加其他競賽或已在其他競賽獲獎,不得以相同或近似之作品報名參加本競賽。
  • 參與競賽隊伍必須進行專利搜尋,其專題製作不得抄襲。

注意事項:
報名參賽隊伍獲優先參與資格,免費參加大會籌辦之相關活動,包含【業師輔導交流】、【集訓課程】、【趨勢技術研討】、【人才媒合交流】…等

審查流程

創意實作賽審查流程

實作賽 創意賽
賽制介紹 著重天線系統設計及實作,須繳交天線作品,並提供模擬及量測結果( 含:S參數、天線效率等 )。 以創新研發概念為主,鼓勵參賽隊伍提出創新研發概念,繳交設計構想書( 須含模擬驗證數據 )。
組隊報名 參賽隊伍須於報名截止日中午12:00前於官網完成組隊,並繳交下列參賽文件

  • 選取競賽賽制:實作賽或創意賽
  • 繳交參賽文件:A.參賽同意書、B.設計構想書、C.媒合履歷表
初賽繳件 參賽隊伍須於初賽繳件截止日中午12:00前繳交下列參賽文件
實作賽

  • 初賽報告書
  • 作品一組或影片檔上傳
創意賽

  • 初賽報告書
公告入圍決賽隊伍 10月上旬
繳交決賽簡報 10月中旬
決賽審查會議 10月下旬
通訊大賽頒獎典禮 11-12月

※主辦單位及執行單位保留活動日期及執行方式之權利

兩階段報名、繳件

組隊報名:

參賽隊伍須於報名截止日中午12:00前繳交下列參賽文件,送交執行單位彙整,其內容應包括:

  1. 參賽同意書:身分證影本正、反面,及在學證證明,以郵戳為憑。
  2. 設計構想書:以中文撰寫,PDF檔格式,20頁以內,內容詳見附件範本。
  3. 媒合履歷表:提供履歷資料,供競賽企業媒合安排。

※設計構想書內容應包括:

  1. 摘要,包含天線結構圖或系統設計圖。
  2. 作品設計動機、應用對象,及操作頻段選定說明。
  3. 作品結構及原理說明。
  4. 創新性、進步性及實用性說明。
  5. 作品於產業上之應用性或可商業化程度說明。
  6. 作品之模擬測試報告及討論( 含S參數、天線效率等 )。
  7. 相關論文及專利檢索說明。
  8. 結論。

初賽繳件

參賽隊伍須於初賽繳件截止日中午12:00前繳交下列參賽文件,送交執行單位彙整。

繳交資料 說明 實作賽 創意賽
初賽報告書 20頁以內,內容詳見附件範本。
作品一組
  • 各隊須確認繳交參賽作品一組,報告書之量測結果應為繳交作品之量測結果。
  • 作品天線本體須可被量測驗證,建議使用常規接頭。
  • 標註所使用之模擬軟體名稱。
或影片檔上傳 僅「系統設計/測試類」須錄製8分鐘內之影片檔,包含動態操作及結果說明,影片格式限mp4、wmv、avi檔。

※註:系統設計與測試類為實作賽,不適用創意賽。

實作賽
  • 初賽報告書
    報告書應以中文撰寫,PDF檔格式,20頁以內,其內容應包括:

    1. 摘要,包含天線結構圖或系統設計圖。
    2. 作品設計動機、應用對象,及操作頻段選定說明。
    3. 作品結構及原理說明。
    4. 創新性、進步性及實用性說明。
    5. 作品於產業上之應用性或可商業化程度說明。
    6. 作品之模擬、量測報告及討論( 含S參數、天線效率等 )。
    7. 若為系統設計/量測類,須分別說明整體系統( 包含配合儀器 )之成本及異地展示之規劃。
    8. 相關論文及專利檢索說明。
    9. 結論
  • 參賽作品
    1. 各隊須確認繳交參賽作品一組,報告書之量測結果應為繳交作品之量測結果。
    2. 作品天線本體須可被量測驗證,建議使用常規接頭。
    3. 標註所使用之模擬軟體名稱。
    4. 評審團得視需要將參賽作品送交測試實驗室進行實際測試( 含S參數、天線效率等 ),測試結果提交評審會議討論。
創意賽( 以報名繳交設計構想書更新為主 )
  • 初賽報告書
    報告書應以中文撰寫,PDF檔格式,20頁以內,其內容應包括:

    1. 摘要,包含天線結構圖或系統設計圖。
    2. 作品設計動機、應用對象,及操作頻段選定說明。
    3. 作品結構及原理說明。
    4. 創新性、進步性及實用性說明。
    5. 作品於產業上之應用性或可商業化程度說明。
    6. 作品之模擬報告及討論( 含S參數、天線效率等 )。
    7. 相關論文及專利檢索說明。
    8. 結論。

評分標準

【初賽評分標準】

  • 設計創新性( 40% )
    作品效能設計、系統整合度及空間利用性。
  • 功能實用性( 40% )
    作品於產業上之應用性或可商業化程度。
  • 技術性( 20% )
    作品設計及製作之難易程度。

※報名時,針對設計創新性與功能實用性做自我評量,加總為100%,以1頁A4為限。

  • 設計創新性佔比%,簡易說明創新設計概念
  • 功能實用性佔比%,簡易說明產業可應用程度

【決賽方式說明】

賽程 審查方式 評分方式
實作賽 入圍隊伍於決賽進行現場簡報:

  • 入圍隊伍:簡報說明作品概念
  • 評審團:進行問答
評審依據決賽隊伍之現場表現進行綜合評分
創意賽 入圍隊伍於決賽進行現場簡報:

  • 入圍隊伍:簡報說明作品概念
  • 評審團:進行問答
評審依據決賽隊伍之現場表現進行綜合評分

【決賽評分標準】

  • 綜合表現( 80% )
    設計創意、效能與通訊裝置整合應用、可商業化程度、可專利化之分析。
  • 簡報表達能力( 20% )

決賽繳交文件

實作賽_決賽簡報內容
  • 決賽摘要報告:
    本部份針對決賽簡報內容作重點回顧
  • 作品參數分析與最佳化流程( parametric study ):
    本部份請說明作品相關參數( 如天線長度、寬度 )對於共振頻率、阻抗匹配與頻寛…的特性影響為何,並指出該作品設計過程中,如何得到天線最佳參數。
  • 作品結構所適用之製程與材料分析:
    此部份針對作品在量產時,所適用之製程( 例如FR4印刷電路板、陶瓷材料、金屬加工…等 )進行分析,同時也可針對可能遭遇之問題( 生產良率、精密度…等 )提出解決方案。
  • 作品與通訊裝置整合之相容性說明:
    與機殼及其他元件或電路等相容性說明
  • 可專利性分析( 新穎性、進步性及產業可利用性 ):
    本部份需針對作品分析並提出是否具有專利性? 請嘗試列出將來申請專利時欲保護之技術範圍。
  • 相關論文及專利檢索說明:
    團隊需確認引用文獻與技術參考來源,並具體說明作品與先前技術相較之進步性。
  • 總結
創意賽_決賽簡報內容
  • 摘要,包含天線結構圖或系統設計圖。
  • 作品設計動機、應用對象,及操作頻段選定說明。
  • 作品結構及原理說明。
  • 創新性、進步性及實用性說明。
  • 作品於產業上之應用性或可商業化程度說明。
  • 作品之模擬測試報告及討論( 含S參數、天線效率等 )。
  • 相關論文及專利檢索說明。
  • 結論

單位資源申請

競賽獲合作單位贊助下列資源,供競賽團隊使用。 請以團隊為單位申請,並須完成競賽報名,請先上網登錄 資源申請表單

相關資源詳情,請上 競賽粉絲專頁 ,簡要說明如下:

【耀登科技】
  • SEMCAD模擬軟體( 3個月授權版 )

下列量測設備使用,需事先預約,至現場量測

【川升】
  • 免費提供0.6~8GHz被動天線量測
    測試採預約制 ( 須提供參賽編號 )
    單次使用不超過2小時 •
  • 聯絡方式: service@bw-ant.com

注意事項

  • 各參賽隊伍於參賽作品中或所繳交的報告內容中,不得出現或隱含就讀學校/科系名稱、參賽者資訊或其他足以識別參賽者/參賽隊伍身分的資訊。若經發現,大會將有權刪除其暗示或隱含身分之相關資訊。
  • 同一作品若已報名參加其他競賽或已在其他競賽獲獎,不得以相同或近似之作品報名參加本競賽。
  • 參賽隊伍應附作品量測結果,評審團可針對作品設計重點,挑選重要量測數據提供予量測實驗室進行量測,將作品原始量測數據與量測實驗室數據比較。
  • 參賽作品若有補助單位或技術合作單位,須另詳加說明該等單位給予的協助及與本參賽作品之關聯性。
  • 得獎作品如經人檢舉或告發為他人代勞或違反本競賽相關規定,且有具體事實者,則追回原發給之獎金、獎盃及獎品。
  • 得獎作品如涉及著作權、專利權等智慧財產權之侵害,由法院判決確定者,參賽者應繳回原發給之獎金、獎盃及獎品,大會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若有得獎隊伍作品成為商品化時,不得使用該商品曾獲得天線競賽獎項作為宣傳。
  • 參賽作品若有專利產出之考量,應先向有關單位提出申請,以保護作品智慧財產權。
  • 參賽作品所產出之專利權、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均不歸屬大會,大會可以協助獲獎隊伍參與相關推廣活動。
  • 進入決賽之隊伍,大會將製作人才媒合資料提供贊助單位,並由贊助單位與各參賽隊伍聯絡,進行人才媒合事宜。
  • 未依報名規定,各項資料延遲交件者,大會將有權予以取消參賽資格。
  • 如遇天然災害( 如:颱風、地震、洪水 )發生,競賽活動是否照常舉行,遵照活動所在地縣市政府發布是否停止辦公之公告,不另行通知,競賽順延日期將擇日另行公告。

競賽時程

  • 2-3月 – 競賽推廣: 校園競賽推廣
  • 3-4月 技術交流暨競賽工作坊 : 邀請業界技術分享講座,並舉辦競賽工作坊,參賽團隊以競賽構想書方式,與業界導師交流
  • 5/1( 五 ) 競賽官網報名 : 通訊大賽競賽官網開始受理線上報名
  • 7/7( 三 ) 組隊報名截止 : 中午12:00前參賽團隊報名選取競賽類別,並繳交參賽同意書、設計構想書及媒合履歷表
  • 7月 實作集訓營 : 參訪企業實驗室,天線作品實作,及業師與團隊深度交流
  • 8/31( 二 ) 初賽繳件截止 : 中午12:00前依競賽項目繳交初賽資料
  • 10/18( 一 ) 繳交決賽簡報 : 入圍隊伍於中午12:00前繳交決賽簡報
  • 10/23( 六 ) 決賽審查會議 : 入圍隊伍至現場簡報,並由評審團共同決議本屆競賽獲獎隊伍
  • 11-12月 頒獎典禮 :公佈通訊大賽得獎名單暨頒獎,並辦理人才媒合會

※相關活動辦理,依競賽粉絲團『Antenna通訊天線』公告為主,主辦單位與執行團隊保留活動日期及執行方式之權利

附錄:企業設計建議

企業設計建議非競賽之必要條件,僅供參賽團隊作為創意設計參考

【聯發科技】

  • 類別:
    終端裝置
  • 競賽主題:
    5G手機天線設計
  • 操作頻帶:
    • LTE LB: 0.617-0.96 GHz ( 2 x 2 MIMO )。
    • LTE MHB: 1.71-2.69 GHz ( 4 x 4 MIMO )。
    • NR: 3.3-4.2 GHz & 4.4-5.0 GHz ( 4 x 4 MIMO )。
    • WiFi: 2.4-2.48 + 4.9-5.85 GHz ( 2 x 2 MIMO )。

    ※不須涵蓋以上全部頻帶, 重點著重所涵蓋頻帶之天線創新設計及實作。

  • 設計建議:
    • 將與毫米波模組整合納入天線設計考量。
    • 天線效率> -5 dB。
    • LB ECC < 0.4 ; MHB ECC < 0.2。
  • 其他:
    進階項目

    • LB 4 x 4 MIMO。
    • NRU 4 x 4 ( 5.925-7.125 GHz )與其他頻帶天線整合。
    • WiFi 2 x 2 MIMO額外增加支持WiFi 6E頻段 ( 5.925-7.125 GHz )。

【耀登科技】

  • 類別:
    終端裝置
  • 競賽主題:
    5G終端裝置( 手機、平板、筆電等 )
  • 操作頻帶:建議FR1天線須增加下列頻段
    • N71 ( 617-698 MHz )。
    • N77 ( 3.3-4.2 GHz )。
    • N78 ( 3.3-3.8 GHz )。
    • N79 ( 4.4-5.0 GHz )。
  • 設計建議:FR1天線:
    • LB ( 617-960 MHz )需支持 2 x 2 MIMO。
    • MHB ( 1.71-2.69 GHz )/UHB ( 3.3-5.0GHz )需支持 4 x 4 MIMO。
    • 天線可分拆頻段設計,但整體天線數量須滿足MIMO要求。
    • 建議可以導入切換電路來實現頻寬或是小型化的需求,加強其設計的可應用性。

    FR2天線:

    可朝向優化毫米波陣列天線本體,輸入網路或是電路模組整合…等方向進行,提出該設計或特點所帶來的優勢或是進步性。

  • 其他:
    進階項目

    • 可結合3D印表機來製作應用產品的外殼或是機構件,加強產品的外觀美化與強固性。
    • 結合統整該校其他系所一起來設計產品的外觀與結構,讓其作品更具可看性。

【連騰科技】

  • 操作頻帶:建議加入WiFi 6E的天線操作頻帶 ( 5.925-7.125 GHz )。
  • 設計建議:參賽作品建議在天線設計方向可以朝天線尺寸或規格來挑戰。天線特性可適度放寬,天線於應用以及概念為優先出發點,鼓勵並且啟發更多創新的天線想法。

【啟碁科技】

  • 競賽主題:
    • UWB超寬頻定位天線
    • BLE藍芽低功耗定位天線
  • 操作頻帶:
    • UWB: 6-8.5 GHz ( 400MHz )。
    • BLE: 2.4-2.4835 GHz。
  • 設計建議:定位天線需要多個天線單元,配合定位的基礎理論,設計適合定位使用的天線系統。
  • 其他:
    日前市場上最新版手機均加入UWB 定位功能,包含新版Apple iPhone,新版Samsung Galaxy Phone,中國手機品牌也陸續發表相關應用,因此UWB定位應是未來重要的無線應用。 另BLE陣營也在5.0後的版本加入定位功能,可以在2.4 GHz頻段提供定位功能使用。

【英業達】

  • 競賽主題:
    可切換輻射場型、匹配之WiFi天線
  • 操作頻帶:
    2.4-2.5 GHz, 5.15-7.125 GHz。
  • 設計建議:期待藉由最簡易的元件設計,切換天線場型/匹配,改善傳輸效能。天線可透過系統端提供的控制信號來切換天線場型方向。
  • 其他:
    因應系統姿態改變,天線的周邊環境也跟著改變,導致天線匹配,效率變化,進而導致傳輸效率下降。期待藉由場型/匹配切換來改善傳輸效能。

【仁寶電腦】

  • 競賽主題:
    5G穿戴裝置
  • 操作頻帶:
    至少包含LTE低頻/中頻/高頻各一以及5G頻段2 x 2 MIMO。
  • 設計建議:以金屬外殼為設計主軸。

【工研院】

  • 競賽主題:
    • 建議以Sub-6 GHz FR1通訊應用天線設計為主,並同時考量毫米波通訊多波束天線陣列的整合應用
    • 建議天線設計應用載具除了手持行動終端 ( 手機/平板電腦/筆電 )之外,也同時納入非手持設備( Small Cell/CPE/AP/ODU )
  • 操作頻帶:
    除了目前的5G( N1/N78/N79 )/WiFi( 2.4/5 GHz )通用通訊頻段外,建議考慮涵蓋Wi-Fi 6E 6 GHz頻段( 5.925-7.125 GHz )以及毫米波通訊頻段( N257/N258/N260 )。
  • 其他:毫米波天線設計建議應用於CPE或Small Cell。

競賽獎項

實作賽

名次 名額 獎金 其他獎勵
冠軍 1隊 30萬元 獎座乙座
亞軍 1隊 15萬元 獎座乙座
季軍 1隊 10萬元 獎座乙座
評審團特別獎、企業冠名獎 1隊 5萬 團隊獎狀乙面

創意賽

名次 名額 獎金 其他獎勵
評審團特別獎 N隊 5萬元 團隊獎狀乙面
  • 決賽( 含創意賽 )入圍團隊每隊頒發NT$1萬元入圍獎金,個人獎狀一面。
  • 預定遴選8-10組入圍團隊,評審得視參賽作品之水準調整獎項與入圍作品件數。

參賽文件下載

創新媒合活動

競賽辦法

主旨

  1. 由新創團隊、學界新秀投件,提出解決方案,依據業界需求,注入創新研發能量。
  2. 協助新創與學界團隊排除障礙,為業界媒合潛力團隊,並提供業界建議,協助實踐團隊創意,透過交流深化合作,創造雙贏及延續合作機會。
  3. 協助業界搶先開拓市場商機,開發未來潛力產品與技術,挖掘具創新思維與研發能量之潛力團隊,共同投入創新研發。

主題類別

參與團隊可依下列主題式類別自行投件

  1. 新世代5G+
    符合新世代5G+未來發展趨勢之研發主題方向,可參考歷年與今年之天線競賽主軸設定。
  2. 小基站
    運用主動天線模組、相位陣列天線、波束成形及波束追蹤技術的基站天線,應用於小基站、戶外裝置( ODU )、CPE、O-RAN、FWA基站等。
  3. 機構或材料整合
    天線共構設計,如與背蓋、音箱或外框等機構整合,或材料整合設計,如玻璃天線、LTCC及模組整合如AiP、AiM、多層板等應用。
  4. 車聯網
    符合車聯網通訊或是自駕車應用的天線系統新創或優化設計,該設計可應用於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車與網的互聯。例如自駕車毫米波雷達天線系統設計、車輛本體或交通設施車聯網通訊天線系統設計…等。
  5. 可參考天線競賽各家企業之設計建議( 請搜尋「2021通訊大賽-新世代5G+用戶端與小基站天線系統設計競賽」 )。

參加資格

  1. 新創、企業之在職人員、社會人士、學校師生皆可自由組隊參加。
  2. 每隊一到五人,成員不得跨隊,亦不得重覆組隊報名。
    • 學校參加團隊之指導老師或專家,應以隊員身份報名參加,惟學校團隊之指導老師不在此限,可跨隊參加。
    • 參加成員於企業任職者,請簽署「企業同意書」;學校任職者,無須檢附學校同意書。

報名流程

  1. 於通訊大賽網站註冊會員,進入『新世代5G+天線主題式創新媒合』報名系統組隊報名
  2. 企業在職人員請於報名系統中,上傳企業同意書。
  3. 上傳創意構想書
  4. 上傳簡歷表( 格式不拘,選擇上傳 )

報名繳件

團隊須於報名截止日中午12:00前繳交下列文件,送交執行單位彙整

  • 創意構想書
    20頁以內,內容詳見附件建議內容,上傳電子檔。
  • 企業同意書
    團隊成員於企業任職者,請團隊繳交「企業同意書」,同意書內需蓋公司章或部門章,上傳電子檔。
  • 簡歷表
    格式不拘,團隊可選擇提供簡歷,上傳電子檔,供企業參考。

媒合方式與標準

  1. 採Pitch簡報方式,依據主題方向,團隊向企業進行一對一Pitch簡報,闡述創意構想並進行問答。企業依據團隊之現場表現進行綜合評比。
  2. 團隊需於繳件截止日中午12:00前繳交初審簡報,大綱請參考創意構想書。

媒合機制

  • 參加團隊於報名時選擇欲媒合之企業及投件主題。
  • 企業將於報名截止後進行書面審查,審閱團隊之創意構想書。
  • 6月中旬將公告複選團隊名單。
  • 6/26進行Pitch媒合,成功媒合之團隊與企業簽署保密協議,並獲得成功媒合獎金2萬元。
  • 保密協議簽署後即開啟共創輔導,此期間可依團隊與企業協議之方式,與企業確認研發方向。
  • 9/30繳件截止,團隊繳交報告書及作品予企業。
  • 10月中提供媒合成果佐證文件,如技轉、產學合作、合作意向書、正式合約等,評審團依非技術性媒合成果及相關佐證,審核獎助資格。審核通過者獎金8萬元。
  • 11月辦理頒獎,並視團隊與企業協議情況辦理成果展示。

競賽時程

  • 3-4月 技術交流會 : 邀請業界技術分享講座,與業界導師交流。
  • 5/1( 五 ) 官網報名 : 通訊大賽競賽官網開始受理線上報名。
  • 5/31( 一 ) 組隊報名截止 : 中午12:00前參加團隊報名選擇欲投件企業、主題類別,並繳交創意構想書,企業在職人士請繳交企業同意書。
  • 6月中旬 書面初審 : 企業選擇欲審閱團隊之創意構想書,簽署審閱保密協定,進行書面審查,並選定欲聽取簡報之團隊。
  • 6月下旬 Pitch媒合 : 企業與團隊一對一進行簡報與問答。企業與選定團隊進一步對談,協定合作目標並簽署保密協議。
  • 7-8月開發實作 : 團隊與企業視進度與需求,進行研發建議與討論,調整研發方向。
  • 9月底 繳交截止 : 繳交報告書及作品予企業。
  • 10月中 媒合成果/獎助審核 : 提供媒合成果佐證文件,如技轉、產學合作意向書、正式合約等評審團依非技術性媒合成果及相關佐證,審核獎助資格
  • 11-12月 頒獎/成果展示

注意事項

報名

  • 團隊不得以同一作品報名今年度之天線競賽,如欲同時參加創新媒合與天線競賽,請以不同作品報名。
  • 作品若有補助單位或技術合作單位,須另詳加說明該單位給予的協助及與本作品之關聯性。
  • 團隊擔保參加作品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作品須自行設計發想實作,不得由他人代為之。
  • 未依報名規定,或各項資料延遲交件者,大會將有權予以取消參加資格。

保密

  • 團隊應妥善保管其因本大會而知悉或持有相關單位之資訊,非經該利害關係之單位書面同意,不得洩漏或交付予任何第三人。

權利

  • 作品若有專利產出之考量,應先向有關單位提出申請,以保護作品智慧財產權。
  • 透過本活動媒合合作企業所產出之成果授權相關事宜,可依互惠原則,由所有權人與合作企業依相關法令規定商議約定之。

獲獎

  • 作品所產出之專利權、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均不歸屬大會,大會可以協助獲獎者參與相關推廣活動。
  • 若作品成為商品化時,不得使用該商品曾獲得天線主題式創新媒合獎項作為宣傳。

爭議

  • 若侵害他人智慧財產,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加資格或得獎資格,並由團隊負擔一切法律責任。
  • 作品若有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或違反其他大會規則之爭議時,由評審團仲裁,團隊對於仲裁結果不得異議。

參賽文件下載

聯絡資訊

葉怡君

蔡育芝

新世代5G+用戶端與小基站天線系統設計競賽

著重天線系統設計應用於用戶端,包含下列項目之技術創新。

  • 人( 如手持裝置、筆電/平板、穿戴裝置、生醫感測、AR/VR等 )
  • 車聯網
  • 物聯網
  • 精密定位
  • 小基站
  • 系統測試 ( 如吞吐量的測試技術、結果分析、MIMO效能分析、通道模型建立等 )

Mobileheroes 通訊大賽 競賽緣由

為使通訊產業導入創意與人才活水,經濟部工業局於2002年起開始辦理Mobileheroes通訊大賽,目的在於放眼未來,將校園及社群能量導入通訊產業,吸引優秀青年投入創新產業研發設計工作,近年更已從校園競賽茁壯為產業競賽。

通訊大賽逐年根據產業發展脈動訂定競賽主題,獎金、評審、業師等均來自產業界,並邀請業界先進與優秀參賽者互動交流,以期通訊大賽產出的作品可進一步接軌業界實際需求。舉辦至今,通訊大賽也已為產業發掘超過萬名結合硬體、軟體、服務能量的跨界人才與創意。

  • 依據產業脈動制定競賽主題
  • 官方主辦,廣大業界支持
  • 透過通訊大賽平台 鏈結更多資源
  • 直接面對業界先進展現實力、找尋合作切入點的機會

相關連結:


相關檔案:


Mobileheroes通訊大賽.通訊天線系統設計競賽相關競賽

Mobileheroes通訊大賽相關競賽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